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乾坤衍

- ISBN:978780678787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08-03-01
- 条形码:9787806787878 ; 978-7-80678-787-8
本书特色
余患神经衰弱,盖历五十余年,平生常在疾苦中,而未尝一日废学停思。
余之思想,变迁颇繁,惟于儒佛二家学术,各详其体系,用力尤深。本书写
于危病之中,而心地坦然,神思弗乱,此为余之衰年定论。
——熊十力
节选
读熊十力札记
王元化
小 引
十力丛书单行本即将陆续出版,嘱我写序,我因年老体衰,只得请
明心助我将过去写的有关文字辑录在一起,以介绍我对先生学术思想
的粗浅理解。我虽有三年光景向先生问学求教,但还不能算是先生的
及门弟子,如今先生的高足都已谢世,故这项工作只得由我来做了。
一九六二年秋,我持韦卓民先生介绍信,往淮海中路二。六八号
拜见十力先生。去前,卓民先生嘱告:“近年来,十力先生谢客来访,他
脾气古怪,不知见不见你。”当我走上公寓西侧一座黄色小楼,在十力
先生门上看到贴着一张信笺,纸已褪色,字墨尚浓。大意说,本人年老
体衰,请勿来访。其中说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十分具体,记得有面赤、气
亏、虚火上延之类的话。
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敲了几下门,开门的是一位六十上下的
人。这就是当时正为他誊写《乾坤衍》的封先生。他把我延至客厅,即
持介绍信人里间。等候了二三分钟,十力先生从隔壁走来。他的身材
瘦弱,精神矍铄,双目奕奕有神,留有胡须,已全白,未蓄发,平顶头,穿
的是老式裤褂。我表示了仰慕之意,他询问我在何处工作,读什么书
等等。这天他的心情很好。他的态度柔和,言谈也极儒雅,声调甚至
近于细弱。当时我几乎与人断绝往来,我的处境使我变得很孤独。我
觉得他具有理解别人的力量,他的眼光似乎默默地含有对被侮辱被损
害者的同情,这使我一见到他就从自己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亲和力。
这种感觉似乎来得突兀,但我相信它。在我们往来的近三年内,我从
未谈过自己的遭遇,他也从未询问过。直到他去世十多年后,我才从
他的哲嗣世菩夫妇那里得悉,十力先生对我的坎坷经历和当时的处境
十分清楚,并且曾为之唏嘘。
摘自一九九一年所写《熊十力二三事》
我是从我个人接触来谈自己的感受,我并不想以此推翻别人的
说法,如说十力先生性格怪僻,脾气不好等等。平心生前就向我提到
一些事,我想他说的是事实。十力先生自己也向我讲过,他在四川复
性书院讲学时和马一浮发生的一次争吵,尽管他们是相契的朋友,马
一浮还曾以蠲叟别号为他所撰的《佛家名相通释》签署,为《新唯识
论》写序。十力先生师友弟子多称他性格狂放,意气自雄,认为他具
有一种慑服人的气概。他在自己著作上署名“黄冈熊十力造”,颇引
起一些议论,因为在印度只有被尊为菩萨的人才可以用这说法,据传
他也曾经自称“熊十力菩萨”。他在论学时往往意气风发,情不自禁。
有一次他与张东荪论学,谈得兴起,一掌拍在张的肩上,张逡巡后退。
诸如此类传说,不一而足,使他在人心目中成为一个放达不羁的古怪
人物。但他也有亲切柔和、平易近人的一面,大概由于太平凡罢,很
少为人述及。我以为不揭示这方面,就难以显示他的完整人格。
我经十力先生允诺后,几乎每周走访一次。他身上有些神秘的东
西。他在著作中曾记述,民国六年,他自武昌赴荆襄,参与守军独立。
事败,辗转军中,七年入粤。一日午睡,忽梦他的五弟继刚陈尸在床,
他不禁抚遗体痛哭,醒而泪痕犹湿。后离军返乡,始知五弟确已去世。
他认为梦是预兆休咎的,不能尽以变态心理去说明。我探访他不久,
有一次,他很认真地给我看相,可能他把这当作识人的一种方法。我
觉得他的神秘主义是和儒家思想有距离的。
我曾向他请教佛学,这时他已由佛人儒。在他起居室内,有三幅
大字书写的君师帖。一居中,从墙头直贴到天花板上,上书孔子之位。
