- ISBN:97875004603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73
- 出版时间:2006-12-01
- 条形码:9787500460398 ; 978-7-5004-6039-8
内容简介
目录
**章 老子“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道德思想
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道德根据论
二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的德论
三 “常善救人,而无弃人”的道德教化论
四 “重积德则无不克”的道德修养论
五 “居无为之事”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章 《黄帝四经》“正以明德”的道德思想
一 “道有原而无端”的道德依据论
二 “过极失当”的道德范畴论
三 “物曲成”的道德实践论
第三章 庄子“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的道德思想
一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的道德根据论
二 “尽其所受乎天”的道德范畴论
三 “言未始有常”的道德教化论
四 “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的道德修养论
五 “至人无己”的理想人格论
第四章 《庄子》“德兼于道,道兼于天”的道德思想
一 “德在乎天”的道德依据论
二 “不淫其性,不迁其德”的道德概念论
三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的道德教化论
四 “性修反德”的道德修养论
五 “不离于真,谓之至人”的理想人格论
综论
一 “德”之生成上的滞后性
二 “德”之坐标上的普世性
三 “德”之实现上的因循性
四 “德”之实践上的规范性
五 “德”之人己关系上的他人优位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绪论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说,“道家是阴性的思想体系,而儒家是阳性的思想体系。不过阴阳实为一体而不可分,这个观念处处表现在中国文化中”①,道家和儒家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事实。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作为中国文化组成因子的道家和儒家,在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后,到汉代就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统局面。虽然以后的思想发展并非儒家一家独唱,诸如魏晋玄学的兴起、佛教哲学的传人、发展,以及到宋学的出现,实际上都是思想融合的实践,但是,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却是儒家思想,而非道家思想。
时下,正当“儒教”紧锣密鼓在中国挂牌登台表演的时候,尝试如何把精力投注到先秦道家思想研究的实践,毫无疑问,这种行为选择跟现行的氛围自然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在研究成果*大程度得到社会承认等方面,难免没有外在的压力。好在道家本身所具有的对自然、空明、深在心灵境界的追求本身的魅力,能够自己驱除和消解来自外在的压力。而对道家思想探究的行为本身,也是对道家哲学在21世纪必定迎来用武之地的信念的追求和实践;21世纪将是道家价值观发挥效用的世纪,是道家哲学承担社会价值角色的*好时机;21世纪是道家哲学的世纪!
……
作者简介
许建良,哲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1984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后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1985.9—1987.7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研究生班学习:1992.9—1993.8赴日本国立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1993.9—2001.5在目本国立东北大学进修、留学,分别于1997年3月和2001年5月在该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6月回国工作。现为日本东北中国学会会员,日本伦理研究所会员,国际哲学家协会会员(美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攻中国哲学、中国道德、中·日·西方道德哲学比较、社会应用伦理研究等。已出版专著《道德教育论》、《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现代化视野里的经营伦理一日本文化的背景》、《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主编《修身学》、《中国伦理文化宝库》、《中国历代家训大全》等5部;在海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9.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谈修养
¥7.0¥20.0 -
了凡四训
¥16.7¥49.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谈美
¥5.3¥1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16.9¥49.8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梅花易数
¥19.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