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

包邮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

1星价 ¥15.4 (4.9折)
2星价¥15.4 定价¥31.4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22387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1
  • 出版时间:2007-10-01
  • 条形码:9787040223873 ; 978-7-04-022387-3

节选

bsp;前言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
实践课程。本教材2006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
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主编侯建军教授主持建设的“数字逻辑与系统”课
程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网址:http://c01.njtu.edu.cn/jingpinke/
xhyxt/index.htm)。
    在实践教学方面,本教材力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电子
技术实验体系、内容及实验方法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
转变,即从验证性实验转变到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小单元局部电路为主的实
验转变到多模块、综合系统实验,从单一的实验室内实验形式转变到课上课下、
实验室内外的多元化实验形式。通过多年实验教学的实践,体现三个转变的实
验教学内容与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方法与效果上形成从实验辅导到
实验引导,从静态实验内容到动态实验内容,从面向实验结果到面向实验过程,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在编写时,既保证传统、经典的基础实验,又充分吸收新概念、新理论
和新技术。既有基本的技能测试训练,又增加了大量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力求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处理好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关系,处理好教材内容变化和基础
内容相对稳定的关系。力求教材重点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明确清晰,贯穿少而精
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本教材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知识。第3章介绍了模
拟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技能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第4章介绍了数字电子技
术实验的基本技能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第5章介绍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
术,包括可编程器件原理、软/硬件平台的操作指南和综合设计型实验。第6章
介绍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设计综合型实验,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教师多年从事电子电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多
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本书第1章由佟毅执笔,第2章由马英新执笔,第3章由佟
毅、马英新执笔,第4章由刘颖执笔,第5章由侯建军执笔,第6章由曾涛执笔。
侯建军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整理和统稿。
    张有根、陈后金教授对本教材的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及实验管理进行了多方
面的研究与讨论,并给予了肯定。北京革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实验系统和多
年研究的EDA实验内容。博士生李赵红、宋伟检验了书中的实验。在此,向他
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也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本书编写、修改、出版、发行工作的同
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限于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及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2月