一在右,从墙头往下贴,上书阳明先生。一在左,也从墙头往下贴,上
书船山先生。他听我要学佛学后说:“你学佛学做什么?现在没有人
学这个了。”据我当时理解,他并不是非薄佛学,而是对我这种学不干
时的态度有所感慨。但他是随和的,同意我向他请教,并约定用通信
方式笔谈。
摘自一九九一年所写《熊十力二三事》
十力先生在六十年代初,自称晚年已由佛入儒,对于阳明、船山二
王之学,*为服膺。那时他的身体已很虚弱,他在写给我的一首诗中
曾说到自己“衰来停著述,只此不无憾”。其实当时他并未停止写作。
我每次去看他,都在他的书桌上见到一叠叠经过大量涂抹删改的稿
纸。这就是后来由中国科学院影印出版的《乾坤衍》。我认识他以前,
还在新华书店科技门市部见到正在发售的他的另一部著作《原儒》。
这两部书都是研究儒学的。他的佛学著作是早年写的,解放后似乎并
未重印过。依我的浅见,他可以算得上是“五四”后老一代佛学专家中
屈指可数的几位代表人物之一。他和汤用彤先生交谊颇厚,两人都以
佛学名家。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曾引十力先生就鸠摩罗什
赠慧远偈所作的诠释。我不知道此文见于十力先生何书,曾请问过
他。据他说,这段文字不是引自他的著作,而是应汤先生所请托,为汤
先生所写的。从这件事来看,可见汤先生对他的佛学造诣是很器
重的。
摘自一九七九年所写《记熊十力》
四
十力先生曾惠赠我战前由北大出版的《佛家名相通释》上下二册。
书已陈旧,上面还有他用朱笔写的“仲光读本”四字。书中有两处眉
批,大概是他准备增订的地方。现抄录如下:
上卷六十四页反面“无为法”,引《大智度论》,上有墨批:“无为相
者,无相之相,此实在无形无象,虽现为有为,而不可谓无为之相,即是
有为。比如水成冰,冰相坚固,不可说水相即是冰。”
上卷七十六页“四谛”条,释“集谛”义原注“三界”一段文字,末句
“一切烦恼及业,能为感苦之因,故说名集”。以朱笔加重点线,并于上
端朱批:“感括一切苦果。”
书中另有一笺,墨笔书写,大概是作为以后改订之用:
第八行,至第九行。“法相是无着学,唯识是世亲学”二句,今
改云:法相广博,盖自无着开基。(法相学,广分别一切法。平列
而谈’无着是其开宗大哲也.其根本大典日《瑜伽师地论》,亦称
《大论》。)唯识谨严,独幸世亲克荷。(世亲初治小乘学,后承其兄
无着之教,舍小入大,著《百法》,成《唯》等论,以一切法摄归唯识。
法相之学,至是而系统谨严,是克担荷无着之业也。宜黄欧阳大
师’以法相、唯识分为二宗,余未敢从,说见《新唯识论》附录。)
摘自一九九一年所写《熊十力二三事》
五
读了《佛家名相通释》,使我深受教益。诚如先生在志其缘起的序
中所云:“疏释名相,提挈纲领,使玄关有钥,而智炬增明。”我对先生近
于魏晋风骨、清新洒脱、机应自然的文字风格尤为服膺,书中警句至今
尚可背诵。我曾向十力先生谈到自己的读后心得,认为书中所揭示的
分析与综会,踏实与凌空,四者兼顾而不可偏废,诚为读书要诠.我向
他背诵了书中的话:“吾常求此于人,杳然无遇,慨此甘露,知饮者希,
孤怀寥寂’谁与为论。”十力先生听我说着,不禁颔首微笑,表示了他的
高兴.十力先生曾向我讲述他治佛学的艰苦,面对浩如烟海的内典,
茫然无所措手足.曾有一个时期,他埋头在明人的疏记中,废寝忘食,
而所获甚微。他说这些话无非鼓励我勤奋好学,但我由于怠惰荒疏,
终未入门,深感愧疚。
摘自一九九一年所写《熊十力二三事》
第二分 广 义
古术数之《易》,说乾是阳气、坤是阴气。余在**分中,已破其迷
矣.孔子之《周易经》云何为乾、云何为坤?自西汉以来二千余年间,
以治《易》称名家者,盖难以数计,而皆不能于伪经中,发见其保留有原
经之本义。伪经,指伪五经中之《周易经》,已说见**分。原经,指孔子之《周易
经》。此真怪事。乾是甚么?坤是甚么?此一大问题如不得解决,则孔
子《周易》之真象,毕竟不可搜寻.其实,孔子内圣学之纲要,特详于
《大易>>之<<乾》《坤》二卦。纲者,众理所依之以得会通而不纷乱也。如网有纲,则
千百孔目依以成立,秩然有序,不纷不乱也。 目者,网之组织分为无数的孔,所谓千头
万绪皆依于一大纲,而互相贯穿遂成全网。即此千头万绪的孔,对纲而言则名之为目。
