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宋元明清)
读者评分
4.7分

包邮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宋元明清)

1星价 ¥107.0 (7.7折)
2星价¥107.0 定价¥139.0
商品评论(3条)
荆南布***(三星用户)

王兆春为军事技术史专家

作者王兆春为军事技术史专家,尤长于中外火器史研究。

2020-06-01 15:40:37
0 0
xio***(三星用户)

图书质量很好

品相很好,跟新一一模一样,书印刷很漂亮。

2012-11-15 21:42:42
0 1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0279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11
  • 出版时间:2007-05-01
  • 条形码:9787544027977 ; 978-7-5440-2797-7

本书特色

本书勾画了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在900多年中辉煌的历史轨迹。全分三编:**编,宋元时期的军事工程技术;第二编,明代的军事工程技术;第三编,清代前期的军事工程技术。每编又分若干章节项目,分别阐述北宋至清代前期军事技术各方面的发展概况,展示其创造性成果,介绍中外军事工程技术的交流,分析军事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探讨军事工程技术发展的某些规律。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历史通览和综述,又有分门别类的论析,可供军事史、科技史的研究和教学人员,以及想了解科学技术史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北宋至清朝军事工程技术史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三编,系统地阐述了宋辽夏金元、明代、清代前期各民族军事工程技术发展的历史枇貌。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个时期的兵工制造体系、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传统的制作技术与工艺规程。比较充分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军事工程技术领域内所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分析了各个时期主要的军事技术论著及其反映的军事技术思想。通过典型的战例论证了军事工程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以火药的发明、火器的不断创新、中国火器技术的西传、明清时期对西方火器技术的学习为重点,着重论证了火药的发明与火器的不断创新,是推动军事与社会变革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的观点。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历史通览和综述,又有分门别类的论析,可供军事史、科技史的研究和教学人员,以及想了解科学技术史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编 宋元
 **章 冶金业与军事手工业
 **节 冶金业
  第二节 军事手工业及其管理制度
第二章 钢铁兵器
 **节 射远兵器——弓与箭
  第二节 射远兵器——弩与弩箭
  第三节 抛射兵器——抛石机
  第四节 格斗兵器
  第五节 卫体兵器与防护装具
  第六节 钢铁兵器的装备制度
第三章 火药的发明与火器的创制
 **节 火药发明的前提
  第二节 火药的发明
  第三节 北宋时期创制的初级火器
  第四节 南宋时期创制的火器
  第五节 元朝创制的火铳
  第六节 初级火器向邻国的传播
  第七节 初级火器的西传
  第八节 对各种“火药发明说”的澄清
第四章 军事工程与攻守城器械
 **节 两宋的军事工程
  第二节 辽朝的军事工程
  第三节 金朝的军事工程
  第四节 西夏与元朝的军事工程
  第五节 攻守城器械与障碍器材
  第六节 攻守城器械的运用
第五章 战船建造与水军工程
 **节 战船建造的概况
  第二节 战船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战船工程技术的提高
  第四节 军事工程在水战中的运用
第六章 军事技术论著及军事技术思想
 **节 《武经总要》及其所反映的军事技术思想
  第二节 《守城录》及其所反映的军事技术思想
  第三节 《翠微北征录》及其所反映的军事技术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编 明代
**章 金属冶铸业与军事手工业
  **节 金属冶铸业的发展
  第二节 军事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 钢铁兵器与战车
 **节 钢铁兵器
  第二节 战车
 第三章 火药技术的提高与火药理论的形成
 **节 火药技术的提高
  第二节 欧洲火药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对火药所用药料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 中国古代火药理论的形成
第四章 火铳的改进
  **节 洪武时期的铳炮
  第二节 永乐至正德时期的铳炮
第五章 火绳枪炮的传入与发展
 **节 佛郎机炮的传入
  第二节 对佛郎机炮的仿制与更新
  第三节 火绳枪的传入与发展
  第四节 引进红夷炮的社会条件
  第五节 红夷炮的引进与发展
第六章 传统火器的创新
 **节 铳炮类火器的创新
  第二节 火箭类火器的创新
  第三节 燃烧与爆炸类火器的创新
  第四节 火器制造与使用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 火器的创新对军事变革的推动
第七章 军事工程
 **节 都邑军事筑城
  第二节 长城的改建及其防御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长城的建筑技术
  第四节 海防工程
第八章 战船建造与水军工程
 **节 战船建造
  第二节 战船的基本类型
第九章 军事技术论著及军事技术思想
 **节 嘉靖至隆庆年间的军事技术论著及其所反映的军事技术思想
  第二节 万历至崇祯年间的军事技术论著及其所反映的军事技术思想
 参考文献
第三编 清代前期
**章 金属冶铸业与军事手工业
  **节 金属冶铸业
  第二节 军事手工业
 第二章 钢铁兵器
 **节 射远兵器
  第二节 格斗兵器与防护装具
 第三章 火器的曲折发展
 **节 火药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单兵枪
  第三节 清朝建立前后的红衣炮
 第四节 康熙时期的火炮制造与使用
  第五节 雍正至道光时期的火炮制造与使用
  第六节 清前期火炮的分类及其他火器的制造
第四章 军事工程
 **节 城防工程与石碉群工程
  第二节 边防工程
  第三节 海防与江防工程
第五章 战船建造与水师的编制装备
 **节 战船建造
  第二节 水师编制装备的演变
第六章 古代军事工程技术的延续与发展
  **节 兵器与战船的制造
  第二节 军事工程
第七章 军事技术思想
 **节 嘉庆以前的军事技术思想
  第二节 道光、咸丰年间的军事技术思想
参考文献
综论
**节 宋元明清军事工程技术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由盛转衰的原因
后 记
组织者的话
展开全部

节选

**编 宋元
  **章 冶金业与军事手工业
宋元时期的冶金业和军事手工业,以北南两宋统治地区的规模*大,设备*完善,技术*先进。辽(907—1125年)、西夏(1038一l227年)、金(1115—1234年)、元(含蒙古时期l206—1270年,l271—1368年)等少数民族政权所辖地区的冶金业,在其影响下也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冶金业的发展则是军事手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节 冶金业
为了得到制造精良兵器所需要的铜、铁等原材料,宋元时期各方都大力发展冶金业。
  一、两宋的冶金业
 北宋建立伊始,便沿袭五代制度,由“三司使”下辖的“铁案”掌金属冶炼之事。稍后,便由工部下设之虞部掌坑冶业②,并由提举坑冶司“掌收山泽之所产及铸泉货,以给邦国之用”③。据不完全统计,宋初在各地设立有关矿冶的监、冶、场、务等机构就有201个,其中铁冶机构就有61个,到治平年间(1064—1067年),各州坑冶总数已达271个,产量十分可观。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国库每年铁课数额就有7 241 000斤,是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年)铁课数额2 070 000斤的3.5倍。元丰元年(1078年),全国铁场分布于36个州,年总收入量550多万斤。主要铁冶有邢州(今河北邢台)綦村冶、磁州(今河北磁县)武安县固镇冶务、徐州利国监、兖州和威胜军(今山西沁县)。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