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立杨读史
读者评分
3.7分

包邮伍立杨读史

1星价 ¥11.4 (5.2折)
2星价¥11.4 定价¥22.0
商品评论(7条)
775***(三星用户)

伍立杨读史

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2013-10-14 15:20:27
0 0
zix***(三星用户)

冲着伍立扬的大名买的

在我看来,书里有营养的文章不多。也可能是编选者的角度问题。

2013-08-08 13:19:5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203156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07-11-01
  • 条形码:9787212031565 ; 978-7-212-03156-5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卷,**卷大历史 小切片,内容包括山川与岁月的惊叹、天才的睿智与洞见、抗战时的汽车传奇、民国以来的离奇失踪案、特工太保等;第二卷述往事 思来者,内容包括由着性子来、遗风、与生俱来的艺术土壤、入骨的仰慕、传统文化思索等。

目录

1 总序
2 山川与岁月的惊叹
8 天才的睿智与洞见
17 杰斐逊,他那穿越时空的文字
25 抗战时的汽车传奇
29 民国以来的离奇失踪案
33 让大位、按手印及其它
38 惊险百出的柔性艳情
41 飞虎队建立:荣誉与艰辛
44 文化与自由的火种
59 抗战中死于非命的国民党将领
68 空战的一个侧面
70 南京保卫战的正面和侧面
75 特工太保
76 通电的杂文味
80 亡粟
81 民初国会的蜕变
84 无情的故事
86 华丽缘?华丽冤!
89 陈案难翻
92 极细微处见不堪
95 健笔凌云意纵横
99 站不住脚的短笺
106 从志士到巨奸,汪兆铭一生与暗杀结缘
114 烈士行
123 天地生财只此数
126 浮沤堂读史小札十六则
142 由着性子来
148 遗风
149 与生俱来的艺术土壤
152 我敬魏默深
155 为丑陋者陪葬:天国人物群像
160 《刑事警察》的深微苦心
168 两张照片
17n 秦皇面相及其他
176 如厕就读及其他
178 入骨的仰慕
180 知、智、欲、能的纠结和究诘
185 古人的现代性
188 古代妇人之高见
189 深邃隐约的智慧体察
191 国学有国学的种属
194 汉族史诗?别逗了
296 传统文化思索
204 文言、白话宜相安
208 可哂的天方夜谈
211 各地人物性情说略
215 贤、恶内外
248 善恶感喟及其他
221 美色与人的天性
224 时间深处的怀想
228 为人间吐气
231 有请
235 何必冒死以谏
237 书法妙喻之别笺
240 读书的总统
242 文化脱水的病灶
245 智慧牵引卓见
249 衰象依稀记牢愁
252 飞鸟相与还
255 山水闲话
257 清诗切片
260 妙喻殊堪享受
264 牧惠和阅微草堂
267 机智与浩然正气
269 想起了路□
271 文章无味甚于黄瓜
273 文风一瞥
275 闻芬芳寻旧径
278 《自然政治论》:自由的价值
285 “感士不遇”的联想
287 望星空
展开全部