(目者,分条别绪之称。)要者,谓内圣学中极精要之义。而二卦中之骨髓,又在两
《彖传》。《象辞》,亦称《象传》。曾见前。伪经《易大传>>曰:伪经,见前注.《易
大传》,马迁《史记》自序,称其父谈《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
归而殊涂”云云.按《正义》引张晏云:“《易大传》,谓《易系辞》。”此说是也。皮锡瑞《易
经通论》以系辞为卦辞及爻辞,人多不肯.(不肯,借用禅师语.)实则《史记.孔子世
家》,称孔子序《象》、《系》、《象》云云,则卦辞、爻辞即是系辞。马迁在汉初所闻已如此。
又《史记.蔡泽传》载其称引《乾卦》五爻“飞龙在天”,及《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云云。
两文连缀为一句,而冠以“圣人曰”三字。可知圣人是称孔子也。蔡泽,燕国人,已知
《乾卦》五丈之辞,是孔子语.足见马迁以卦辞、丈辞,通称系辞。而载其父谈引伪《周
易》俗本所题《系辞传》上、下者,则称《易大传》,而不称《系辞》。谈为田何嫡传,其于
《周易》之篇名,必本于田何所亲得于六国时人之旧说,不可轻疑。皮氏未曾举此两证,
只笼统说孔子作《易》,而又不了马迁用一“序”字,与“作”字绝不同义。余已辨正在前。
马迁《史记》欠详审处诚不少。如其自序末段,有“西伯拘茭里,演《周易》;孔子厄陈、
蔡,作《春秋》”云云。文王本无演《易》之事。孔子作《春秋经》’岂是为一身暂时之厄而
始作经乎?古今人稍有识者,当知马迁浅陋,无有肯其说者。其序又云:“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余览《史记.韩非传》,(在老子等传中.)首称:“非见韩之削弱,数以
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云云。下文紧接而言,“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
林》、《说难》十余万言”云云。据哎韩非传》,《说难》、《孤愤》作于未使泰之前,今乃忽说
为囚秦之作。文人无聊,往往以行文之便,伪追故事。余因其诬孔子,前文未及辨正,
故此中详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知字,读智。按此言,读
《易》宜特别注重《彖辞》。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须将各《彖辞》详
慎而深思之,则对于《易经》全部无穷无尽之义海,其所获得者,将超过
于义海所含无量义之大半数以上矣。无量义一词,借用中译佛经。按此文
意,实谓读《易》者能真正解悟《彖辞》,则《易》之义海殆已完全窥见。
而只曰过半者,留不尽之意,戒人莫自足耳。又复当知,各卦各爻之
《彖辞》虽皆重要,而《乾》《坤》二卦实为其他诸卦诸爻之所从生。每一
卦、每一爻,皆乾阳坤阴,由相反以成合一而始生也。据此,贝0《乾》《坤》两《彖
辞》,既断定二卦之义,而实为其他众卦、众爻,无量义之统宗也。伪经
于《乾》《坤》两《彖辞》,特保留原经本义。原经,谓孔子之《周易经》。伪《五
经》中,唯《周易》、《周官》与《礼运篇》,皆未忍完全湮绝先师本旨。先师
谓孔子。此可追录其功而减其毁经之罪也。毁经之经字,谓孔予之经。毁者,
伪《周易》成而孔子之《周易经》毁;伪《礼运篇》成,而孔子之《礼运经》毁;伪《周官经》
成,而孔子之《周官经》毁。(《周官经》出现于汉武帝时,木许通行。刘歆始表章之。康
有为疑刘欹伪造。有为无知,妄信伪《公羊传》为孔子之《春秋》。故不能了解《周官经》
是据乱世革命初步完成,领导庶民努力一切新建设事业之伟大经典也。刘歆何能追得
出《周官》来。何休说是六国时人阴谋之书,此大谬误。《周官经》本孔于所作,六国时
小儒改变之,多削去孔子精详之制,而胡乱增入者不少。但原书大规模犹可见,革命精
神未失.休云“阴谋”,盖谓革命。以革命为阴谋,休以邪佞媚世主耳。)
《乾》《坤》两《彖辞》,尚保存孔子《周易》纲要。《系辞》、即卦辞、爻
辞。《彖辞》、《文言》、《易大传》,小儒虽废原文而改造,原文,谓孔子之文.
