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战国策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白话—战国策

1星价 ¥16.2 (4.9折)
2星价¥16.2 定价¥33.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cha***(三星用户)

非常超值的一本书

非常超值的一本书

2018-02-09 08:28:4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003567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33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210035671 ; 978-7-210-03567-1

本书特色

七雄争霸,合纵连横,三百年历史,风云变幻,策士谋臣,权术韬略,机锋雄辩,动魄惊心。 《战国策》这本书集中了当时以及古代关子谋略方面的东西,性质完全偏重子谋略,可以说完全是记载智谋权术之学的。 ——南怀瑾 《战国策》是古代厚黑学教科书。 ——李宗吾

内容简介

战国策全书三十三策,四百九十八章,主要叙述了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部分历史,记述了自春秋后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长达三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

目录

刘向序 卷一 东周策 1.颜率智保九鼎 2.周室坐收渔翁之利 3.韩国坐山观虎斗 4.东周用计一箭双雕 5.西周之水,东周之稻 6.韩周会盟于阳翟 7.秦韩之争,东周得利 8.楚王嗔喜之变 9.祝弗巧言游说吕礼 10.工师藉以谤诽谤 11.工师藉幸保相国位 12.温人之周 13.名士游说金投 14.周取纵谈齐国兴衰 15.名士右行秦 16.名士游说孟尝君 17.齐王轻信祝弗 18.苏厉规劝苏秦 19.仇赫相宋,声东击西 20.周取出使,强于万兵 21.周取返齐救魏 22.东周三十金收祭地 23.杜赫巧言引荐寒士 24.周室立太子风波 25.三国隘秦 26.冯且巧计害宫他 27.昭翦与东周重归于好 28.阳坚杀人,逃命东周 卷二 西周策 1.韩庆力谏孟尝君 2.赵国坐山观虎斗 3.西周礼遇秦使者 4.楚韩雍氏之战 5.周君访秦国 6.启起用兵,激流勇退 7.吾得机关算尽终落空 8.两周夹逢中求生存 9.司寇布以剑喻人 10.魏国练兵保南阳 11.魏王割地联合西周 12.韩、魏易地,野心勃勃 13.攻打西周,恶名在先 14.周室广交邻国以防秦 15.左尚机智献妙计 16.西周险脱虎口 17.周足以退为进保性命 卷三 秦策一 1.商鞅变法,千秋功过任人说 2.苏秦名扬天下,妻嫂前倨后恭 3.寒泉子推举说客张仪 4.秦国攻宋,意在齐国 5.张仪纵谈天下事 6.张仪借兵于秦 7.秦国攻蜀,国力吕运 8.张仪用计陷害樗里疾 9.秦楚汉中之争 10.张仪巧夺魏地 11.田莘巧言助陈轸 12.张仪一计不成,又出一计 13.陈轸尽显辩士之才 卷四 秦策二 1.陈轸苦言终流水,楚王狂妄险亡国 2.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3.张仪显贵终有时 4.公孙衍料事如神,义渠君大败秦军 5.扁鹊怒斥秦武王 6.甘茂武王立盟约,锲而不舍克宜阳 7.冯章用计诓楚王 8.甘茂誓死攻宜阳 9.左成衷心劝甘茂 10.秦楚韩勾心斗角,阴奉阳违 11.弱者为先,智者为后 12.甘茂奇货可居 13.公孙衍被逐 14.秦魏盟军攻楚 15.陉山之战苏代立功 16.至情宣太后的殉葬令 卷五 秦策三 1.魏国助秦攻齐 2.识时务者为俊杰 3.魏冉游刃于诸侯之间 4.魏冉以退为进夺功名 5.魏冉灭宋,齐国得利 6.