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0866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334
  • 出版时间:2007-11-01
  • 条形码:9787300086620 ; 978-7-300-08662-0

内容简介

证据法学(准确地应当称为证明法学)所要揭示的知识,既是哲学认识论与实践论的问题,又是法学实体论与程序论的研究对象。研习证据法学,应当具备逻辑理性思维和实践感性思维背景知识,更要将作为逻辑思维的理性认识与作为实践思维的感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本书的写作,力求使二者结合与融洽,因此,在之前没有接触过证据法学知识或没有从事过司法工作的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内容可能有点“困难”,在此情形下,不妨精读两遍,之后即能豁然开朗。
本书的内容是证据法学的基础知识或基本理论,是二三十年都不会“过时”的理论知识。对于本科生而言,只要掌握第三、四、五、七、八、九、十章以及第十一章第二节、第十二章第三节这些内容即可,至于其他各章,可以作为背景资料予以参考。对于硕士研究生,本书的全部内容则要悉数掌握,特别是进行诉讼行为,一定要掌握本书的全部内容。作为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法律人,本书的知识则是**的,否则,将不利于作出正当的、公正的司法行为(结果)和当
事人利益*大化的行为(结果)!

目录

**编 绪论
**章 司法裁判
**节 司法与司法裁判
第二节 判决
第三节 法官的说服义务
第四节 判决的效力
第二章 证据理念
**节 证据的法律意义
第二节 神明裁判与证明制度
第三节 证据裁判主义
第二编 证据论
第三章 证据的分类与证据权利
**节 证据的分类
第二节 证据权利
第四章 证据方法论
**节 概述
第二节 人的证据方法
第三节 物的证据方法
第三编 证明论
第五章 证明的基本问题
**节 证明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证明负担
第三节 当事人的文书提出义务
第六章 证明负担分配
**节 证明负担分配基本原理
第二节 刑事案件证明负担分配原理
第四编 证明负担转承论
第七章 司法认知
**节 司法认知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司法认知的对象
第三节 司法认知的分类
第四节 司法认知的程序事项
第五节 司法认知的效力
第八章 推定
**节 推定及其司法功能
第二节 法律上的推定
第三节 事实上的推定
第九章 自认
第五编 证据评价与事实认定论
第十章 证据能力评价
第十一章 证据力评价
第十二章 事实认定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