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针法入门

包邮头针法入门

1星价 ¥9.9 (7.1折)
2星价¥9.9 定价¥1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09415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4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117094153 ; 978-7-117-09415-3

内容简介

头针法又称头皮针疗法或颅针疗法。本书详细介绍了头针的起源与发展、头部的经络与腧穴、头部的解剖结构、头针疗法的原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头针疗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和处方原则以及临床各科100余种疾病的头针治疗方法。本书便于针灸学习者初学入门参考。

目录

一、头针的起源与发展
二、头部的经络和腧穴
 (一)头部的经络
 (二)头部的腧穴
三、头部的解剖结构
 (一)头部体表标志与投影
 (二)颅底结构及通过的神经
 (三)过眶骨上缘及额部的神经
 (四)头颅部的软组织
 (五)头颅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六)脑的被膜、脑与脑血管
四、头针疗法的原理
 (一)中医局部和整体理论
 (二)经络理论
 (三)现代生物学原理及全息理论
 (四)神经系统理论
五、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一)制订方案的原则
 (二)标准治疗线的定位
六、头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一)进针法
 (二)行针手法
 (三)针刺感应
 (四)传统针法和多针刺法
 (五)留针与出针
 (六)针刺异常及注意事项
 (七)头穴电针
 (八)头穴艾灸
七、头针疗法的适应证和处方原则
 (一)头针疗法的适应证
 (二)头针疗法的处方原则
 (三)提高头针临床疗效的相应措施
八、内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一)支气管哮喘
 (二)冠心病
 (三)高血压病
 (四)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五)胃炎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
 (七)胃下垂
 (八)溃疡性结肠炎
 (九)膈肌痉挛
 (十)便秘
 (十一)糖尿病
 (十二)肥胖病
 (十--)甲状腺功能亢进
九、神经精神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一)急性脑血管病
 (二)假性球麻痹
 (三)脑动脉硬化症
 (四)三叉神经痛
 (五)面神经炎
 ……
十、外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一、骨伤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二、妇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三、儿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四、皮肤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五、眼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六、耳鼻喉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十七、口腔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展开全部

节选



    针灸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

历史。*近几十年来还传播到世界很多地方,特别是欧美等发

达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接受针灸治疗。今天,针

灸已经成为世界医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为什么古老的针灸医术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仔细探究,至

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疗效,尽管现代科学技

术日新月异,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在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和急

症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许多疾病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

段,如心因性病症、慢性退行性病症、功能失调性病症、各种疼痛及

过敏性病症等。针灸治病是经过千百年实践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尽

管有些治疗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其疗效却是肯定的,是可以重复

和验证的,并且见效十分迅速。临床上,疼痛、呕吐等症状在进针数

分钟甚至数秒钟后即减轻或消失者屡见不鲜。

    其次是安全性,疗效固然是一种疗法能否得到普及推广的

关键,而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化学合成药物在有针对

性地解除疾病症状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会对人体造

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有些普通感冒患者可能仅

仅因为服用几粒抗感冒药而出现大面积剥脱性皮炎、骨髓抑制、

休克。中药取自天然,一般认为十分安全。事实上,是药三分

毒,如果使用不当或滥用,即使草根、树皮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针灸属于外治疗法,它的治病理念与药物完全不同。在身体上

扎几根针,对人体造成一定创伤,看似有害,其实这些创伤十分

微小,很容易被机体修复。并且恰恰是由于这些微小的创伤激

活并加强了人体本身所固有的治病能力和调节机制,达到治疗

 的目的。针灸的安全性是举世公认的。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

研究院(NIH)举行针灸听证会,会后发表的报告认为“针灸疗法

的*大优势之一,就是在治疗同样病症时,针灸的不良反应发生

率要比药物和其他认可的医疗手段低很多”。

    除了疗效和安全性,针灸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简便易行,不

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有些操作适合用于慢性病人自我调理和

预防保健。对于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哮喘、过敏性

鼻炎、失眠、抑郁症等,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建议和指

导病人做一些简便的针灸治疗,如循经按摩、穴位贴敷、刮痧、拔

罐等,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增强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以取

