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务犯罪疑难案例精析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职务犯罪疑难案例精析

1星价 ¥24.8 (7.5折)
2星价¥24.8 定价¥33.0
商品评论(1条)
cha***(一星用户)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评浙江大学出版社《新类型犯罪疑难案例精析丛书》 <BR>&nbsp&nbsp&nbsp&nbsp日前,浙江大学出版社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合作推出了《新类型犯罪疑难案例精析》丛书,该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克担任总主编。北京市三级法院部分主管刑事审判的副院长、庭长组成编委会。这套丛书以多发、常见和新类型罪名为分册书名,包括《侵害财产犯罪疑难案例精析》、《侵害人身犯罪疑难案例精析》、《职务犯罪疑难案例精析》、《经济犯罪疑难案例精析》、《知识产权犯罪疑难案例精析》、《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疑难案例精析》六个分册,围绕各种典型、疑难的刑事法律问题,遴选了一批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案例,从法理和实务上进行系统的评析,内容全面系统,体例和谐统一,分析透彻简明,对帮助广大读者全面深入理解刑事案件的判断标准,准确把握刑事疑难问题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BR>&nbsp&nbsp&nbsp&nbsp“例以辅律,非以破律。”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而案例是法律适用的结晶,是活的法律。不论是在司法实践还是法学研究领域,都不应当忽视案例这一重要的法律资源。我国正处于实现法治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阶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需要充分发掘案例资源的价值,发挥案例在指导司法实践、推动法律更新、深化法学研究、促进司法改革和普及法律知识上的重要作用。 <BR>&nbsp&nbsp&nbsp&nbsp马克思曾言:“法律是普遍的。应当根据法律来确定的案件是单一的。要把单一的现象归结为普遍的现象就需要判断。法官的责任是当法律运用到个别场合时,根据他对法律的诚挚的理解来解释法律。”法律是抽象的、一般的社会规范,没有对法律的解释,也就没有法律的适用。而且,“人类的立法者根本不可能有关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的所有结合方式的知识。这种预测能力的缺乏又引起关于目的的相对模糊性。” 这就需要司法工作人员在法律出现空白或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来正确地解释和适用法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案例必然对今后的司法审判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刑事案例研究,总结其中蕴涵的经验和法理,以统一和加深对刑法的理解,是提升刑事审判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 <BR>&nbsp&nbsp&nbsp&nbsp刑法学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可以说,所有的刑法学研究,最终目的都在于解决罪与非罪以及如何定罪量刑的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刑法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案例分析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刑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基础理论水平,而且还可以增强学习研究者运用刑法理论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另外,复杂、疑难案例中暴露的许多问题,必将促使我们不断努力提高刑法理论、原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甚至有助于我们不断地修正、完善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 <BR>&nbsp&nbsp&nbsp&nbsp刑法修订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发布了若干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司法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实现公正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浙江大学出版社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适时推出了这套《新类型犯罪疑难案例精析》丛书。本套丛书既可供法官、检察官和公安办案人员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借鉴比照,也可对刑法教学和科研具有参考作用。 <BR>&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2007-09-26 20:09:11
0 0
图文详情
  • ISBN:730805381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7-07-01
  • 条形码:9787308053815 ; 978-7-308-05381-5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以案说法、以法析案的方式,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疑难案例,使读者加深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法律、法规的理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