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58764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9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505876477 ; 978-7-5058-7647-7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
与投资、出口相比,现阶段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偏弱,作出这一基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消费率持续走低、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持续走低及市场供求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现阶段消费需求的现状和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居民消费增速低于政府消费增速,但政府消费在引导居民消费的作用力需要加强;二是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转变,农民生存型消费模式特征依然明显;三是城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稳中上升;四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其他类消费(主要是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但比重仍然较低。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非常复杂多样,有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突出的因素主要有:宏观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品不足,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买房因素,城市化程度低,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备,以及传统消费观念及工作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等。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本思路:
一要调整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从中长期来看,必须认识到,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外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鉴于外需的不可控性和不稳定性,我国更要重视扩大内需,形成经济自主增长机制,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现在我们说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指投资不能脱离消费而自我循环,各类投资主体应当以市场导向为主要依据,关注政策导向,优化投资资源的配置。要在结构优化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投资率,避免单纯的投资规模扩张。因此,投资与消费要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实现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根据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20多年的发展曲线,综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冷热状况分析,建议将60%左右的消费率和40%左右的投资率作为一条中长期的趋势线,短期内的消费率应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尽量向这个水平靠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继续努力刺激消费需求、控制投资需求的过快增长,提升消费率、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投资与消费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着力点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本途径之一。
三要调整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公共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政府消费支出有必要随GDP增长而相应增加,但政府*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与居民消费率相比不宜过快上升,以免影响居民消费率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终消费率可能上升为70%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可能为60%左右,政府消费率可能为10%左右。就近期来说,一方面要适当调整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公共财政的转型,扩大政府财政在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变经济建设财政为公共财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加大公共教育投资力度等。
四要调整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我们认为,引起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断层、市场供求失衡、生产能力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方面。因此,要真正调整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使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根本在于调整投融资体制,在机制上理顺一系列关系,包括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国企治理和产权约束;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等重大关系。地方政府要从经济型政府转变到服务性政府,消除地方投资冲动和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严重错位的根源。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分配政策。理顺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2)储蓄利率政策。保持利率在一个相对低位的水平。(3)消费信贷政策。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推动信用型消费健康发展。(4)消费税收政策。鼓励居民合理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5)区别城乡培育消费热点,确定消费重点。
目录
第二章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总体战略
**节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现阶段消费需求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第三节 影响消费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本思路
第五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分析
**节 对现阶段消费需求及其拉动经济增长状况的总体判断
第二节 影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三节 关于消费率是否被低估的问题
第四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当前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矛盾
**节 当前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当前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矛盾
第三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我国现阶段消费不足的原因分析
**节 收入分配因素
第二节 影响居民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居民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节 国外居民收入和消费关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居民收人和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十一五”时期消费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的若干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及原因分析
**节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现状及其趋势
第二节 原因分析
第三节 评价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我国消费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动趋势
**节 *终消费构成中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变化
第二节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
第三节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
第四节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分析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国外消费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节 美国的市场型高消费模式
第二节 日本资源忧患意识主导的消费模式
第三节 瑞典的社会福利型消费模式
第四节 对我国转变消费模式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关于意大利、土耳其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考察
**节 意大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第二节 意大利家庭消费状况
第三节 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第四节 罗马信用合作银行的成功经验:高级社区互助信贷消费模式
第五节 土耳其的经济发展及其消费状况
第六节 启示和借鉴
第十一章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综述
**节 消费是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二节 对我国现阶段消费需求的总体判断:是否存在不足
第三节 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扩大消费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我国消费政策述评
**节 “十五”时期主要消费政策及其积极效果
第二节 近期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消费的影响
第三节 现有消费政策调整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扩大消费的政策重点
第十三章 我国住房消费政策现状与调整思路
**节 我国住房消费政策述评
第二节 我国住房消费政策现状与调整思路
第三节 我国住房消费政策调整的建议
参考文献
节选
**章 导论
在稳定发展投资和出口的同时,我国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和消费,把扩大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继续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是“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现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把握现阶段消费的主要特征和制约消费扩大的主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及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又快又好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与投资、出口相比,现阶段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偏弱,做出这一基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现阶段消费需求增长相对滞后于投资和净出口需求的增长,消费率持续走低、消费对GDP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持续走低并且已低于投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市场供求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就内外需求而言,我国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百分点急剧上升。
从消费与生产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来看,消费需求能否带动供给,供给能否创造出消费需求并顺利进入消费环节对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如果消费率过低而投资率过高,会直接导致生产和消费的相互促进关系遭到破坏,带来产能过剩和经济增长停滞。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旦不能被消费,经济运行必然陷于停滞状
态。
……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3.2¥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9.7¥35.0 -
国富论
¥16.7¥5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文化经济学
¥22.6¥6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思考.快与慢
¥51.4¥69.0 -
理性的非理性: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郑毓煌苏丹
¥19.6¥5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49.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