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21022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9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112102204 ; 978-7-112-10220-4
内容简介
中国的建筑创作缺少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加以指引,在理论建设方面,偏重于研究国外的建筑理论,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加强建筑理论建设,改革职业体制,促进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我们牵头组织开展了“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框架研究”。此项研究以《建筑学报》编辑部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为基地,同时组织对建筑理论有研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的一些学者共22位组成研究组,于2001年5月在京举办了“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框架研究”专题论文交流会,在这次交流会上发表的专题论文刊登在《建筑学报》2001年8、9、10、11、12期和2002年1期建筑理论专栏中,以期逐步有更多的人予以关注和参与,使之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该研究组扩大了成员,于2002年5月在杭州召开了第二次“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框架研究”专题论文交流会,其专题论文陆续选登在《建筑学报》2002年10、11、12期建筑理论专栏上。
在中国建筑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这两次专题论文交流会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研究组成员把前一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撰写成各有主题的篇章,将其汇集成《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一书。这本书各篇的作者是:中国文脉中的建筑理论体系 邹德侬;有关创造特色的几个建筑理论性问题探讨 张钦楠;走向自然的中国城市、建筑、园林合一的整体建筑观 张祖刚;立足自己,走跨文化发展之路 程泰宁;中国文脉下的室内设计 王国梁等;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美学体系建构与理论分析 曾坚 蔡良娃;庄严包围中国——1986~2006建筑哲学求索过程张在元。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沈元勤总编辑和王莉慧副主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建筑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科,其建筑理论探讨的内容十分广泛,此书各篇的主题内容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作为研究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的开端。今后,这个专题研究组,拟继续举办“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研究”专题论文交流会,将此专题的研究深入开展下去,丰富和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科学理论。
目录
1.转型时期建筑理论的动荡
2.理论的失落与呼唤复归
3.面临挑战担起社会责任
一、建筑理论是建筑思想的积累遗程
1.要不要建立建筑理论体系
2.建筑理论是思想积累过程
3.多元开放的建筑理论体系
二、建构开放的建筑理论框架的尝试
1.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
2.试建构建筑理论框架
3.建筑理论的变中之稳
4.建筑理论的应有品格
三、在中国文脉中研究建筑理论体系
1.建筑理论从属中国文脉
2.理论健全建筑设计市场
3.建筑理论支持优秀作品
4.建筑理论匡正基础教育
5.建筑理论繁荣建筑艺术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营造法式
¥54.9¥98.0 -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58.2¥88.0 -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漫谈(精)/大家小书
¥15.8¥39.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原书第3版)
¥35.2¥90.0 -
重新设计城市-原理.实践.实施
¥20.7¥58.0 -
现代建筑
¥40.9¥114.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0.7¥58.0 -
饰物 寓意-家装中的吉祥元素
¥7.3¥25.0 -
居家风水
¥23.0¥68.8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
¥29.1¥39.0 -
中国人居印象75年(1949-2024)
¥44.5¥58.0 -
T/CSOTE 0006-202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导
¥24.7¥30.0 -
未来人居: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作品精选集
¥118.5¥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