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2740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802274006 ; 978-7-80227-400-6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之一的《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分册,书中主要讲述中国古建筑定额原理,各种定额的有关规定,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预算的编写方法。内容涉及古建筑的木作、瓦作、石作、油漆彩画作及脚手架等,并结合定额对相关的定额名词(主要构件做法等) 作精要的说明和讲述。 本书是古建工程管理、设计、施工人员使用的一本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古建筑定额原理,各种定额的有关规定,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预算的编写方法。内容涉及古建筑的木作、瓦作、石作、油漆彩画作及脚手架等,并结合定额对相关的定额名词(主要构件做法等)作精要的说明和讲述。本书是古建工程管理、设计、施工人员使用的一本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古建筑工程项目的组成与分解 1.1 建设项目的分解 1.1.1 建设项目 1.1.2 单项工程 1.1.3 单位工程 1.1.4 分部工程 1.1.5 分项工程 1.2 建设项目的费用组成 1.2.1 建筑工程费 1.2.2 设备安装工程费 1.2.3 设备、工具、器具、生产家具购置费 1.2.4 工程建设其他费 1.2.5 基本建设概算文件的编制程序第2章 建设工程概、预算概述第3章 建筑工程定额概述第4章 北京市房屋修缮工程定额第5章 预算定额基价第6章 单位工程造价的组成第7章 石作工程第8章 砌筑工程第9章 地面工程第10章 屋面工程第11章 抹灰工程第12章 木构架及木基层第13章 斗拱第14章 木装修第15章 场外运输第16章 油漆彩画第17章 平房全房拆除工程第18章 基础工程第19章 渣土运输附录 中国古建筑工程预算实例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br />     中国古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结构体系、精湛的工艺技术、优美的造型和深厚
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
    这一以木结构为主的结构体系适应性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有适应的能力。其主要
的特点是:
    一、因地制宜,取材方便,形式多样。比如屋顶瓦的材料,就有烧制的青灰瓦、琉璃
瓦,也有自然的片石瓦、茅草屋面、泥土瓦当屋面。俗话“一把泥巴一片瓦”就是“泥瓦
匠”的形象描述。又如墙体的材料,也有土墙、石墙、砖墙、板壁墙、编竹夹泥墙等。这
些材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建筑物上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加以使用。
    二、施工速度快,维护起来也方便。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古代工匠们创造了材、分、
斗口等标准化的模式,制作加工方便,较之以砖石为主的欧洲建筑体系动辄数十年上百年才
能完成一座大型建筑要快很多,维修保护也便利得多。
    三、木结构体系*大的特点就是抗震性能强。俗话说“墙倒屋不塌”,木构架本身是一
弹性结构,吸收震能强,许多木构古建筑因此历经多次强烈地震而保存下来。
    这一结构体系的特色还很多,如室内空间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变化,屋顶排水通畅等。
    正是由于中国古建筑的突出特色和重大价值,它不仅在我国遗产中占了重要位置,在世
界遗产中也占了重要地位。在目前国务院已公布的两千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
筑(包括宫殿、坛庙、陵墓、寺观、石窟寺、园林、城垣、村镇、民居等)占了三分之二
以上。现已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33处文化与自然遗产中,有长城、故宫、承德避暑山
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
天坛、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清东西陵、明孝陵、显陵、沈阳福
陵、昭陵、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等,就连以纯自然遗产列入名录的四川黄龙、九寨沟也都
有古建筑,古建筑占了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五分之四以上。由此可见古建筑在我国历史文
化和自然遗产中之重要性。
    然而,由于政治风云,改朝换代,战火硝烟和自然的侵袭破坏,许多重要的古建筑已经
不存在,因此对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和合理利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保护维修是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不维修好不仅难以保存,也不好利用。保护
