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11634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802116344 ; 978-7-80211-634-4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冷战被全球化浪潮终结、过渡时期:分散化趋势与集中化趋势的较量、美国霸权与世界乱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全球化与俄罗斯的兴衰、全球化浪潮与近代日本的荣辱沉浮、欧盟与经互会:两个区域一体化的经验与教训、全球化视角下的伊朝核危机、中东问题与现代恐怖主义。

目录

导言 全球化与全球化时代
一、什么是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实质与动力
三、全球化时代的特点
四、全球化对全球政治的影响
**章 冷战被全球化浪潮终结
一、从全球化角度看冷战
二、冷战在全球化浪潮中终结
第二章 过渡时期:分散化趋势与集中化趋势的较量
一、全局稳定和局部动荡
二、分散化与集中化的较量
第三章 美国霸权与世界乱局
一、美国霸权的基础
二、美国大获成功的五大因素
三、美国霸权与当今世界乱局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
一、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二、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附录: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
一、从“戒严”到“解严”:国民党统治的38年
二、李登辉出卖国民党
三、民主、进步与台独合流: 吊诡的台湾政治
第五章 全球化与俄罗斯的兴衰
一、从俄罗斯到苏联
二、新俄罗斯的道路
第六章 全球化浪潮与近代日本的荣辱沉浮
一、19世纪后半期,当全球化浪潮在日本拍岸之时,日本也曾像其他东方国家那样警惕、反感和迷茫,但是日本迅速调转船头,紧随西方列强的脚步,成为其中的一员
二、仰仗美国的扶植,追随美国的脚步,日本在战后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再次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再次被老师打倒在地
三、关于日本的几点思考
第七章 欧盟与经互会:两个区域一体化的经验与教训
一、法德和解的背后
二、一步一个台阶:欧洲联合外延扩大、内涵加深
三、六次危机:进一步、退半步的联合进程
四、伟大的妥协
五、欧洲联合的动力
六、欧洲联合的制动闸
七、东欧的一体化为什么没有成功?
第八章 全球化视角下的伊朝核危机
第九章 中东问题与现代恐怖主义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冷战被全球化浪潮终结
一、从全球化角度看冷战
(二)为什么战后东西方对立呈现冷战状态,而不是热战状态?
首先,因为时代不同了,时代的主题、时代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新一轮的全球化将人类带到了核武器时代。原子弹和氢弹的出现,使对立的双方均无法承受“热战”的成本。1945年8月美国投到日本的两颗原子弹瞬间毁灭了数十万生命,同时将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夷为平地,这样的后果深深震撼了人类的良知,促使人们对战争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为什么仅仅数十年的时间,人类竟有两次大规模的自相残杀?人类怎样才能阻止新的悲剧重演?核武器时代的世界大战将是一场核大战,人类和人类的家园将在核战争中一起毁灭。面对共同的生死存亡,全人类无疑应该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二战后和平成为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反战成为国际社会的潮流。面对这样的公众愿望和历史潮流,任何一方的政治家都不能无视之。
  第二,从经济层面看,二战后,被战争中断了的全球化蓄势待发,美国充当了新一轮全球化的组织者。在当时,也只有美国有能力充当这一角色。战争几乎耗尽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财富,作为二战主战场,欧亚大陆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而美国本土不仅没被战火毁坏,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充当盟国的兵工厂和物资供应商,其生产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提高了。二战凯歌行进之际,美国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均高踞世界经济顶峰,其外汇储备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70%。空前膨胀的经济力急欲跃出国界,经济全球化切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尽管罗斯福总统当时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词汇,他的政策无疑在为战后新一轮的全球化铺路。1944年7月,规划战后经济秩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包括苏联在内的44国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据此,1945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美元与黄金挂钩,充当了国际货币。不久,与会国缔结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市场在此基础上恢复运行。1947年,为使自由贸易的链条能顺畅启动,美国实施了旨在帮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美国政治精英的远见卓识和魄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展现无余。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援助计划,四年间美国拨款131.5亿美元用于恢复欧洲经济。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