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分
包邮孙子兵法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注释比较详细
较小开本的32开,纸张一般,有点薄。每一篇分正文,注释,讲评三部分。注释比较详细,讲评似乎平平,甚至有点励志文的嫌疑。好在中图的价钱实在便宜。
- ISBN:97878075214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64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807521464 ; 978-7-80752-146-4
本书特色
《中华智慧丛书·孙子兵法》的产生,除了这种社会基础之外,还有一种历史文化背景。首先,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历史时期,这种转变所具备的革命性质,使整个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和转型。在战争频仍的同时,出现了“诸子兴起”的文化大潮,这就是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一个知识分子的阶层-“士”应运而生,他们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需要,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主张,寄托人生理想,追求生命价值,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的高峰,所谓“百家争鸣,诸子横议”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一个怪物,它终将在人类历史中被消灭。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要高度重视并且科学而智慧地对待战争、研究战争。表面上看,人们反对战争,但同时又需要战争,二者似乎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其实不然,这两者都源于一个根本的目的,那就是消灭战争。因为,反对战争是绝对的,“需要战争”却不是绝对的,这就是说:“用战争消灭战争”并不是唯一和*高的手段。这些,正是《孙子兵法》全书所表达的宗旨和基本思想。正是基于这一宗旨和基本思想,孙武对战争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阐述,体现了他高度重视战争的科学精神和哲学态度。本书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孙子兵法》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诠释。
目录
一、始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
四、军形篇
五、兵势篇
六、虚实篇
七、军争篇
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
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篇
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问篇
《孙子兵法》序
孙子传
节选
一、始计篇
孙子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之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35年-?),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著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7.1¥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38.9¥4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23.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