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51088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07-09-01
  • 条形码:9787807510888 ; 978-7-80751-088-8

内容简介

本书在课程内容的选编上,注重对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人物、作品及音乐思想等内容予以系统地介绍,注意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和特殊性,同时,对中国音乐作品及相关的体裁知识、表演行为、音乐理论加以分析,试图帮助我们全面认识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规律。而对材料与观点的取用,皆遵照学术界有定评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中国音乐的历史与文化。
  本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各阶段音乐文化的主要艺术成就和文化背景,了解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音乐人物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了解中国音乐的美学特征,提高音乐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增加对音乐文献资料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独立搜集和分析音乐资料的能力。*终树立辩证唯物音乐史观,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
  本书是一部集体智慧的结晶。身处祖国大江南北的三位作者,求不同,存小异,从共通走向共融,各尽其能,觉得出版社之关爱而完成此著。

目录

前言

**章 上古音乐文化
 **节 上古音乐文化形态
  一、远古音乐文化形态
  二、史料记载中的远古音乐文化
  三、考古发现的音乐实物
 第二节 了解上古音乐文化的途径
  附表:我国历代纪年表
第二章 周秦音乐
 **节 礼乐制度下的周代宫廷音乐
  一、礼乐文明
  二、宫廷音乐
 第二节 俗乐
  一、《诗经》
  二、郑卫之音
  三、南音
  四、“乱”的概念及其影响
  五、成相
 第三节 器乐音乐
  一、乐器分类法
  二、曾侯乙编钟
 第四节 音乐表演
 第五节 音乐理论
  一、乐律理论
  二、音乐思想
  三、理论著作
第三章 两汉音乐
 **节 宫廷音乐
  一、乐府
  二、李延年
 第二节 俗乐
  一、北狄乐
  二、鼓吹乐
  三、从相和歌到相和大曲
 第三节 民族间音乐文化交流
 第四节 器乐音乐
  一、新乐器
  二、琴
 第五节 音乐理论
  一、乐律理论:京房的贡献
  二、乐谱
第四章 魏晋六朝音乐
 **节 俗乐的发展
  一、从清商乐到清商大曲
  二、西域音乐
 第二节 器乐音乐
  一、新乐器
  二、琴
  三、器乐形式
  四、乐曲
  五、乐谱
 第三节 宗教音乐的发展
 第四节 音乐理论
  一、乐律理论
  二、音乐思想
第五章 隋唐音乐
 **节 以俗乐为主的宫廷音乐发展
 ……
第六章 宋元音乐
第七章 明清音乐
第八章 清末民初传统音乐的转型
第九章 “新音乐”启蒙: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第十章 步入现代:中国专业音乐的崛起
第十一章 多区域发展:战时音乐文化的此消彼长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