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钢铁材料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先进钢铁材料

1星价 ¥19.5 (6.5折)
2星价¥19.5 定价¥30.0
商品评论(1条)
yan***(二星用户)

还是很不错。

整本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但是可能是由于快递公司的问题吧,书有点破损,但是还是很不错的。

2011-04-29 13:35:36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20086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164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030200860 ; 978-7-03-020086-0

本书特色

本书由承担“十五”期间863课题“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的负责人组织编写,反映了863计划所支持的钢铁材料技术研发的*新进展。全书共5章,内容包括细晶碳素结构钢、低碳贝氏体钢、建筑用抗震耐火钢、高速列车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的性能要求、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等。

目录

《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丛书》序
前言
**章绪论
第二章细晶碳素结构钢生产技术
第三章低碳贝氏体钢
第四章建筑用抗震耐火钢
第五章高速列车用钢
附录新旧标准性能名称对照
展开全部

节选

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丛书》序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现代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
先导。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有力地支撑着现代交通运输、能源动力、资源环境、
化工、建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带动
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升级改造与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高
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紧密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了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陶瓷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
料、先进建筑材料,以及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等6个专题和研究开发环境
(基地)建设。通过认真调研,制定战略规划,精心组织项目,严格管理规范,
以及项目承担单位与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突破了一批结构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技术成果,在提升
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具有
开拓创新能力、能胜任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新材料技术研发队伍,提高国家综合
科技实力、巩固现代国防、保障重点工程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五”期间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包
括:
    申请专利1412项,其中发明专利1195项,国外发明专利8项,拟立的新材
料技术标准和规范10项;
    发表论著5475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30部;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市科技进步
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培养研究生1845名,一批中青年课题负责人成长为各个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和技术骨干;
    70%以上的课题有企业参与,在200家以上企业进行了工程化和产业化,7
项课题进入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新材料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使社会资源和
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为了总结、展现上述成果,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化,高性能结
构材料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部分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的课题负责人,编辑出版了
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丛书》,包括《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及加工
技术》、《镁合金科学与技术》、《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技术》、《先进陶瓷及无机
非金属材料》、《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形加工技术》七个分
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广大材料科技工作者
提供有益的参考。
    “十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南大学校长、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协副主席
                    前  言
    钢铁材料具有资源丰富、生产规模大、易于加工、性能多样可靠、价格低
廉、使用方便和便于回收等特点,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材料。目
前和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材料能够全面取代钢铁,钢铁材料仍然是占据主导
地位的结构材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需要愈来愈多的钢铁材料。1996年,我国
粗钢产量达到1亿吨,居世界**。之后,我国钢产量一直持续快速增长,2006
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4.2亿吨,占全世界粗钢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数量庞大
且不断增长的钢铁生产却难以适应金属矿产、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环境
等行业发展的需求。那么,我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钢铁材料?21世纪,高层建
筑、深层地下和海洋设施、大跨度重载桥梁、轻型节能汽车、石油开采和长距离
油气输送管线、大型储存容器、工程机械、精密仪器、大型民用船舶、军用舰
艇、航空航天、高速铁路、能源设施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需要高性能、高精
度和低成本的先进钢铁材料。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对钢铁的生产、加工、使用
和回收等环节提出了节约能源、节省金属矿产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先进钢铁材料。从科学发展观来看,高性能、低成
本、高精度、绿色化为特征的钢铁材料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它是先进技术
所产生的高技术含量钢铁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具备高性能化(表现为高强度、高
韧性、长寿命)、高精度化(表现为高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低成本化(表
现为低合金含量、低工艺成本)、绿色化(表现为易于回收和再利用)等特点。
    近年来,科技部十分重视钢铁材料技术的发展,在“十五”863计划的“高
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中对部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的研发给予了支持。在863
计划的支持下,“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决定组织编写和出版反映先进钢铁
材料技术课题研发进展的专著。本书由承担863课题的负责人组织撰写,反映出
863计划所支持的钢铁材料技术研发的*新进展。其中的第1章绪论由董瀚撰
写;第2章细晶碳素结构钢生产技术由刘相华、杜林秀和杨忠民撰写;第3章低
碳贝氏体钢由尚成嘉、贺信莱、杨志刚、张弛、王建平、白秉哲、方鸿生撰写;
第4章建筑用抗震耐火钢由杨才福和沈俊昶撰写;第5章高速列车用钢由张建
平、苏航、张斌、俞亚鹏、李国忠、苏世怀、于同仁、惠卫军撰写。全书由董
瀚、孙新军和惠卫军统稿。“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主题”专家组的徐坚研究员、
谢建新教授倡导和组织了本书的撰写,田志凌教授、熊柏青研究员、傅正义教
授、姜振华教授等对本书的撰写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朱衍平同志和傅殿霞同志在
书稿的收集和组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者对他们的支持和工作表示衷心
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此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希望此
书能够在推动先进钢铁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董瀚
    2 O07年9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