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

包邮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

1星价 ¥16.3 (3.4折)
2星价¥16.3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047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509704783 ; 978-7-5097-0478-3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十余位专家学者从中国对周边地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国际组织的不同关系,到中国国防现代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再到中国的对外援助和各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乃至全球化观念在中国的植根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领域,对“中国外交转型”作了全面介绍和深入分析。它是中国学界**部总结当俺中国外交历史性进步的学术作品,许多观点和方法都是首次提出,反映出中国一流专家学者的独到视角。

目录

作者简介
导论
**章 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与非洲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第五章 中国新的对外援助
第六章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
第七章 非传统安全与中国
第八章 中国地方的国际化
第九章 全球化观念在中国
第十章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全书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引言
  二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一)近邻地区的新环境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大大改变了国际格局,也改变了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
  冷战结束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大国关系结构的调整。由于两大阵营的对立不复存在,大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战略利益与政策方面的分歧,但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寻求建立伙伴关系成为比较普遍的做法。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并对全球事务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力。但是,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出现了多“极”行为体,它们在维护相对稳定的全球和地区秩序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平衡作用。在多层次的地区制度与地区安排中,大国互相采取接触的政策,这为中国的近邻国家处理它们与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参与地区事务开辟了更大的空间。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大大缓和,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各国更加注重致力于发展经济。由于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这为中国与邻国发展关系提供了共同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
从地区格局的角度来说,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上升。中国实力的上升,也为中国在周边地区发挥影响力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随着中国总体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逐渐产生了营造有利于发展周边环境的意识和政策。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和邻国之间出现了新的经济复兴以及与此相应的新经济联系。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保持了年均10%的经济高增长率。中国成为地区经济中的增长引擎,中国经济的增长为邻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

作者简介

王逸舟,法学博士,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已出版专著10余部、300多万字。代表作有《中国外交新高地》、《当代国际政治析论》、《西方国际政治学》、《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等。主持完成“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中国与非传统安全”等重大科研项目。曾到过近40个国家及地区讲学和访问,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