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7550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561755051 ; 978-7-5617-5505-1

本书特色

远程研修是对传统的点对点、集中授课和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大大提升教师学习的热情和质量;对于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全面提升教师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为实践中的新课程提供赖以发展的新动力。 本书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初中英语。

内容简介

远程研修是对传统的点对点、集中授课和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大大提升教师学习的热情和质量;对于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全面提升教师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为实践中的新课程提供赖以发展的新动力。 《初中英语》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丛书——初中英语。

目录

**章 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1.0 引言1.1 教学活动的要素1.1.1 教学活动要素概说1.1.2 教学活动案例呈现与要素分析1.2 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1.2.1 基本要求1.2.2 如何确定活动的目标1.2.3 如何合理地设计活动1.2.4 如何设计活动的指令1.2.5 如何安排活动的时间1.2.6 如何安排活动的组织方式1.2.7 活动中教师的角色1.2.8 如何进行评价和反馈1.3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3.1 活动目标不明确1.3.2 情境设置欠合理1.3.3 学生活动的参与缺乏深度和广度1.3.4 资源利用不恰当1.3.5 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1.4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1.4.1 词汇教学活动案例分析1.4.2 句型及对话教学活动案例分析1.4.3 听力教学活动案例分析1.4.4 语法教学活动案例分析1.4.5 阅读教学活动案例分析1.4.6 写作教学活动案例分析第二章 初中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2.0 引言2.1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语法学习的特征2.1.1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2.1.2 新课程理念下语法教学与传统语法教学有什么不同 2.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英语语法教学2.2.1 语法知识的呈现2.2.2 新语法知识的操练与巩固2.2.3 语法知识的归纳2.2.4 新语法知识的有效运用2.3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特征2.3.1 如何理解课标中所规定的词汇要求2.3.2 词汇学习量与质的关系2.3.3 学生的口头和笔头表达发展不均衡问题2.4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词汇学习活动2.4.1 词汇的呈现2.4.2 词汇的记忆与应用2.4.3 词汇的复习与检测 第三章 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3.0 引言3.1 教材的本质与特性3.1.1 如何理解教材的定义3.1.2 新课程下英语教材的特点3.1.3 如何理解教材的作用3.1.4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联 3.2 教材使用中的误区3.2.1 照本宣科3.2.2 盲目整合3.2.3 为了考试而调整教材3.2.4 集中处理3.2.5 教材至上观第四章 任务型语言教学第五章 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问题第六章 初中英语学业考试
展开全部