小儒尽废去之也。而诸篇之中亦偶有圣言存留,犹可辨识。诸篇,即指《系
辞》、《象辞》、《文言》、《大传》等也。伪《五经》中唯公羊寿等之伪《春秋》、伏
生之书,皆将先圣义旨完全消灭。伏生为秦博士,不敢传授孔子《书
经》之思想,而改变孔子之书为古史。公羊寿师弟则皆大不道之徒,求
媚世主而叛大道,废圣经,背先圣以及其祖。康有为宗其伪学,诚可惜
也。世主,谓当世之君,指汉朝皇帝。公羊高受孔子之《春秋》于子夏,以传其后嗣,至
寿而废其先人之传。
伪《周易》中幸有《乾》《坤》两《彖辞》,未变原经真象。原经,指孔子
之《周易》。伪经本是占卜之《易》,伪经,指伪《周易》。后仿此。虽假托于孔
子,而其说乾是阳气、坤是阴气,余自初览伪经时即不肯轻信此说为圣
人之言。后来于《乾》《坤)>两<<彖辞》有深会,知是圣文未毁灭者。即本
其旨以抉择《系辞》、《象辞》、《文言>)、《大传》,而后识圣人所谓乾者,乃
生命、心灵之都称耳;都,犹总也。圣人所谓坤者,乃物质、能力之总名
耳。阴阳二气圣人早已扫除尽净。而汉以来治《易》学者始终不舍阴
气阳气之迷谈,岂不怪哉!
问:“孔子《周易》何故说乾为生命心灵?何故说坤为物质能力?”
答:此无他故。圣人只是根据事实耳。圣人作《周易》,反对古帝王所
利用之天帝,古帝王自称为天子,又自称受上天之命而得有天下,以此镇压天下庶
民。而创明体用不二之论。体者,实体之简称。用者,现象之别名。不二者,实
体是现象的实体,不可妄猜实体是超脱乎现象而独在。譬如大海水是众沤的自身,不
可说大海水是超脱乎众沤而独存.(大海水,以譬实体。众沤,以譬现象。有问:“现象
何故又名为用?”答:用者,功用之简称。有实体故,即有功用。无用,即体之名不容立。
实体元是变动不居,非固定性。即此变动不居,是实体之功用。亦复以此变动不居的
功用,有象显著,故名现象。譬如大海水元是腾跃不住。不住,犹云不停止也.即此腾
跃不住,是大海水之势用,亦复以此腾跃不住的势用,非无象故,名为众溫。由斯譬喻,
可悟现象与功用,名虽为二,其实是一。说功用是现象之别名,诚然.说现象是功用之
别名,亦然。)此论既出,不独天帝无可迷信,而古今哲学家谈本体者之种
种错误,皆可避免。其或反对本体论,而自矜为不堕虚玄者。
作者简介
p> 熊十力(1885一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
号逸翁,晚年又称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青年
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
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
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先生研
究佛学,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
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
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
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后定居上海。熊
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融摄道释,要归
于儒,而自成一家,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
体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
家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21.1¥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0¥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4.5¥45.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沉思录
¥8.7¥18.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一种人生观
¥28.0¥42.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