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分
包邮大跃进亲历记
以史为鉴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0738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010073804 ; 978-7-01-007380-4
本书特色
《"大跃进"亲历记》显示出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内容简介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在这次会议前后,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定,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目录
二、回忆“大跃进”中上山下乡演出
三、“大跃进”运动片断回忆
四、我所经历的“大跃进”运动
五、大炼钢铁的奇迹与悲剧
六、我所经历的“大跃进”
七、“大跃进”年代的一桩奇闻
八、关于“体育大跃进”的回忆与思考
九、“扫盲大跃进”亲历记
十、我经历过的“大跃进”片段
十一、“大跃进”在安徽毫县
十二、回忆芜湖县的“大跃进”
十三、一个孩子眼中的全民大炼钢铁
十四、从“大跃进”到大饥饿一个农村粮管干部的亲历与回忆
十五、“大跃进”往事拾零
十六、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十七、我经历的“大跃进”
十八、“大跃进”广西放了颗大灾星——一位县委书记的回忆
十九、“大跃进”年代的奇闻逸事
二十、“大跃进”年代大西北的荒诞事——“引洮上山”的回忆
二十一、记者生涯难自励——“大跃进”中的一段回忆
二十二、我在“大跃进”期间的经历
二十三、跃人“共产主义”的悲壮实践
二十四、“大跃进”期间我给毛泽东的三次上书
二十五、与农民竞赛放“卫星”——1958-1959年生物学部种高额丰产田的回忆
二十六、“大跃进”要改变中国面貌
二十七、记饿——“大跃进”余波亲历记
节选
一、河北徐水县“大跃进”亲历记
1958年,我当时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根据农业部的决定下放到当时全国知名的“跃进县”——河北省徐水县。那时真是雷厉风行,决定下达一周后就要我们出发。
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克服了家中的一切困难,怀着昂扬奋进的心情,加入了402人的农业大学下放大队,于1958年8月28日上午10时45分在永定门上火车,经过1小时零9分钟到达徐水。万万没有想到,我在这个著名“跃进县”所亲历的一切,竟使我如坠五里雾中,终于从原来的狂热中清醒过来,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主义”的神话
徐水原是个贫穷落后的小县,群众生活很苦,十年九旱,解放前下关东的很多,要饭的也很多。解放后有所改善,但一直是缺粮县,吃过全国28个省的粮食,1957年在河北省还是“黑旗”县、“三类”县。在“大跃进”头几个月内它改变了面貌,更因毛主席来这里视察而饮誉全国。县城街头画了许多壁画:高大的玉米直插入云,大如牛的肥猪挤破了圈,小孩坐在大南瓜上玩耍。我们到的当天晚上,县委副书记王天章给我们做报告,大家听了既惊奇又感到鼓舞。
他介绍说:从1957年11月起,全县人民苦战3个月,实现了农田水利化,治理了27座山头,打了5000眼井,挖了500多里水渠,用工8万个,挖了2400万土石方。这些土石方如果铺成1米厚、3米宽的路,可以从北京通到武汉。现在徐水已做到旱涝保收,这年大旱,夏收作物产量超过上年1.5倍。秋种80万亩,有35万亩是密植甘薯,每亩4000株,晚薯准备达到7万株。目前农作物长势很好,出现一些“卫星田”,玉米一棵结了8个穗,白薯一株一二十斤,棉花平均每株结60个棉桃,多达100个。听到这里,许多农业专业的教师都发出咋舌声。
在讲到未来计划时,王天章信心十足地说:徐水要创造五大奇迹,即养出4000斤重的猪,亩产10万斤的谷子,单个重100斤的南瓜,亩产25000斤的高粱和100万斤的甘薯等等。
接着他激动地向我们介绍了毛主席视察徐水的情况。毛主席在这年8月4日下午3点钟来到徐水,晚上7点钟才离开。他来到大寺各庄一片植株密得几乎走不进人的棉田,特别仔细地看了一棵结了上百个棉桃的“丰产棉、花”(这棵棉花后来被公社挂上了红布条,还发动群众献布,给这棵棉花缝了个大棉被,搭了个大棚子)。毛主席听县里汇报说徐水今年计划生产粮食12亿斤,夏收已收到9千万斤,很高兴,便问县干部:粮食打多了怎么办?有的说换机器,有的说做酒精(收的粮食主要是甘薯)
-
(平装)二战战史
¥12.2¥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3¥45.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9¥3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1¥5.5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新政治科学
¥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