节选

遗风

  古典文学专家木斋先生在《恍若隔世》一书中回忆其知青生涯,其时他的好友已推荐上大学。寒假把晤,归纳出生活准则多条,大到给书记买条烟,坚决不要读书,不要戴眼镜,不要学生腔。要和书记拍肩膀,要称兄道弟,要亲如一家,如是等等。当时,木斋先生读《史记》不辍,友人则认定他无可救药。
  似此则实为读书人与非读书人之区别,亦即士大夫文化气质 与市井文化恶俗心地之区别。同时亦是活法与死法、活人与死人的 区别。士大夫文化易造成误解,以为非高堂大户,钟鸣鼎食之家不 能称之,实则读书这一端即是其精髓;故旧时耕读人家子弟,但为 读书人,其气质即与士大夫接通。极左谬种自20世纪20年代在 中国肆虐以来,于中国旧式纯朴民风杀伤极巨,同时其底蕴对西式 民主自由气质更有先天抵触。文革中全民大受其患,知青以其位置 特殊,受害更深重。即在所谓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读书人也遭市 井恶棍极端仇视。倘不与之闹酒搓麻,或不与之把臂入林,称兄道 弟,自不免视为异类。以生活资源为彼辈掌控的缘故,读书人的种 种基本条件,亦将失去泰半。左家庄谬种表面上偃旗息鼓,而其卑 下阴暗之心理漫衍交侵,占据人心作恒久之潜伏,进而在多处形成 病灶,蚁穴民族精神大堤,阴谋葳蕤,思想雌伏,其后患之可怖,令 人不敢想象。
与生俱来的艺术土壤
  子产,就是郑国大夫公孙侨,他为相三年。全国治绩已很可观,善者安化,恶者禁服,可以说偃武修文,物阜民安,他干得很有一番样子。可是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公孙朝,好酒;二弟公孙穆,好色。大弟弟的公馆,常常聚酒干钟,还在大门百步之遥,已闻到酒香扑鼻。他自己荒放于酒池,镇日烂醉若稀泥,“虽水火兵交于前,弗知也。”喝酒如此,身体还很舒服,看来古代酿酒,真有妙术,不像今世,假劣充斥,喝了劣酒,谨防失明丧身。他的小弟弟的别墅呢,则宛转牵连,房屋八十余间,冬暖夏凉,“皆择稚齿姣娥者,以盈之,方其耽于色也,摈亲昵,绝交游,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似乎古代汉族老大哥身体强健,不像近代成了什么东亚病夫。
  有这样两个弟弟,子产甚是头疼。就找他的朋友邓析先生商量,觉得应从性命的重要性、礼仪的崇高性方面来规劝之。就瞅了一空闲时间,前往谈心。谈了半天,大弟说,你说的这些,我早就晓得了,然而“尊礼仪以夸人,矫性情以招名”,那还不如死了好。你所说的荣禄啦,名声啦,都属于“治外”,但是这个治外呢,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其法可暂行于一个国家,但不关乎人心。而我是治内,治内则物未乱而性情舒展,合平人心,当然也是可以推于天下了。还是收起你的说辞,检讨一下你自己吧。
  子产茫然无以应对,回头又去找邓析,邓析这下口吻全变了,他说,你大弟就是一个难得的厚朴真人啊。住在你身边,你还不晓得,你不酸智者啊。
  公孙朝虽然言辞放逸,抗矫情,去拘束,顺乎人性,即人的天性。子产呢,这人迂阔,但毕竟不是千余年后的道学家,尚未发生存天理灭人欲的诛心之论。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他要茫然无以应答了。这段兄弟人生观讨论,出自古书《列子》。《列子》各篇旨意颇相背离,有的倡导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有的又怪诞恢诡,唯贵放逸。然而矛盾正是智慧的代价,各有所明,亦就各有可观。子产推重刑法吏治,乃是积极用世的一种;公孙朝呢,看透了人生的偶然性——那种非人类所能宰制的力量,所以在无可奈何之余,抱守放逸一途,因为他不相信人定胜天,就是得尽当生之乐,也不免为苍黝骷髅。“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不逆万物所好,则不犯人,不犯人,则不作恶,看穿生死,人生如寄,那就娱身适意,*后与“道”还是殊途同归,只是如此很难兼济天下而已。实在说,古往今来的枭雄豪杰,无不以兼济天下为号召,*后不落到生灵涂炭的,都很少啊!
  以上是子产昆弟结合生死这个大题目,论酒色之必须。当代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几部代表作与之词旨相近,是所谓同心之苦语。他说,“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其《玩笑》、《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朽》诸长篇中,政治与性爱的比重加强。意在说明政治是外在,导人入漩涡;而性爱发自本身,“肉体有永不会错的直觉”。政治使人成为非人;性爱使人找到自我。由此出发,他的作品上升到探讨存在与虚无,和子产兄弟由酒色而牵涉到生死议题机杼同一,洞明人生的矛盾和弱点。
  这种人性的弱点和矛盾由社会、人性、人类的生理、心理共同决定。推拉摇曳,并由此升华或变相为缤纷的艺术样式及情绪哲学。同时它更是人生的躲避和心理缺憾的补充。《子夜》中吴荪甫公司倒闭,穷途末路中,他突然“发现”了保姆雪藕的手臂,一把扳住,灭了灯。此即信陵君所谓“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春”。陈廷焯于朱 者所乐见的。故纸堆包含的内容太多了!但*重要的是历史教训。好在加盟本丛书的朋友,都是身具历史忧患意识者,在他们的笔下,能读出历史的悲怆、苍凉,故我以《故纸风雪》名之。我们正处在历史转型期。读一读这些读史随笔,对于我们认清过去,走向未来,应当是有益的。
王春瑜

2007年5月23日于牛屋

作者简介

    伍立杨,一九六四年生。一九八五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目报社记者,主任编辑。现供职于海南日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文汇报全国随笔大赛一等奖**名及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多项。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吏论、随笔等著述近二十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