得持久、稳定的疗效。

    为了满足初学针灸者和针灸爱好者的需求,由人民卫生出

版社策划、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组织专家编写了这套针灸

入门丛书。

    《经络入门》、《腧穴人门》和《特定穴与经外奇穴入门》介绍

针灸的基础知识,包括十四经脉的循行和病候、常用腧穴的定位

和主治应用。《针刺手法入门》、《火针等刺法人门》和《灸法、拔

罐与刮痧法入门》介绍毫针、灸法、拔罐、刮痧、火针、电针及放血

等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包括具体操作、适应证和注意

事项。《耳针法入门》、《头针法入门》和《足疗法入门》介绍近几

十年取得显著进展的耳针、头针和足疗等微针疗法,分别介绍各

种方法的穴区定位、刺激方法、适应病症等。《时间针法入门》介

绍择日按时取穴治病方法,包括纳甲法、纳子法、灵龟八法、飞腾

八法等时间针法的治病机制、选穴配穴方法及临床应用等。

    丛书各册既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参照,对各部分的基本知

识点都做了明晰的阐述,配以大量的图表,非常适合自学。

    编著者

    2007年7月9日


八、内科疾病的头针治疗

(一)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喉中哮鸣、呼吸困难甚则喘息

不得平卧为主证的过敏性病症。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带哮鸣音的

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的发病及反复发作,常为多种因素

的综合作用,如吸入花粉、尘螨、粉尘、辛辣气体,呼吸道感染,寄

生虫病,某些药物、食物,以及精神因素等。典型哮喘发作前,常

有咳嗽、胸闷、喷嚏等炎症症状,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喉间痰鸣。

患者被迫端坐呼吸、张口抬肩,甚则出现唇、指发绀等缺氧现象。

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或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如持续时间24小

时以上,一般处理不能缓解,为哮喘持续状态,须及时抢救。哮

喘在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

    本病属中医“哮证”、“喘证”、“痰饮”范畴。其主要原因为肺

。肾亏虚,痰饮内伏或寒饮伏肺所致。

【治疗】

    取穴:额中线额旁1线(双侧)为主。病程日久、身体虚

弱、动则气短者加顶中线,痰多者加额顶线(神庭至百会的连线)

中1/3或额旁2线(右侧)。

    操作:哮喘发作者额中线、额旁1线用上下对刺法,进针时

嘱患者屏息(憋气),行抽气手法,每一对针持续行针1分钟,行

针时嘱患者作胸式呼吸,并作抬肩动作。如动则气短取顶中线,

由后向前透刺,行进气手法半至1分钟,行针时嘱患者全身放

 松,腹式呼吸,意守丹田。额顶线中1/3段由前向后进针,额旁

2线(右)由上向下透刺,抽气法1分钟。留针2小时,其间行针

2~3次。

    疗程:哮喘持续发作者,每日治疗2次;一般发作者每日1

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二)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

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I临床表现:以胸闷气短,阵发性

胸骨后部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为主证。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

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本病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一般可分为五

型。①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

图改变。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②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

痛,为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心肌多无组织形态改变;

③心肌梗死:症状较重,为冠状动脉阻塞,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所引起,有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性疼痛、休克等症状;④缺血性心

肌病:长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肌逐渐纤维化,过去称为心肌纤

维化或心肌硬化,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或)心律失常;

⑤猝死: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多为心脏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或

起搏、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导致。

    本病属中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范畴。多由于心气

不足、心阳不振导致寒凝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不足,

肾气亏虚,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疗】

    取穴:额中线额旁1线(右)顶中线。

    操作:额中线、额旁1线、顶中线,皆用泻法,行针时手按心

前区做胸式呼吸运动。每次行针5~10分钟,留针2~4小时,

留针期间行针数次。

    疗程:症状重者每日1次,症状轻者隔日1次,10次为1

疗程。

(三)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

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头痛、头晕、乏

力等是较常见的一般症状。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40mmHg或舒

张压高于90mmHg,具有二者之一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

是临床常见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

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晚期病人常因心、脑、肾

等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损害,还可有相应的各种I}缶床表

现。继发于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高血压,其血压升高仅是一种症

状,所以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或称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是某些疾病的一部分表现,约占高血压病人的10%。根据高血

压起病的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临

床以缓进型为绝大多数,急进型仅占1%~5%。临床表现:

    (1)缓进型高血压病: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初期很少有

症状,往往体检时才被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有头

晕、头痛、耳鸣、眼花、健忘、心烦、心悸、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四

肢麻木等症状。晚期则可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

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2)急进型高血压病:其表现基本上与缓进型高血压相似,

但病情发展迅速,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脑、心、肾损

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尿毒症。并常有视力模糊和失

明,视网膜可发生出血、渗出物及视神经乳头水肿。

    本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多因阴阳失调、肝肾阴

虚、水亏火炽、肝郁血热所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