3.2  模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在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时,首先要对设计题目做认真的分析,明确任务和
性能指标,然后做总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反复对设计方案
进行论证,以求方案*佳。在整体方案确定后,便可设计单元电路,选择元器件,
初画原理图,进行实验和性能测试,*后改画总电路图,撰写实验报告。
    1.总体方案的选择
    为了完成设计任务,寻找一定功能的若干单元电路构成一个整体,满足题目
的各项性能指标。这个过程称为总体设计的过程。设计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满
足要求的方案也不是一个,为得到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往往要针对要求,大量
查阅资料,手册等工具书,经过设计——验证——再设计,多次反复过程,才能达
到目的。
    总体设计方案可以用框图表示。主要部分和难点可画细一些,一般部分只
要能反映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就可以了。
  2.单元电路的设计
  单元电路设计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实质部分。将每一部分按照总体框图的思
想及要求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整体电路的质量。单元电路的设计步骤分为三步。
    ①根据总体方案对单元的要求,明确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注意各单元电
路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关系,尽量避免使用电平转换电路。
    ②选择设计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通常选择学过的熟悉的电路,或者通过
查阅资料选择更合适的更先进的电路,在此基础上调试改进,使电路的结构形式
*佳。
    ③计算主要参数,选择元器件。
    3.元器件的选择
    电子电路的设计就是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把它们合理地组合起来。在设
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元器件选择问题,电子电路的故障往往以元器件损坏的形式
出现,究其原因,并非都是器件本身问题,而是对器件的选择不当所致。所以在
方案提出、分析比较以及参数计算过程中,都要考虑用哪些元器件和它们的性能
价格比如何。
    选择元器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①根据具体方案选择需要哪些元器件,每个元器件应该具有哪些性能指
标。在确定元器件参数的额定值时要留有一定的富裕量,使其在低于额定值的
条件下工作。
    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元器件的品种和规格,提高器件
的复用率。了解市场哪些品种可以买到,性能价格如何,体积形状如何。电子器
件种类繁多,新产品不断出现,因此要多跑市场了解信息,多查找资料。
    (1)集成电路的选择
    集成电路使用方便灵活,可以简化电路减小电路体积,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
性,安装调试也很方便。常用模拟集成电路有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功率放
大器、模拟乘法器、稳压器等。集成电路的品种很多,选择方法是先粗后细,首先
根据总体方案选用何种功能的集成电路,然后选择性能参数,还要考虑形状大
小。集成电路封装形式有陶瓷扁平式、金属圆形和塑料双列直插型三种。双列
直插型集成电路便于安装调试,更换方便,是目前电路设计过程中首选的产品。
另外,还要根据市场情况、价格情况选择某种型号的集成电路。
    (2)阻容元件的选择
    电阻、电容是常用的分立器件,种类很多,性能各异。阻值相同、品种不同的
两种电阻或容量相同、品种不同的两种电容用在同一电路同一位置,可能效果不
一样。此外,价格和体积也可能相差很大。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特种电阻。在
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多。而固定电阻依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很多类,但
常用、常见的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
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代表碳膜,
J代表金属,x代表线绕,是拼音的**个字母。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
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一
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产品成本的问题,
因为金属膜电阻虽然精度高、温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也高,而碳膜电阻特别价
廉,而且能满足民用产品要求。电阻器当然也有功率之分。常见的是1/8 w的
“色环碳膜电阻”,它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制作中用得*多的。当然在一些微型产
品中,会用到1/16 w的电阻,它的个头小多了。再者就是微型片状电阻,它是
贴片元件家族的一员,以前多见于进口微型产品中,现在市场上也可以见到。
    在电子电路中,对电阻器的阻值的要求,,一般允许有一定误差。通常选用标
称值通用电阻。允许误差分别为±5%、±10%、20%。为了使电阻器在电路中
安全运行,其额定功率应该大于电阻器运行中的实际功率一倍以上。此外,电阻
器的使用电压不应该超过其允许的*高工作电压。
    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电阻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在一般电子电路中,对电
阻的要求不高,可以选用价格便宜体积小的碳膜电阻。在低噪声和耐热性、稳定
性要求较高的电路中,可以选择金属膜电阻。在高频电路中,可以选择自身电感
量很小的合金箔电阻。在高温环境中,应该选用金属氧化膜电阻。
    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尽管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
和原理是相同的。两相距很近的金属片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
开,就构成了电容器。两金属片称为极板,中间的物质称为介质。电容器也分为
容量固定的与容量可变的。但常见的是容量固定的电容,*多见的是电解电容
和瓷片电容。
    在选用电容器时,首先要根据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工作环境确定其类型。一
般用作耦合、旁路、电源滤波等情况时,对电容的要求不高,可以选择价格低误差
大的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中应该选用无电感的铁电陶瓷电容器或独石电容器。
在高压环境下,可以选用耐压高、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的云母电容器或高压瓷
介质电容器。
    如果需要兼顾高频和低频,可以选用一只大容量的电容和一只小容量的电
容并联使用。电容器的容量应该根据电路的要求选用标称值。但要注意的是,
不同类型的电容器其标称值系列的分布不一样,选用时应该查阅相关手册。
    电容器的容值允许误差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I级士5%、Ⅱ级±10%、Ⅲ级
20%。一般情况下,除了振荡电路、定时电路、选频电路外,电路对电容器的要求
不高,所以对允许误差无严格要求。
    加在一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了它的额定电压,电容器就会被击穿损坏。
一般电解电容的耐压分挡为6.3 V、10 V、16 V、25 V、50 V等。选用耐压值时,
要留有裕量,一般为实际工作电压的两倍。
    (3)半导体器件的选择
    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和其他一些特殊的半导体器件。
选用时应该根据电路中的用途要求确定应该选用哪种器件。对于同一种半导体
器件,型号不同适用的场合也不同,选用时也应该根据器件完成的功能而定。例
如,用于整流用途,应该选用整流二极管,高压整流要选用硅整流堆,高频检波管
应该选用高频整流二极管。在脉冲电路中应该选用开关二极管。
    在选用晶体管时,首先要确定晶体管的类型是NPN还是PNP型,然后根据
电路设计要求选用所需晶体管的型号。晶体管的极限参数有集电极*大允许电
流/。M、集电极一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集电极*大允许耗散功率P。M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晶体管使用时应该受到的限制,在使用时应该查阅手册,使晶体
管使用时不超过这些参数。
    在选用半导体器件时,应该根据电路设计的有关参数,认真查阅资料、手册,
使得所选用的器件符合要求。
    4.参数计算
    在电路基本形式确定后,便可以根据性能指标,运用模拟电路基本理论知
识,对电路中有关元器件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对于参数计算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简介

p>侯建-军1957年生人。1993
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信息所.
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后一直从事
电路与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教学特
聘教授。
  1999年主编的《数字逻辑与系
统》教材被评为教育部面向2 1世纪课程教材,2000年获得铁
道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 O 0 3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奖。主持建设的“数字逻辑与系统”课程2 O 0 O年获得北京市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 O 0 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
2004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著作●《数字逻辑与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1 999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重点、难点.题解、试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网络课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数字设计》(第三版)电子教案(英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与课程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主要教材研究立项
●教育部新世纪网络工程建设项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及试点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数字电子技术
基础》立项研究项目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电子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