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

包邮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

1星价 ¥9.0 (3.6折)
2星价¥9.0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1130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3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811113068 ; 978-7-81111-306-8

内容简介

服装人体工程学是服装学科的前沿课题,它是人类(体)工效学分支学科,是结合专业的特性与人类工效学内容而构成的独立系统,目的在于将过去的“人适应衣服”改变为“衣服适应人”,从而实现人与服装、人与环境之间以及“形式美”与“功效性”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和谐与统一,使服装介质的各个指标与人体各种要求相适应,让服装的艺术成分与穿着效果达到*佳匹配
本书围绕“人-服装-环境”系统之间的界面关系,以设计师的角度去审视,内容力求通俗实用,使人体工程学中的理性资讯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得以运用,对服装专业研究人员、高校学生、市场营销者均有学习、参考价值。

目录

**章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导论
 **节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
 第二节 什么是服装人体工程学
 第三节 设计在服装人体工程学中的含义
 第四节 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五节 人一服装一环境系统界面关系
 第六节 服装人体工程学回顾与展望
 第七节 服装设计师对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体与服装功能及其特性
 **节 人体与服装基本功能系统
 第二节 人体对服装特性的要求
 第三节 服装保护人体的性能
第三章 人体观察与服装设计系统
 **节 服装作为与人体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
 第二节 服装设计中的人体构造观察
 第三节 人体各部位与服装设计界面
 第四节 服装三维形态与人体空间表现
第四章 服装作用与人体生理系统
 **节 人体与服装穿着量
 第二节 人体与服装微气候的生理效应
 第三节 人体与服装压力
 第四节 服装与皮肤卫生
第五章 服装人体工程与面料系统
 **节 人一服装界面中的面料内容
 第二节 人体体表与面料适合性
 第三节 人体要求的面料舒适性
 第四节 高新技术的面料与人体工程价值
 第五节 面料新型整理的人性化特征
第六章 服装与人的知觉及其心理系统
 **节 服装与人的知觉心理
 第二节 人对服装色彩配置的心理反映
 第三节 服装标志图形与心理因素
第七章 人—服装界面中的人体测量
 **节 人体形态与尺寸测量
 第二节 涉及服装生理属性有关的测定
 第三节 人体尺寸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有关人体与服装尺寸设定
第八章 服装作为人体防护的工程问题
 **节 防护服装的特殊性能与设计要求
 第二节 特殊防护服与人体保护内容
 第三节 头部防护与安全帽设计的工学内容
第九章 人一服装一环境系统中设计理念的提升
 **节 现代服装设计的六大理念
 第二节 六大理念与设计例证
附录
 人体关节活动度参考(与服装结构有关部分)
 男性成年人服装新号型标准(1998年6月实施)
 女性成年人服装新号型标准(1998年6月实施)
 中国成人若干身体项目静态测量值(1988年标准)
 中国各大区域成人男女身高、胸围、体重测量值(1988年标准) 
 中国成人男女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尺寸变化举例(1988年标准)
 服装形态、类别涉及的人体部位、主要工程内容
 服装类别涉及的人体部位、主要工程内容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导论:
  **节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卫生学等作为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问题的研究学科。欧洲通称“人类工效学”,日本称之为“人间工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体工程学*根本的工作与目的是认真详尽地分析人类的活动,研究对人提出的各种需求,各方面做到“以人为本”,以及任何外界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求设计上*大限度地发挥绩效。
  人体工程学研究对于设计学科的作用:
 1.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与体表特性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表面积、重心、运动、比重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与活动范围、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负荷压力、心理反映等等,为设计全面考虑“人的因素”提供科学的数据与分析,将这些数据运用渗透到设计中去。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强调“用”与“美”的高度统一,“物”与“人”的完美结合。
2.为设计中“产品或物件”的功能与效能提供科学依据。现代设计中如设计的“产品”不考虑人体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创意活动的失败。只有匹配地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绩效*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与心理肌理相协调的“产品”,才能完满的体现设计。
3.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反应与适应能力。分析形、色、光、声、热、材料、气候等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或实用的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人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处各种环境的舒适度与安全性限度,从保证人体健康、安全、舒适、高效出发,为设计理念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方法与准则。
人体工程学是为设计开拓新思路,提供科学合理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节能社会的理念与科学技术进步要求人们更加重视设计领域中对设计“方便”、“舒适”、“可靠”、“安全”、“价值”、“效率”、“卫生与环保”等的提升与刻意追求。……

作者简介

潘健华: 1955年生,江苏靖江市人,教授。1984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现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同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服装设计研究生。 1987年,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为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 主要著作有:《时装设计手册》、《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服装词典》。至今已发表有关服装文化和设计方面的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