维修除了要遵循法律法规、理论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践与操作,这其中的关键又在于工
艺技术实际操作的人才。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文轻工”、“重士轻匠”的陋习,在历史上
一些身怀高超技艺的工匠技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因此古建筑保护维修的专门技艺人
才极为缺乏。为此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朱启钤社长就曾为之努力,收集资料编辑了《哲
匠录》一书,把凡在工艺上有一技之长,传一艺、显一技、立一言者,不论其为圣为凡,
 不论其为王侯将相或梓匠轮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他们立碑树传,都尊称为“哲
匠”。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编著《清式营造则例》的时候也曾拜老工匠为师,向他
们请教,力图尊重和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艺人才。这在今天来说,我觉得依然十分重要。
    今天正处在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大发展,文化建设繁荣兴旺的大好形势之下,古建
筑的保护与利用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保护维修的任务十分艰巨,其中至关重要的仍然还是专
业技艺人才的缺乏或称之为断代。为了适应大好形势的需要,为保护维修、合理利用我国丰
富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古建筑工艺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一些专 
家学者、有识之士,特邀约了古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同仁,特别是从事实际操作设计施工的
能工技师“哲匠”们共同编写了《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即将陆续出版,闻之不胜之
喜。我相信此丛书的出版必将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传承弘扬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
到积极的作用。   
    编者知我从小学艺,60多年来一直从事古建筑的学习与保护维修和调查研究工作,对
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尤为尊重和热爱,特嘱我为序。于是写了一点短语冗言,请教方家高
明,并借以作为对此丛书出版之祝贺。至于丛书中丰富的内容和古建筑营造技术经验、心
得、总结等,还请读者自己去阅览、参考和评说,在此不作赘述。
     前    言
    我过去的工作单位——北京房地产职工大学,早在1985年就创办了中国古建筑工程专
业,培养了数百名古建筑专业人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各地古建筑研
究、设计、施工、管理单位的骨干力量。我在担任学校建筑系主任期间,一直负责这个专业
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工作。在教材建设方面,我校许多老专家及同行好友都不遗余力地写
了几本很有分量的书。如马炳坚先生编写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刘大可先生编写
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边精一先生编写的《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不但成为我校的
传统教材,而且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赞扬,成为业内人士案头**的
工具书。根据专业需要,我很早就想编写一本关于古建筑定额与预算的教材,但是长期忙于
教学工作,此项工作始终未能提到议事日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及保护古建筑的大背景的需
要,加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马学春编辑再次约我编写《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为了实
现早年的心愿,终于下决心,开始写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拙作终于脱稿,我也由此如释
重负。不但如此,参与我校教学工作的各位专家在各门课程上,都积累了很有分量的讲稿,
他们也正在对这些讲稿进行整理,准备出版,我想不久的将来,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古建筑
专业系列教材,将公诸于世。
    我年轻的时候,大约在1962—1965年期间,算来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在房修公
