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750047069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333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500470694 ; 978-7-5004-7069-4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纯诗”作为象征主义诗学概念的美学内涵和它的欧洲文化渊源,梳理了它的历史承继关系。中国的“纯诗”意识,无疑是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人那里*终得以确立的,为此,笔者首先界定了“现代诗人”这个概念。“纯诗”的中国化,并非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人一蹴而就的,五四时期大量西方艺术思想的涌入意义重大,它带来的是一种视野的开阔和文化交融意识。
目录
序
导言
**章 “纯诗”及其中国化的思考
一 “纯诗”:一种艺术美的极致追求
二 “纯诗”的中国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纯诗”的中西方渊源
一 “纯诗”的先声:唯美艺术思想
二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纯诗”
第三章 “纯诗”观念的引入
一 中国新诗无形式感的困惑
二 周作人:从泉征主义的诗艺入手
三 “纯粹的诗”:与散文清楚分界
第四章 美与生命本性的召唤
一“新月”诗人:为艺术的灵魂“构造适当的躯壳”
二 邵洵美:凝视美的姿态、颜色与形状
三 于赓虞:歌哭灵魂的声与色
第五章 中国纯诗的诗性意识与诗性品格
一 廓清“纯诗”概念的纷扰与历史来处
二 中国纯诗诗性品格的确立
第六章 中国纯诗的生命形态
一 寻找声、色、义同时启示的世界
二 “到你自己的灵魂里去”,感悟生命的经验
三 音乐的“缺席”与“在场”的音乐性
四 “用电影的手法写诗”,“捉住那些不能捉住的东西”
五 戏剧化:在“想象逻辑”里,不同张力和谐作用的模式
结语
附录 1934年的《现代》:误译抑或误印——关于邵洵美的《现代美国诗坛概观》
后记
导言
**章 “纯诗”及其中国化的思考
一 “纯诗”:一种艺术美的极致追求
二 “纯诗”的中国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纯诗”的中西方渊源
一 “纯诗”的先声:唯美艺术思想
二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纯诗”
第三章 “纯诗”观念的引入
一 中国新诗无形式感的困惑
二 周作人:从泉征主义的诗艺入手
三 “纯粹的诗”:与散文清楚分界
第四章 美与生命本性的召唤
一“新月”诗人:为艺术的灵魂“构造适当的躯壳”
二 邵洵美:凝视美的姿态、颜色与形状
三 于赓虞:歌哭灵魂的声与色
第五章 中国纯诗的诗性意识与诗性品格
一 廓清“纯诗”概念的纷扰与历史来处
二 中国纯诗诗性品格的确立
第六章 中国纯诗的生命形态
一 寻找声、色、义同时启示的世界
二 “到你自己的灵魂里去”,感悟生命的经验
三 音乐的“缺席”与“在场”的音乐性
四 “用电影的手法写诗”,“捉住那些不能捉住的东西”
五 戏剧化:在“想象逻辑”里,不同张力和谐作用的模式
结语
附录 1934年的《现代》:误译抑或误印——关于邵洵美的《现代美国诗坛概观》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高蔚,女,祖籍河北,文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新诗。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