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法

包邮民间法

1星价 ¥27.7 (7.9折)
2星价¥27.7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90606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309060683 ; 978-7-309-06068-3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博学法学》系列之一的《民间法》分册,书中对民间法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辨析,对我国民间法的特点、分类、存在基础、调整范围以及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和互动等进行了探讨。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节选

章 民间法概述
本章导读
在本章中,首先,简要探讨了法的基本内涵。继而,从纠纷解决模式的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探讨了法律多元化的问题,从而为民间法的存在排除了理论障碍。本章还对西方语境下的市民社会概念与我国的乡土概念进行了比较,从而为民间法的存在言明了社会背景。然后,对民间法的各种言说作了详尽的梳理,指出其是一个由于内涵不确定而导致外延不确定的模糊概念。*具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①“知识传统说”,以梁治平为代表;②“行为规则或规范说”,以郑永流为代表;③“本土资源说”,以苏力为代表;④“民间规范说”,以范愉等为代表。继而参酌诸学说,界定了民间法的概念。本章还对与民间法密切相关的主要概念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国家法、习惯法、活法、非官方法、地方性知识、礼、习惯、惯例、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公序良俗和禁忌等。*后对民间法的主要特点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节 “法”与“法律多元”
 一、关于法的不同言说
 法时刻在我们身边,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分配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法治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心关注的主流性话语。纵观二十多年来的中国法治进程,我们在法治思想和观念的形成、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推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作者简介

p>于语和,男,1962年生于天津市宁河县,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天津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法史学、法理学、中西政治法律文化比较和民间法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出版《中西法律文化散论》、《礼治与法治》等著作十七部,发表《论汉代的经学与法律》、《周易“无讼”思想及其历史影响》、《试论民间习惯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作用》、《民间法视野中的村规民约》等论文一百一十余篇,主持完成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立项。2002年获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