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1000552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07-11-01
- 条形码:9787100055239 ; 978-7-100-05523-9
内容简介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构建法学理论的一种新方法,有趣又富有创造性。为我们对法律、法律概念和制度的理解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为法学研究的发展展示了可能的方向。作者不仅思想深刻新颖,还很在意自己理论的实用性,并通过对刑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讨论,对其实用性加以检验。
目录
引子 一个法盲的狡辩
**章 定律与法律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思考
确定性问题
问题的症结
问题的启示
第二章 物化与法律
物化的概念
物化的偶然性
实在法的相对性
结论
第三章 物化偶然性一:传统中国法律与现代西方法律
认知方式的作用:勾股定理/毕达格拉斯定理
认知方式的作用:传统中国法律/现代西方法律
西方之自恋
中国之自卑
第四章 物化偶然性二:判例法与制定法
判例法与制定法
英美普通法系与欧洲民法法系
法律概念的普遍性与西方法律的特殊性
第五章 语言与法律
实在法的开始
语言之于法律的不确定性
法律之于语言的非决定性
结尾的故事
第六章 规则的本质
认知能力的有限与社会关系的复杂
规则的先天不足
规则的后天价值
再论哈特
第七章 概念的概念
概念的概念
进一步的辨析
责任和债
第八章 原则和体系
原则
体系
小结
第九章 法律机构与法律推理
法律机构
实在法的相对独立性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的多样性
第十章 法律移植
法律移植与自然法
艾伦·沃森与皮埃尔·勒沆
争论的无聊与概念的不清
引子 法律的概念
敬请期待
具体体现篇
序言 为什么法哲学研究更为必要?
论刑法的不合理性
基本不合理性
一、逻辑上的不合理性
二、基础的不合“理性”
三、手段的不合“理性”
导出不合理性
一、法律上的不合理性
二、现实中的不合理性
综合不合理性
一、基本分析
二、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问题
三、法人的刑罚问题
四、关于“两罚制”原则
结论
一、刑法的早天
二、法学的革命
参考文献
节选
**章 定律与法律问题的提出
中国学生在中学的时候学了各种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等,但他们通常不会在科学定律和法律之间产生太多的联想,也不会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感到迷惑和困扰。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定律属于自然科学,揭示了自然界某种必然的和内在的规律,是客观的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属于人文学科,是人制定的,因而也是人可以改变的。况且在汉语中,这两个概念分别用两个不同的语词表示,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中国学生通常不会感到他们有什么共性。
然而,与中国人的一目了然相对应,法律与定律的关系却是西方法学由来已久的一个困扰。西方人的困扰首先来自于他们的语言。在欧洲的语言中,法律和定律基本上都是一个词。例如,德语的Gesetz,法语的loi,俄语的3aKon,西班牙语的ley,英语的law等。两个不同的概念共用一个语词,自然使人们联想到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的共性。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西方源远流长的自然法理念。中国人传统上觉得法律是什么呢?
……
作者简介
方孔,号洞人,原籍山顶。会用火。春秋季气候适宜时,颇为活跃,留下多处火种遗迹。后环境变迁,恶瘴四布,寒气刺骨。因呼吸窒碍,神思昏乱,才穷智枯, 只得自闭冬眠,长期蛰伏,再无更多活力与建树。近日山火突袭,狂风大作,虽曾致生命危殆,却也无意中改善了环境。祛寒除湿,行气化滞,实出望外。方有活力复苏之迹象,方有本书之问世。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47.8¥59.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15.0¥20.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24.8¥34.0 -
圆圈正义
¥25.4¥46.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民法典
¥20.7¥42.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1¥5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律学考--法学文库
¥13.9¥38.0 -
酷刑简史(图文版)
¥1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