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园林师7.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集

风景园林师7.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集

1星价 ¥73.0 (4.9折)
2星价¥73.0 定价¥1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1005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08-09-01
  • 条形码:9787112100576 ; 978-7-112-10057-6

内容简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山水风光被圈入城市,同时,贩碑林式建筑集聚和硬质化特征的加剧,促使社会更加期盼自然因素和风光美景的生命活力。因而,城市风景已成为维护民生健康。构建城景人和的要素,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管理与规划控制的潮流。
  为了展示和交流近年城市风景的规划设计与研究成果,探讨城市风景的发展历程、规律、前景,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分会和“风景园林师论坛”筹委会联合主办“2007风景园林师论坛——城市风景研讨会”。本书即以会议优秀成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刊登了作者自投的部分作品,还有业界举荐的名家名师人物介绍,并在七个隔页中介绍了一些城市风景的主题照片资料。这些内容展现着城市风景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新优成果和时代特色。

目录

城市与自然协调的一对意匠——城市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园林(代序)
孟兆祯
发展论坛
城市风景的构成、特征与发展
张国强
风景园林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探讨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南方总院
天成国际景观策略规划有限公司/王锋傅克勤
论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控制阶段介入的重要件——以铁岭凡河新区风景园林规划为例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胡 洁 韩 毅
从城市风景走向风景城市——李公堤国际风情商业水街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徐 阳
分形景观的艺术魅力——以苏州工业园区创意园B区景观设计方案为例
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廖生安
风景体系
漳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白伟岚
城市风景名胜体系规划——以成都市为例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王树椿等
建设风景城市主要发挥本土优势——北戴河滨海湿地景观分忻与展望
秦皇岛市市政设计院风景园林设计所/李晋明龙韬
城市风光带
汀苏宿迁古黄河滨水地区概念规划国际征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白 杨
长沙潇湘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梁伊任魏 民
远去的中轴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端木山
北京北二环德胜公园和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陈 雷
开放与生长——超长时空尺度下的杭州运河拱墅段景观带设计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赵鹏
城市因风景而生动——广东省珠海市前山河一河两岸景观觇划
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高 艳
威海新外滩建设研究报告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装饰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胡平张征骑
扬州古运河景观带觇划设计浅析——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滨河绿地
吉琳唐红军
北京城市河道的演变及河道景观改造策略初探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谢祥财
探讨城市边缘区中相关风景地区发展的协调与适应
——对泸州市张坝桂圆林风景旅游区的发展思考与规划尝试
重庆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廖聪全刘志强等
城市风景区
城市风景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贾建中 邓武功
保护城市风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高小辉
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风景区总体旅游慨念性观划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梁伊任魏 民
太湖风景名胜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与思号
江苏省太湖风景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金冬冬
从“瘦西湖20年未变的天际线”谈起
——论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保护、建设与管理
唐红军吉琳徐斌
城市近郊风景旅游区规划建设问题的探讨
——以北海银滩、杭州西溪、徐州云龙湖为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完院风景园林所/王忠杰
城市八景
从城市八景到城市品牌
孙平
日本的“感动十景”
钱慰慈
杭州西湖龙井八景恢复整治工程设计与实践
杨小茹李红艳
八景采辑
钱慰慈
城景协调
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途径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邓武功 贾建中
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绿地游憩空间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西城区绿地建设规划》为案例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殷柏慧
桂林山水城市城景协调发展初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白 杨
“水、环境、生命”共谱和谐乐章——浅谈“活水公园”的设计构心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西南分院/王树椿邓邦英
论城镇和风景的协训发展
张国强
名家名师
刘家麒——广泛实践、随时总结,走伞面发展之路
石秀明——扎根苏州、传承同林艺术
陈海兰——选择了园林、实为人牛幸事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发展论坛
 城市风景的构成、特征与发展
 风景是人能感知和欣赏的景象: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山水、生物、人工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形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所谓城市风景,是指与城市共生共存的风景。在这里,风景构成的基本要素虽然仍是景物客体素材、景感主体反应、条件约束关系等三类,但却表现出明显的城市特点。其中:(1)景物要素中的自然因素(天、地、水、生)常被挤压细分:而人文因素(园、建、史、风)却膨大密集:(2)景感要素中的视、听、嗅、味、触等五感反应常被强化,同时,心理、联想、错觉、幻觉、运动觉等景感反应也被激活;(3)条件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个人、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变化十分丰富也更显错综复杂。因而,城市风景更加五彩缤纷,显现出文野并存、亲和近人的大众化特征。
  在农业文明时代,城市多依山傍水,位居水陆要;中,城市的规模、结构和社会经济状态容易与自然风景和谐共存。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城市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城市的内外风景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而,保护培育、控制管理城市“风景”,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潮流。。当前我们面临着社会快速转型,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时急速推进中,城市风景的保护培育、规划建设、控制管理的课题和成果,均需及时总结提高。
综观中国城市风景,有六个发展亮点比较突出
  一、城市风景区——风水宝地
“风水”。是人类生死环境与天地气场。取得和合的学问(艺术、科学),它以天时、地利、人和的思路来选择、调控甚或发展生死场地。为此,早期的城市村镇和墓地,都会趋吉避凶,选择在灵山胜地佳境,追求地灵人杰、兴旺发达,因而城市与风景共生共存是历史实践的规律与结果。无数现存的事例证明,城市风景区大都是当年的风水宝地,并被圣杰的先人保育下来,并有着相对独立范围的山水胜地。在当前的187处国家级风景区中,位于城区和城郊的就有20多个,位于市域的就更多一些,其他位于城市的省市级和准级。风景区尚难以统计。所有位于城市的风景区,当然都是城市风景的骨干。对这些宝贵的资源和遗产,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传承和发展,使我们的城市风景区继续造福于社会。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