秦齐两国棋逢对手 7.秦宣太后尽显女杰风范 8.范雎纵谈天下事 9.范雎出身卑微,韬略过人 10.范雎忠心护主,秦王大权在握 11.应侯畅谈秦国内政 12.智谋之战与武力之战 13.璞与朴易辨,贤与愚难分 14.唐睢不辱使命 15.秦国势如破竹,秦臣明哲保身 16.世俗名利障人眼,范雎誓死夺汝南 17.王稽傲慢丧性命,范雎机警保权贵 18.蔡泽宠信于朝野,范雎引退于江湖 卷六 秦策四 1.三国离间秦楚,楚国一败涂地 2.田文入魏驱齐女 3.秦国割地保咸阳 4.冲期规劝秦昭王,骄傲自大可丧国 5.秦楚强强联合,魏国割地求生存 6.景鲤出使秦魏会盟 7.两国相争,不斩使者 8.顿弱智取山东六国 9.远交近攻,渐成霸业 10.兴于礼,亡于骄 卷七 秦策五 1.善始善终,霸业成功 2.秦王不斩中期 3.取悦太后,确保相位 4.保太子与保江山 5.子楚返秦称帝,不韦英明流传 6.少年甘罗,智谋过人 7.司空马生不逢时 8.姚贾亨通,韩非丧命 卷八 齐策一 1.田婴幸免驱逐之灾 2.田嬰获取薛邑 3.三字劝说靖郭君 4.田婴处理国政 5.靖郭君知人善任 6.齐国坐收渔翁之利 7.韩国南梁之灾 8.邹忌设计驱逐田忌 9.田忌虽胜犹败 10.田忌逃亡楚国 11.一孝子与五孝子 12.邹忌讽齐王纳谏 13.匡章事君如父 14.齐楚大战,鲁国静观 15.齐联三晋,共抗强秦 16.苏秦为赵合纵 17.张仪游说齐王 卷九 齐策二 1.乱军之中夺燕都 2.张仪离间齐魏 3.公孙衍破连橫 4.楚人画蛇添足 5.齐赵合纵抗秦 6.魏处说服赵相 7.赵国失守,唇亡齿寒 8.秦国远交近攻 卷十 齐策三 1.苏秦游说,步步为营 2.齐王立夫人 3.泥人与木偶 4.淳于髡智保薛邑 5.恶语成全美名 6.三先生言 7.孟尝君礼让门客 8.不逐无为之士 9.孟尝君拒绝象牙床 1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1.势均力敌,兵家大忌 12.国子指点江山 卷十一齐策四 1.冯谖客孟尝君 2.公孙弘怒斥强秦 3.鲁仲连劝谏孟尝君 4.孟尝君无仇于天下 5.宣王厚遇贱士 6.王斗拜见齐宣王 7.仁慈齐威后以民为重 8.田骈遇知己 9.士为知己者死 10.齐称帝与秦称帝 11.放弃帝号,赢得天下门 卷十二齐策五 1.苏秦进谏齐闵王 卷十三齐策六 1.齐太子流落民间 2.王孙贾年少忠君 3.鲁仲连引经据典,燕将军不战而败 4.襄王施仁德于百姓 5.襄王怒杀九宠臣 6.田单亡命攻狄城 7.齐国卖弄宋国 8.齐国王后,女中豪杰 9.齐王饿死于松柏之间 10.秦楚齐三国明争暗斗门 卷十四 楚策一 1.宋国忍辱于诸侯 2.五国联盟之崩溃 3.昭奚恤狐假虎威 4.江乙固守沉默是金 5.W郸之难 6.江尹诋毁昭奚恤 7.江尹离间之举 8.江尹恶语中伤昭奚恤 9.顺耳之言与逆耳之言门 10.安陵君欲殉葬于楚王 11.江尹驳斥楚风俗 12.郢都人三年之案 13.城浑出周,新城立郡 14.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 15.无功岂能受禄 16.范环荐贤,国家** 17.苏秦为赵合纵 18.张仪说楚王 19.张仪内攻楚国 20.莫敖子华谈贤人 卷十五 楚策二 1.诸侯群争魏相之位 2.昭睢一计盟两国 3.秦楚汉中之争 4.攻楚联盟,不战而散 5.张仪生死逃离楚国 6.张旄用计暗杀靳尚 7.楚王流落秦国 8.楚国智保东地五百里门 9.楚太子善待苏秦 卷十六 楚策三 1.荐人之人,真君子也 2.苏秦拜见楚王 3.楚王深恶张仪 4.张仪献美于楚王 5.武王逐张仪 6.施惠流亡天下 7.五国联盟伐秦大败 8.陈轸因祸得福 9.陈轸料事如神 10.唐且拜谒春申君 卷十七 楚策四 1.合纵与连横之争 2.郑袖尽显女人恶毒 3.王后与耳环 4.庄辛进谏楚襄王 5.齐明游楚 6.为臣之道,爱屋及乌 7.楚国垂沙之难 8.楚王的不死之药 9.智者荀子辞楚奔赵 10.临武君如惊弓之鸟 11.汗明与千里马 12.楚宫政变 …… 卷十八 赵策一 卷十九 赵策二 卷二十 赵策三 卷二十一 赵策四 卷二十二 魏策一 卷二十三 魏策二 卷二十四 魏策三 卷二十五 魏策四 1.