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3907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31
  • 出版时间:2009-02-01
  • 条形码:9787122039071 ; 978-7-122-03907-1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我国酱腌菜的生产历史,分析了酱腌菜的生产现状,提出了目前酱腌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酱腌菜制品的发展趋势。对酱腌菜生产的原料、辅料、生产原理、生产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地独具地方特色的酱腌菜及其制品的生产工艺。本书还介绍了韩国、日本的酱腌菜生产工艺。
将正交实验、HAccP体系引入酱腌菜生产中。提高了酱腌菜制品配方选择的科学性,保证了酱腌菜及其制品生产的安全性,给酱腌菜生产注入了活力。
本书可作为食品(调味品)从业人员以及有志从事调味品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各类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等专科学校食品(调味品)专业学生的教材。

目录

**章 绪论
**节 酱腌菜的起源及发展简史
一、酱腌菜的起源
二、酱腌菜发展简史
第二节 日韩酱腌菜的形成及发展
一、日韩酱腌菜的起源与形成
二、日韩酱腌菜的现状及发展
第三节 我国酱腌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酱腌菜生产现状
二、我国酱腌菜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三、我国酱腌菜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蔬菜的化学成分
**节 水分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
一、单糖和寡糖
二、淀粉
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四、果胶
第三节 有机酸
第四节 含氮物质
第五节 单宁物质
第六节 苷
一、黑芥子苷
  二、茄碱苷
三、橙皮苷
四、皂苷
五、苦杏仁苷
第七节 色素
一、叶绿素
二、类胡萝卜素
三、花青素
四、黄酮素
第八节 芳香物质
第九节 油脂类
  一、油脂的分类
  二、油脂的结构
  三、油脂的理化性质
  四、果蔬中的油脂
第十节 维生素类
一、维生素A
二、维生素C
三、其他维生素
 第十一节 矿物质
 第十二节 植物抗生素
 第十三节 酶
第三章 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
**节 腌制过程中的生物与生物化学作用
 一、正常的发酵作用
  二、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三、蔬菜在腌制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第二节 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
 二、腌制蔬菜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章 酱腌菜的主要原料
第五章 酱腌菜的辅助原料
第六章 蔬菜加工腌制设备及工具
第七章 酱腌菜的种类和工艺
第八章 部分特色酱腌菜的生产技术
第九章 正交实验及模糊评价在酱腌菜生产中的应用
第十章 酱腌菜败坏的原因及其保藏方法
第十一章 酱腌菜的质量标准
第十二章 酱腌菜生产的HACCP体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绪论
蔬菜经过盐、酱、糖、醋等渍制加工后的产品称为渍制品,由此可见渍制品种类繁多、风味各异,是蔬菜经过盐、糖、醋、酱腌制形成的一个食品大家族,我国将渍制品统称为酱腌菜。酱腌菜在我国及世界食物史上都做出了特殊贡献,在有效缓解蔬菜淡季供应不足的前提下,提供给人们一种风味独特、种类繁多的休闲食品,日益成为老幼皆宜、餐桌**的调味副食品。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各地形成了风格各异、工艺独特、制作精良、色香味俱佳、名扬四海的系列酱腌菜小食品。如北京的“六必居”,扬州的“三和”、“四美”,昆明的“永香斋”等老字号盐渍品,涪陵榨菜,宜宾的芽菜,南充的冬菜,潼关的铁杆笋等酱腌菜。我国酱腌菜生产工艺精湛,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之一。
  **节 酱腌莱的起源及发展简史
  一、酱腌菜的起源
蔬菜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许多蔬菜在原始社会时期已被人们所利用(食用)。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食物需求,在收获旺季就必须把部分蔬菜贮藏起来,以便在淡季食用,于是人们在实践中,利用盐将蔬菜通过腌渍的方式保藏起来,这可能是酱腌菜的雏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