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7396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6739672 ; 978-7-5067-3967-2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方义、功效、主治、古今医家论述方面对丹栀逍遥散进行了论述。中篇突出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涉及内、妇、儿、皮肤、五官各科。下篇综述了丹栀逍遥散的实验研究,阐述了丹栀逍遥散的全方及各组成成分的药理研究。
  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方义、功效、主治、古今医家论述方面对丹栀逍遥散进行了论述。中篇突出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涉及内、妇、儿、皮肤、五官各科。下篇综述了丹栀逍遥散的实验研究,阐述了丹栀逍遥散的全方及各组成成分的药理研究。本书内容丰富详实,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章 概述
 **节 丹栀逍遥散的来源
 第二节 丹栀逍遥散的组成及用法
 第三节 丹栀逍遥散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二、丹栀逍遥散的功效与主治
 第四节 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章 内科病证
 **节 精神系统疾病
 一、气郁证
  二、中风后抑郁症
 第二节 风湿系统疾病
  一、纤维肌痛综合征
  二、痹症
 第三节 泌尿系统疾病
 淋证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胆汁反流性胃炎
  二、慢性糜烂性胃炎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慢性胆囊炎
  五、慢性乙型肝炎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心脏神经官能症
  二、室性早搏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消渴
 第七节 生殖系统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
 第八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咯血
  二、急性支气管炎
 第九节 肿瘤科疾病
 癌症伴抑郁
 第十节 神经内科疾病
  一、紧张性头痛
  二、神经性头痛
 三、偏头痛
 第二章 妇科病证
 **节 更年期综合征
 第二节 痛经
 第三节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四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五节 经间期出血
 第六节 先兆流产
 第七节 药物流产后出血
 第八节 逆经
 第九节 附件炎
 第十节 经前期综合征
 第十一节 月经失调
 第十二节 慢性盆腔炎
 第十三节 慢性盆腔疼痛
 第十四节 乳头溢液
 第十五节 乳腺增生
 第十六节 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
 第十七节 宫颈糜烂
 第三章 儿科病证
 **节 小儿遗尿症
 第二节 小儿青盲
 第四章 皮肤科病证
 **节 慢性荨麻疹
 第二节 黄褐斑
 第三节 痤疮
 第四节 神经性皮炎
 第五节 扁平苔癣
 第五章 五官科病证
 **节 暴盲
 第二节 失音
 第三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下篇 实验研究
 **章 丹栀逍遥散制剂研究
 第二章 药理研究
 **节 丹栀逍遥散中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丹皮
  二、栀子
  三、茯苓
 四、白芍
  五、白术
  六、柴胡
  七、当归
  八、生姜
 九、薄荷
  十、甘草
 第三章 丹栀逍遥散全方药理作用
一、保护肝细胞的免疫功能
二、对神经系统及抗衰老作用的影响
展开全部

节选

《丹栀逍遥散》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方义、功效、主治、古今医家论述方面对丹栀逍遥散进行了论述。中篇突出丹栀逍遥散的临床应用,涉及内、妇、儿、皮肤、五官各科。下篇综述了丹栀逍遥散的实验研究,阐述了丹栀逍遥散的全方及各组成成分的药理研究。《丹栀逍遥散》内容丰富详实,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相关资料

**节丹栀逍遥散的来源
 丹栀逍遥散*早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为《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引《医统》方。原书谓该方:“治肝郁血虚发热,或潮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赤;或怔忡不宁;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肚腹作胀;或小腹重坠、小便涩痛。全方由逍遥散原方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生姜、甘草加丹皮、栀子组成。具有疏肝理脾,和血调经之功用,用于肝瘀脾虚,化火生热之证。
丹栀逍遥散又称加味逍遥散,出自明·薛己编撰的《内科摘要》,薛氏根据肝病特点,针对肝郁血虚,化火生热的种种表现,或发热潮热;或烦躁易怒;或头痛目涩;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基础上加牡丹皮、栀子以增强疏肝清热的作用,功能疏肝健脾,和血调经。
第二节 丹栀逍遥散的组成及用法
  药物组成为柴胡、当归(炒)、芍药(酒炒)、茯苓、白术(炒)各一钱,炙甘草、牡丹皮、栀子(炒)各五分,主要治疗肝脾血虚内有郁热证。
  丹栀逍遥散根据《医部全录》所载方药为:炙甘草1.5g,当归3g,芍药3g,茯苓3g,炒白术3g,柴胡1.5g,炒栀子1.5g,牡丹皮1.5g。其功效为调和肝脾、清热凉血。原主治肝脾血虚有热,遍身瘙痒,或口燥咽干,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小便涩滞,瘰疬流注等。 第三节 丹栀逍遥散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疏肝理脾,和血调经。
【主治】肝瘀脾虚,化火生热之证。原书谓该方:“治肝郁血虚发热,或潮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赤,或怔忡不宁,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肚腹作胀,或小腹重坠、小便涩痛。根据《内经》:“木郁达之”的原则,首先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并宜养营血而健脾土,以达养阴补脾之目的。丹栀逍遥散方中柴胡为君,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以复肝用。本品的疏肝之效,历来被前贤所推崇,《滇南本草》卷一指出:“柴胡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药品化义》日:“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臣以当归、白芍二药,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 《景岳全书·本草正》谓:“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白芍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之效。《本草备要》日:“补血、泻肝、益脾、敛肝阴”。二药皆人肝经,均能补血,养血柔肝,合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