司工作,做预算员兼工长。当时北京市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只由房修公司一家承担,正巧那
时我参与了一些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如北京南城的法源寺大修工程;报国寺大修加固工程;
长椿寺修缮工程,还有许多四合院的修缮工程。那时候每到冬天,我们就对各处古建筑和四
合院逐房进行检查、鉴定。我们把这项工作叫作房屋安全普查,查出的问题逐院逐间地进行
记录,再根据查出的问题做修缮预算。每年开春后,开始进行古建筑修缮施工,那时在我们
这些青年学生出身的技术人员中,流行着一个口号,叫作“又红又专”“走与工农相结合的
道路”,我当时就理解为与工人同吃苦,同劳动,虚心向工人学习,因此我与工人师傅的关
系非常好,我还买了木工工具,一有空就在工地上和他们一起劳动,学习一些劳动技能,比
如我学会了砌砖,我还能抹灰,也会使用木工工具。当然这些都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除了
,向工人学习,成为工人的朋友外,我也是工人的“对立面”,那就是每到月底就要进行工程
结算,对每个班组的工程任务书完成情况进行丈量,并且计发超额奖。这是一个很严谨的工
作,必须按照定额严肃地进行,所以那时我下了很大力量学习定额、理解定额,好多常用的
定额项目都能背下来,以便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体会到编制工程预算工作,必须
准确地掌握定额,要以专业的古建筑构造知识、古建筑施工知识等为基础,要在深入施工现
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做好工作。
    近些年来,我的教学工作量比较大,除了教学管理工作外,我还承担一些预算的教学工
作。为了方便教学,我曾编写了《建筑与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装饰工程定额与预算》
 两本教学参考书,印数均在万册以上。此次我写这本《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实在是非
常仓促。由于时间紧,写得就比较粗糙,也只好这样了。写预算书就必须依托一种现行的古
建筑定额,北京是古建筑集中的地方,也是古建筑市场*活跃的地方,以北京市的古建筑定
额为依托,这本书就比较好写了,这次正好北京市建委颁发了《北京市房屋修缮工程预算
定额》(2005年),以此为契机,草成了这本不成熟的书。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初学古建筑预
算的人员看的,在从事古建筑预算的同行中,这可就是一个丑媳妇了。
    本书的主编为刘全义,万彩林同志编写了书中各章的例题,全书的编排、校核、绘图工 
作全部由汪嘉男、易莹、孙岩、张苗、刘钊等同志完成;附录“古建筑工程预算实例”由
孙岩、张苗、汪嘉男编制,并请赵芳女士复核。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当之处一定很多,诚望各位专家、同行及各位朋友多多指教,本
人不胜感激。
    刘全义
    2008年2月于北京

第8章砌筑工程
    8.1  定额规定
    本章包括砌体拆除,砌体整修,城砖、停泥砖、方砖、石砌筑,琉璃砌筑,共4节393
个子目
8.1.1  工作内容
    本章包括准备工具、材料运输、灰浆调制等。
    1.砌体拆除包括必要的支顶、拆除已损坏的砌体、回收有重新利用价值的旧砖及现场
安全监护,并将其运至指定地点分类码放整齐。
    2.刷浆打点包括清扫墙面、补抹灰缝、刷浆描缝。
    3.旧墙面墁干活包括清扫墙面、磨光、擦净。
    4.砌体整修包括必要的支顶、清理基层、砖料加工砍制;剔补补换包括对旧砖的剔除
清底,重新样活添配。拆砌包括对破旧砌体的拆除,挑选整理拆下的旧砖件,添配部分新材
料,重新砌筑打点。
    5.砌筑包括挑选砖料,铺灰摆砌,其中城砖、停泥砖、方砖砌筑的墙体、檐子、博缝、
砖碳、窗套等均包括了砖件加工、摆砌、灌浆、打点成活等。花瓦墙帽摆砌包括选瓦、套
瓦;丝缝墙还包括了勾缝或描缝。琉璃砌筑包括敲打琉璃珠、样活、摆砌、勾缝、擦缝、打
点;琉璃斗拱摆砌包括自平板枋起至挑檐桁下皮全部构件。各种砖璇均包括支搭礅胎。
8.1.2  统一性规定及说明
    1.砌体整修中剔补补换子目,综合了不同作法及部位,以单独剔补补换1m。以内为准,
如遇剔补补换几块相连接的砖面积之和超过1m。时,应执行拆除和新作定额。拆砌项目已
综合考虑了利用旧砖、添配新砖的因素,执行中不论添配多少新砖,定额不作调整。博缝拆
砌包括了博缝头及脊中分件的拆砌,方砖梢子拆砌包括圈挑檐及点砌腮帮部分。
,  2.本章定额所列子目综合了弧形墙、拱形墙及云墙的砌筑,如遇上述情况定额不作调整。
    3.细砖、琉璃砖墙面、砖檐拆砌及新砌均不包括里皮的衬砌,其里皮砖衬砌应执行相
应的“砌糙砖墙”定额子目。干摆、丝缝、淌白等砌筑墙面已综合考虑了所需八字、转头、
透风砖的砍制。定额中梢子、挂落、戗檐、博缝头、方砖心等均以不带雕饰为准,如遇带雕
饰的应另行计算。
    4.如遇山花、象眼、花坛等零星砌筑,执行相应定额乘以系数1.30。
    5.拆除、拆砌、摆砌花瓦心均以一进瓦(单面作法)为准,若为两进瓦定额乘以系数
2。墙帽花瓦心与墙身花瓦心执行同一定额。
     6.空花墙以一砖厚为准,定额已综合考虑转角处的工料。
    7.梢子均包括荷叶墩、炉口、枭、混、戗檐、盘头及点砌腮帮,其中于摆梢子还包括
摆砌后续尾。
    8.方砖博缝包括二层托山混合脊中分件,不包括博缝头;琉璃博缝包括博缝头、脊中
分件,不包括托山混。
    9.须弥座包括圭脚、上下枋(盖板)、半混、串珠混、炉口、枭、束腰。
