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1347页,前面190页在介绍科举名词,比如一甲二甲、广文、万寿科之类。191-1162页介绍科举人物,从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明清时期的人。人物介绍:名字号,哪人,性格特点,所当官职,最后结果。纸很薄,但字不透,字体偏小。总体很值得看。
- ISBN:753924118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47 页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539241180 ; 978-7-5392-4118-0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版1印
★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附录主要是【科举大事记】和【进士名录】
★ 有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变迁
★ 不仅对于普通读者有阅读的趣味性,对于专门学者和文学作家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一个收藏丰富的资料库、情节库,对作家的创作不无借鉴作用
友情提示:本书年版久远,纸张较薄,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它由国家设立科目,用分级统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从建立到废止,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复杂的变化。可以说,科举制度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度过了1300年。这1300年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依“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考试,选用官吏,以达到官僚阶层日益庞大,国家机器日益完善,封建统治日益巩固的目的。要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都要研究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辞典》由清史专家翟国璋教授主编,虽然是一部工具书,但其中凝结着主编和作者们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包含着不少创见和新见。其内容丰富翔实,行文简练畅达,使用方便。既能反映科举历史的发展变化,又能展示具体制度全面准确的真貌。科举制在那个时代所具有的合理性,是我们今天需要总结的宝贵财富。同时科举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封建统治者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它在束缚人们思想方面起了阻碍社会前进的作用。《中国科举辞典》注意到科举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作用,做了客观公允的分析。
本书总体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正文,二是附录,正文为词条,又分为【科举名词】和【科举人物】;附录主要是【科举大事记】和【进士名录】。
【科举名词】:约1700条,包括有关科举制度的名词、科目、俗语相关教育和书籍、科场案件等等。有的是属于某一朝代特有的。而有的像“秀才”、“进士这些名词,从隋至清始终存在,但又有变化,这些名词要写成“通条”反映出它的变化。还适当选入了隋以前的教育、铨选内容。
【科举人物】:共约7000条,主要包括状元和进士。状元必须有简单事迹者,进士则是有较多事迹者。释文尽量突出其科举经历。此外也选入了少量与科举有关的人物。
【科举大事记】:从隋至清1300年的科举考试,从开始到结束,中间不断变化。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以系年的方式,用较少的篇幅,概述其兴衰变化历程,以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概貌。
【进士名录】:包括唐至元的各科进士。本书将作者们搜集到的、较有把握的各朝、各科进士的名单,按朝代、科次排出。其中两宋的进士名录是许多年的研究成果,元代的进士名录更是查阅了作者们所能见到的正史、笔记、方志、碑拓、胶卷,以及类书、著述等等。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可以说,科举制度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度过了1300年。这1300年中,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依“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通过科举考试,选用官吏,以达到官僚阶层日益庞大,国家机器日益完善,封建统治日益巩固的目的。要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机制,官僚阶层的形成壮大,乃至教育体制和仕学相长的发展,都要研究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辞典》虽然是一部工具书,但其中凝结着主编和作者们长期研究的科研成果,包含着不少创见和新见。因此,本辞典的出版对我国科举制研究无疑将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录
节选
相关资料
一,本辞典收古代科举名词、术语、书院、学案、著作、人物等方面的词目约9000条。
二,词目表分“科举名词”及“科举人物”两类。“科举名词类”以笔画为序;“科举人物类”先按朝代排列,同一朝代中再以笔画为序。
三,“笔画为序”指以该词目第*字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笔画相同者,按起笔笔形一丨丿丶乛顺序排列;同一单字起首的词目,按该词目字数多少顺序排列;字数相同的,按第二字的笔画数排列。
四,释文中的地名,为当时的历史地名,一般于括号内注今地名,今地名省、市、自治区、县等名称省略。
五,释文中人物生卒年无法考证者,不予括注;生、卒年有一项不确者,用“?”表示;知其大约者,用“?”表示;有稽可查者,均括注生卒年。
六,释文中的历史年代,用旧纪年(帝王纪年或帝王年号)并括注公元,惟省“公元”字样;其后同年号的年代在同一词目释文中出现时,年号和括注均省略。
七,个别词目中有文字脱落,脱落的文字用“□”表示。
八,词目表中科举人物词目带星号者为状元。
九,释文力求吸收*新研究成果,对有争议的问题或一时不能遽下结论者,则用一说为主,数说并存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33.8¥75.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9¥5.5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
¥20.5¥50.0 -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12.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