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指南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57500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535750037 ; 978-7-5357-5003-7
节选
bsp; 前 言
2006年1月9日.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主
席在大会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
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们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
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
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进一步发
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2月14日至20
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
话.他强调“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
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他提出.农民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和主要推动力。如果
地方领导干部错误定位,把自己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仅仅出于
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号召行事,只能是好心办坏事。但是,主体是农
民不等于地方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不管不问。相反,各级地方
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承担起
领导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责任。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1月21日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
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是
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
“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我国是一
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70%。在新时期,解决
“三农”问题的关键取决于农村领导干部。取决于这些人在执掌一
方,领管一面施政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明确的思想认识。科学管理水
平和科技素质。有这批人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管理知识,了解科
学技术将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经济发展前景,在决策和业务工作中
才能自觉地,甚至是敏锐地发现和支持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才
能够真正实现科技“兴省”、“兴市”、“兴县”。
为此。我们计划为从事农村工作的基层领导干部编写《农村基
层干部科技知识读本》、《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农村基层
干部政策指南》、《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手册》一套丛书,通过提供大
量真实、翔实,有数据、有说服力的案例,指导基层干部,强化科技
意识,开阔视野.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地方各自的发展潜力和优
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应该说,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当然,我国“三
农”问题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根源,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
但这些政策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了转折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它的理解和研究。
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讲,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三农”的形势和中央的
政策是非常必要的。编录这本书的初衷,也就是希望基层的干部和
相关的工作者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形势和中央对“三农”的大政方
针,指导“三农”的各项具体工作实践。
什么是“三农”问题?这个问题恐怕太大了,没人能简短地说
得清楚明白。实际上,“三农”问题并不只是一个问题,而是由农业
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问题;甚至
连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分别都是由一系列问题组成
的问题组。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产品供给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即(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确保10多亿人口大国的主要农
产品的供给?(2)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市场,便利的
交通已经使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我们
以一家一户的小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竞争力?(3)在世界贸易组织框
架下.政府行为受到极大的限制,那么,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
策略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农村问题:概括地说,就是综合发展的问题。具体包括农
村非农产业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制度改
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反贫困、计划生育
和宅基地问题等。
——农民问题:主要是权益问题。包括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
具体如农民收入问题、农民进城打工应该享受国民待遇问题、村民
选举和村民自治问题等。
换句话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将
“三农”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共十八个专题,以期帮助读者,不
妥和不对的地方.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6月
第八专题 财政支农
1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主要渠道有哪些?财政
支农资金的总量和结构变动特点是什么?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
金。由于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涉及农村社会经济文化
各个领域。这里所指的政府财政渠道支农资金仅是财政用于农、
林、水、气等部门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
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农业科研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
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农产品流通补贴、农业生产
资料补贴、财政扶贫支出、农业税收减免等。
1.1 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时期,中国
政府财力规模不断增长。1979年,国家财政收入1103亿元,财政
支出1273亿元,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相比分别增长5倍
和6倍,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逐步扩大。支持范围从*初的只支持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拓宽到支持包括农
业农村生产、农业科技中试等更大的领域范围。财政支农资金在总
支出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五五”时期比“一五”时期约提高6个
百分点,比“四五”时期提高3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国家财力规
模仍然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大规模增
加。这一时期,由于工农产品贸易条件不平等,国家通过低价收购
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农业积累达6000多亿元,大体是国家财政
用于农业支出的近4倍。因此,改革开放前的30年,农业的资金呈
现出一种“净流出”的状况。
第二阶段,“六五”时期到“八五”时期。进入“六五”时期,国家
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收购的价格补贴。从1979年
起,国家提高了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为
24.8%,同时对超过收购基数的部分实行加价,到1984年,全国农
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提高了53.6%,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缩
小了29.9%。但由于实行财政地方包干,特别是农业基本建设和小
型农田水利补助费包干给地方,使得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支援农
村生产支出出现减少,如果将财政用于农产品补贴不计算在内,
“六五”时期农业财政支出总量与“五五”时期持平,没有增长。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
助费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处于下降的趋势,直到90年代中
期,才恢复到1980年财政包干初期确定的基数水平。
第三阶段,“九五”时期到现在。“九五”时期是我国农业财政投
入增加*快的时期,政府农业财政支出呈总体增长趋势。据不完全
统计,“九五”时期国家财政不完全统计用于农业的资金为7840亿
元.是“八五”时期的3倍。2000年政府财政所有对农业的支出超
过2090亿元,比1996~1998年三年平均水平1785亿元增长
15.4%,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3%,占当年全社会农业总投入
12137亿元的17%,相当于当年GDP的14.1%。特别是1998年以
来,国家相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退耕还林(草)
政策等,国家财政一方面通过发行特别建设国债,支持包括重要水
利工程设施建设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预算内增
加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财政扶贫支出、
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的安排。“九五”时期,国家财政还相继设立水利
建设基金、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风险基金。“九五”时期国家农
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3%左右。
“九五”时期。增长较快的有:200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480
亿元,比1996年增加2.5倍;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408亿元,比
1996年增长60%以上;财政扶贫支出128亿元,增加114倍,粮棉
等主要农产品政策性补贴615亿元,增长50%。
尽管“九五”时期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但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一是总量投入不足,不
仅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一致,与发达国家的农业财政支
出相比,绝对数额也显得较小。二是农业财政支出在年度间支出的
增长幅度波动较大,缺乏一个稳定的内在增长机制。
1.2政府财政渠道支农资金的结构变动反映政府农业职能
和政府农业农村政策的变动。在一定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央和地方投入结构。从近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农业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主要来自中央和省一级财政的支农专款。
2000年,政府财政农业支出209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安排
1300多亿元,约占整个农业财政支出的65%;地方财政预算安排
700亿元,约占整个农业财政支出的35%。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9¥3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