节选


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3.0  引    言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
活动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思路都以教材为本,教学过程就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的课程改革要
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材观,重新认识教材的本质和功能,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相反,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也是
开放的。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去教”的思想,合
理而有效地使用教材。
    但是,怎样正确理解教材的作用呢?为什么教材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它进行取
舍和调整?取舍和调整的依据又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做调整?等等。
老师们对这些问题既充满了困惑,又充满了期待。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通过与
专家的交流和探讨,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以提高教材使用的实效性。
    参与本专题讨论的两位专家,一位是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的程晓堂教授,
另一位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特级教师孟雁君老师。
3.1  教材的本质与特性
3.1_1如何理解教材的定义
    主持人:一提起教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发给学生,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
本。教材是否完全等同于课本?在我们的教学论里,教材究竟有着怎样的定义?
了解了这个*基本的问题,会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去解读和使用教材。程老师,请
您为我们解答一下。
 程晓堂:教材,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由国家审定的,统一发行的,供学生
和教师在课堂使用的教科书。教材这个问,完整地说,是教学材料。既然是教学
材料,凡用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称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
指教科书,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课本。但是,教材本身并不局限于学生用的那
个课本,比如说教师用书,也是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练习册也是教材的组成部
分,还有磁带,包括多媒体光盘,甚至是卡片、挂图等等,都属于教材的组成部分。
所以,课本并不完全等于教材。
    另外,根据课标的定义,教材是英语课程的核心学习材料。英语课程资源还
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说网络、电视节目、报纸,这都可以作为教学材料的一
部分。
3.1.2新课程-ir英语教材的特点
    主持人:可见教材有一个广义的和狭义的理解。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英语
教学研究和英语教学实践的发展,尤其是《英语课程标准 》的颁布和实施,一些依
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教材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孟老师,能否请您为我们分析一下
近些年来,课标版教材在编写思路、编写体例等方面有什么新的发展?它与以往
的大纲版教材有什么不同?
    孟雁君:建国以来,我们的大纲变化还是很多的,变过好几个版本的大纲了。
就从离我们课标*近的2000年大纲来说,它跟我们现在教材的编写思路比较接
近。因为2000年大纲就已经有了课标的思想,它已经是按照功能、结构、话题来
编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对人在教材中的作用所留的空
间不是很充分。先不提什么结构、体例,*大的一个理念的变化,就是新课标理念
下编出来的教材,为学生、为教师留的空间比较大,它的弹性、它的选择性比较多。
    另外,提供的资源量也比以前大,当然,时代性更是比以前强了。还有,就是
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都体现得比较好。教材的结构、体例,当然就为这个理念服
务了,是在这个理念引导下的。所以,*开始一般有一个warming up,唤醒学生已
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共同介入新的学习,这是从建构主义来构建知识的学习方式。
然后下边有一个pre-reading,在阅读开始前,再次唤取为阅读课文所要做的准备,
有的教材设计,还在pre-reading里输出一些新的知识,等等,各套教材的编排都不
一样。那么reading后边,一般有comprehension questions,为什么这样做呢?就
是首先把课文当成信息的载体进行交流,然后才是一个language supporting,像语
法和词汇的学习,一般把词汇放在前边,语法放在后边,再往后呢,会有一个task,
就是我们提倡的以任务型学习或者一切有利于用英语做事情的学习方式,提示下
边要做事情了,做事情需要语言支持,所以在中间加了一个语言学习,一般都是按
照这样的体例来编写。
 程晓堂:关于这一点呢,我再补充几句。过去的教材,比如说80年代的教材,
90年代的教材,每个单元里边,比如说课文、对话练习、语法等等,条条框框都很清
楚,而现在的新教材,给大家的印象是,这些板块不清楚了。所以有老师就说,这
一课怎么有好几个阅读呀?这一课怎么好几处都有词汇呀?新词汇到处都有,语
法也比较分散,练习和活动也是混在一起的,老师们因此感到很迷惑。其实,像刚
才孟老师讲的,教材编写,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变化。这种变化,我个人认为
是合理的,是更加符合现代外语教育思想了。比如说语法的分散问题。因为集中
学习并不是*有效的,集中学习往往脱离语境。我们把语法现象分散在不同的板
块,比如说知识板块或者技能板块,实际上是把语法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去学习了。
    孟雁君:对。以前是人为地在学语法,现在是语法在文章中自然出现、自然
学习。
    程晓堂:对,词汇也是的。比方我们现在很多新教材的词汇,它在不同的板块
都会出现,而不是像过去集中出现在课文里,这样老师们就感觉不好抓重点,但从
教学来说,实际上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了。
    孟雁君:对,它是一个思路问题。过去是按知识切分,所以显得比较清楚。现
在是按人的认知发展切分,表面看起来不很清楚,但只要按着顺序走下去,学生自
然就生成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程晓堂:对,现在的教材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刚才孟老师提到
的,阅读前面一般有warming up部分,然后有 pre-reading,有reading,有task,有
练习,还有活动,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阶段里,都可能涉及一些词汇,或者一些语
法。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把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了,就不再像过去
那样,课文是课文,练习是练习那么界限分明了。所以呢,如果老师们对这种新的
教材编写思路还不太认可,或者说还不太容易接受的话,我个人倒是建议大家先
研究新教材,它为什么这么编?你能不能适应?能不能很好地处理?我们可以慢
慢来,慢慢去尝试。
3.1.3如何理解教材的作用
    主持人: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
教材对教师、对学生以及对教学过程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曾经读到程老师
的一本书,《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里面谈到了教材的两种作用,一个是积极作
用,一个是消极作用,请程老师为我们分析一下教材这两方面的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