    10.鸡嗉檐、冰盘檐组合方式如下:    .
    (1)鸡嗉檐:直檐、半混、盖板。
    (2)四层冰盘檐:直檐、半混、枭、盖板。
    (3)五层素冰盘檐:直檐、半混、炉口、枭、盖板。
    (4)五层带连珠混冰盘檐:直檐、连珠混、半混、枭、盖板。
    (5)五层带砖椽冰盘檐:直檐、半混、枭、砖椽、盖板。
    (6)六层无砖椽冰盘檐:直檐、连珠混、半混、炉口、枭、盖板。
    (7)六层带连珠混砖椽冰盘檐:直檐、连珠混、半混、枭、砖椽、盖板。
    (8)六层带方、圆砖椽冰盘檐:直檐、半混、枭、圆椽、方椽、盖板。
    (9)七层带连珠混砖椽冰盘檐:直檐、连珠混、半混、炉口、枭、砖椽、盖板。
    (10)七层带方、混砖椽冰盘檐:直檐、连珠混、半混、枭、圆椽、方椽、盖板。
    (11)八层冰盘檐:直檐、连珠混、半混、炉口、枭、圆椽、方椽、盖板。
    11.本章定额除博缝摆砌以外,均不包括各种檐子在内,发生时执行相应檐子定额,各
种墙帽均以双面作法为准,包括砌胎子砖,若为单面作法定额乘以系数0.65,瓦墙帽按定
额第四章屋面工程相应定额及有关规定执行。
    12.琉璃挑檐桁及琉璃斗拱附件中的“机枋”已综合了搭角部分,如遇搭角机枋及搭角
挑檐桁,定额不作调整。
8.1.3  工程量计算规则
    1.干摆、丝缝、淌白、方砖心、琉璃面砖、琉璃花墙等砌筑及旧墙面刷浆打点,墁干
活有图示按图示垂直投影面积、无图示按实做展开面积计算。冰盘檐刷浆打点,墁干活按垂
直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墙面应扣除0.5m。以外门窗洞口、砖檐、梢子及石构件所占面积.,门
窗洞口侧壁亦不增加,不扣除柱门所占面积。花瓦心、空花墙不扣除孑L洞所占面积。下碱、
山尖、墀头作法不同时应分别计算。
  2.墙面剔补砖,砖件、饰件补换均按所补换砖件的块数计算。
  3.带刀缝墙、糙砖墙、虎皮石墙、方整石墙砌筑等均按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扣除门
窗、过人洞、嵌入墙内的柱梁枋及细墙面所占体积,不扣除伸人墙内的梁头,桁檩头所占体积。
  4.砖、石墙面勾抹灰缝按相应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梢子及石构件
所占面积,门窗洞口侧壁亦不增加。
  5.门窗礅细砌按璇脸垂直投影面积计算,糙砌门窗璇、车棚徽按体积计算。  、
  6.什锦窗套,、什锦门贴脸以单面为准按份计算,双面工料乘以2,内侧壁贴砌按长度计算。
  7.干摆博缝、散装博缝摆砌包括二层檐均以博缝上皮长度为准按米计算,其中:干摆
博缝不扣除博缝头所占长度,博缝头按块单独计算;而散装博缝则应扣除博缝头所占长度。
琉璃博缝摆砌包括博缝头,但不包括其下的托山混,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琉璃托山混按长
度以米为单位计算。
    8.方砖挂落按外皮长以米为单位计算;琉璃挂落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9.须弥座按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10.各种檐子均以盖板外皮长度为准以米为单位计算。墙帽按其中线长度计算。
    11.梢子摆砌按不同尺寸、规格按份计算。
    12.影壁及看面墙的枋子、箍头枋、上下槛、立八字、线枋子、琉璃方角柱、琉璃圆角
柱、线砖均以中线长度计算。
    13影壁及看面墙的马蹄磉、三岔头、耳子、廊心墙的小脊子、穿插档不分规格按份计算。
    14.琉璃方、圆马蹄磉、垂头、霸王拳、耳子、宝瓶按份计算。
    15.琉璃斗拱及琉璃斗拱附件分不同高度按攒计算。
    16.挑檐桁分径按长度计算,搭角部分长度不扣除。
    17.正身椽飞及翼角椽飞以起翘处为分界,其中:正身椽飞按正身椽望所处檐头长度计
算。翼角椽飞自起翘处起到角梁端头中心长度计算。
    18.琉璃角梁及枕头木不分规格均按根或块计算。
    8.2定额规定的说明
8.2.1  概况
    1.本章共4节393个子目,根据古建筑传统的分项工程划分方法,将砌体划分为墙身、
梢子、砖璇、博缝、挂落、须弥座、砖檐、墙帽等分部分项工程,然后按不同的砖种、不
同的工艺作法及修缮方式划分项目。其中,旧墙面打点刷浆、墁干活、剔补砖件、补换饰件
等整修项目,适用于砌体整体较为完好的情况,若砌体局部已出现险情,但其砖件大部分还
可以重新利用,只需更换部分砖件时,执行拆砌项目,砌体损坏严重,砖件需全部更换时,
执行拆除和砌筑项目。
    2.考虑到古建筑的某些砌体外皮用加工的细砖砌筑的种种变化及里皮、外皮所用砖种
类的不同有多种组合变化,定额中将垒砌细砖墙面及各种砖饰分离出来组成相对独立的子
目,以适应实际工程中砌体的各种组合变化。墙体外皮的干摆、丝缝等细砖墙面均以一皮砖
为准,考虑到施工图纸上一般不标注排砖方式,事先确定的排砖方式在施工中也经常变动,
且有丁头砖为半块砖的假三顺一丁、假一顺一丁作法的,定额中将十字缝、三顺一丁、一顺
一丁三种排砖方法综合在一起划分项目。
    3.一般情况下同一构造部位的项目划分、工程量计量单位和计量规则应相同(通用同
一原则),但个别构造部位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考虑到方砖博缝的宽度有
定值,按长度计算工程量*科学,因而将其下二层檐的工料消耗与之合并在一起划分项目,
并以博缝头所占长度重复计量多出的工料,折抵脊中分件所需增加的工料;琉璃博缝由于生
产厂家是将博缝板、博缝头综合在一起按面积计价供应,其宽度无定值,因而定额中将琉璃
博缝与其下的托山混分开划分项目,分别计算工程量。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