献书秦王 2.仗他国者必亡 3.张旄劝诫,有理有据 4.客谓司马食其 5.楼谖谙熟存国之道 6.穰侯攻大梁 7.白珪诉说人言可畏 8.昭忌出马,大梁解围 9.诸侯群争,魏国静观 10.长平之役 11.楼梧约秦魏 12.芮宋离间秦赵 13.楚国结交魏国 14.楼鼻翟强不和 15.白圭进纳魏王 16.魏失宁邑 17.魏王软弱,招致欺凌 18.南辕北辙 19.周霄显身扬名 20.张仪智谋堵诋毁之辞 21.周取出使,秦国大怒 22.唐且不辱使命 23.唐且论述知与不知 24.信陵君逼死缩高 25.龙阳君垂钓哭泣 26.亲吕抑或亲缪 27.大王怒与平民怒 卷二十六 韩策一 1.韩国夺取成皋 2.大成午劝谏申不害 3.申不害察言观色 4.韩昭侯执法如山 5.苏秦合纵于秦国 6.张仪联横于韩王 7.一山不容二虎 8.张仪高枕无忧 9.秦攻韩国,昭献被免 10.虎狼强秦,多多益善 11.魏顺智谋保市丘 12.郑强使秦,韩国遭殃 13.郑强陷害张仪 14.公孙显扼制甘茂 15.游腾瓦解众联盟 16.甘茂遭排挤 17.韩王轻信于人 18.公仲拒见颜率 19.向寿联合韩国 20.韩国中立,齐魏相残 21.景鲤转危为安 22.楚国远攻燕国 23.魏国同仇敌忾 24.秦国蚕食诸侯 25.公仲失信于诸侯 卷二十七 韩策二 1.雍氏之役,韩国告急 2.公孙昧纵谈时事 3.公叔顺水推舟 4.锖宣游说韩王 5.楚魏襄陵之役 6.冯君出使秦国 7.韩欲收复武遂 8.狂妄之气可覆船 9.公叔保相国之位 10.郑强假托楚王之令 11.几瑟失利出逃 12.几瑟逃亡楚国 13.几瑟牵制公子咎 14.几瑟遏制公子咎 15.客说新城君 16.胡衍劝谏公仲 17.政变中的韩国外交 18.冷向劝谏韩咎 19.冷向游说公子咎 20.周护送韩咎之弟 21.史疾纵谈正名之学 22.聂政义气盖天地 卷二十八 韩策三 1.客连横于韩国 2.客说韩相国公仲 3.秦齐联合攻四国 4.客说韩王 5.客连横于韩王 6.韩阳撤兵回国 7.韩国出售美女 8.张丑劝谏公仲 9.客说韩相国 10.韩珉出使楚国 11.韩侈出使秦国 12.韩国客卿劝谏秦王 13.韩珉驱逐异己 14.山阳君力保莒城 15.韩国告急,田苓出使 16.冷向纵观时局 17.向晋重返周国 18.费缫志向于三川 19.副手升为御史 20.诸国九里之盟 21.建信君轻视韩熙 22.段产畏惧谗言 23.段干越人自喻千里马 卷二十九 燕策一 1.苏秦游说燕王 2.奉阳君结交苏秦 3.燕齐权地之战 4.苏秦智收燕国失地 5.苏秦被诽谤 6.张仪连横于燕国 7.宫他出使魏国 8.苏代劝谏燕王 9.子之篡权,燕国大乱 10.苏代得罪燕国 11.魏王扣押苏代 12.昭王中兴燕国 13.苏秦上书燕昭王 14.苏秦辅佐燕昭王 15.以欺胜人 卷三十 燕策二 1.苏代合纵于燕王 2.苏秦游说燕昭王 3.淳于髡引荐苏代 4.苏秦离间齐赵 5.苏秦规劝燕王 6.燕太后舍儿做人质 7.燕昭王天真结齐 8.燕国遭遇饥荒,赵国趁虚而入 9.昌国君乐毅弃暗从明 10.燕国结盟于三国 11.苏秦使齐,燕国大胜 1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3.齐魏结盟攻燕 卷三十一 燕策三 1.景阳睿智退盟军 2.张丑机智保性命 3.乐间弃燕奔赵 4.秦国助燕攻赵 5.荆柯刺秦王 卷三十二 宋卫策 1.臧子料事如神 2.墨子力行非攻主张 3.公孙衍威胁卫国 4.宋国助魏攻赵 5.宋大尹智保官职 6.宋国恃楚狂妄 7.魏太子战死沙场 8.宋康王残虐无道 9.智伯欲偷袭卫国 10.南文子智勇防偷袭 11.胡衍退秦师 12.梧下先生引荐卫客 13.殷顺且夺取相权 14.卫嗣君重金赎逃犯 15.卫人娶亲 卷三十三 中山策 1.赵国联姻魏国以自保 2.公孙衍立五王 3.中山君称王风波 4.司马惠一心侍二主 5.司马憙任中山相 6.阴姬和江姬争宠 7.李疵评点中山时局 8.一杯羊羹汤亡中山 9.乐羊喝儿肉汤 10.白起力斥秦攻赵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