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2510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6
  • 出版时间:2007-04-01
  • 条形码:9787532251063 ; 978-7-5322-5106-3

本书特色

本书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本、专科建筑史论课教学模式编写而成,供各大专院校建筑、环艺、园林等专业学生使用。作者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以一种索引方式入手介绍外国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经历的变化、原因等诸多内容。结合了历史的进程、文明的传播、文化的演变、民族的融合,以审视者的角度对外国建筑历史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并对外国现当代建筑和未来建筑的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本书是建筑学科学生以及建筑爱好者**的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本、专科建筑史论课教学模式编写而成,供各大专院校建筑、环艺、园林等专业学生使用。作者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以一种索引方式人手介绍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经历的变化、原因等诸多内容。结合了历史的进程、文明的传播、文化的演变、民族的融合,以审视者的角度对中国建筑历史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并对中国现当代建筑和未来建筑的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本书是建筑学科学生以及建筑爱好者**的书籍。

目录

绪论
**章 史前及先秦的建筑
 1.1 史前文化与建筑
 1.2 我国南方的史前建筑
 1.3 我国北方的史前建筑
 1.4 殷商及西周的建筑
 1.5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
第二章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建筑
 2.1 秦代的建筑
 2.2 两汉的建筑
 2.3 魏晋时期的建筑
 2.4 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建筑
 3.1 隋、唐、五代的城市
 3.2 隋、唐、五代的宫殿
 3.3 隋、唐、五代的住宅、陵墓及其他
 3.4 隋、唐、五代的宗教建筑
第四章 两宋的建筑
 4.1 两宋的城市
 4.2 两宋的宫殿
 4.3 两宋的祠庙和陵墓
 4.4 两宋的宗教建筑
 4.5 两宋的住宅和园林
 4.6 重要的古建筑典籍和桥梁
第五章 辽、金、西夏及元代的建筑
 5.1 辽、金、西夏的城市和宫殿
 5.2 元大都及其宫殿
 5.3 宗教建筑
 5.4 陵墓、园林及其他建筑
第六章 明清的建筑(上)
 6.1 城市和宫殿
 6.2 坛庙和陵墓
 6.3 佛教建筑
 6.4 道教和伊斯兰教建筑
第七章 明清的建筑(下)
 7.1 民居
 7.2 园林
 7.3 建筑技术
第八章 近代建筑
 8.1 古代的终结和近代的发端
 8.2 城市的变革
 8.3 居住建筑
 8.4 公共建筑(上)
 8.5 公共建筑(下)
第九章 现当代建筑
 9.1 现当代社会文化与建筑
 9.2 “改革开放”后的建筑
 9.3 世纪之交的建筑
附录:课程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本、专科建筑史论课教学模式编写而成,供各大专院校建筑、环艺、园林等专业学生使用。作者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以一种索引方式入手介绍外国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经历的变化、原因等诸多内容。结合了历史的进程、文明的传播、文化的演变、民族的融合,以审视者的角度对外国建筑历史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并对外国现当代建筑和未来建筑的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展望。本书是建筑学科学生以及建筑爱好者**的书籍。

作者简介

沈福煦:浙江绍兴人。196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建有沈福煦研究室。主要从事美学、艺术文化和建筑理论研究。 著有《建筑艺术文化经纬录》、《人与建筑》、《建筑概论》、《美学》、《现代西方文化史概论》及《建筑设计手法》等专著。即将出版的专著有《插图本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及《中国建筑环境生态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