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世界格局的30场革命-图话故事
读者评分
4.1分

包邮改变世界格局的30场革命-图话故事

¥14.6 (4.9折) ?
1星价 ¥14.6
2星价¥14.6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7条)
cai***(三星用户)

图画故事的系列书

书的装桢和图片都不错,内容比较通俗易懂。

2012-06-16 11:38:34
0 0
hjt***(三星用户)

外国作者观察角度不错,值得仔细阅读

外国作者观察角度不错,值得仔细阅读

2012-05-09 11:29:3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248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开
  • 页数:207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505724815 ; 978-7-5057-2481-5

本书特色

今日的文明法制,昨日的浴血革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无不验证了“穷则变变则通”的真理,自有国家始,革命就一直是政权更迭改朝换代的前奏曲。《改变世界格局的30场革命》将这些著名的“前奏曲”重新奏响,让人们再一次领略革命所带来的新生力量的强力冲击。每一次的革命都是一股清新的激流,把垂暮腐朽的社会冲洗一新。每一个国家,都在无数次的革命中历练,成长。无论成败,革命的爆发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忽视,革命的历史意义都无法泯灭。历史的每一个前进脚步,染满无数时代前驱者的鲜血;然而也正因为有了他们,世界才变得越来越和谐。
本书看点:世界上不止一个切·古华拉,这一套丛书从独特的角度,大量彩色图片,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讲述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图文并茂的彩色图文本,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也能增加读者对所述故事的感官认识。让你看到同样具有切精神的革命事迹。

内容简介

人类为何造反?革命动因何在?
革命不仅是风云人物的变换而已,革命必须是一场动员*多数人参与的变革,必须从政治、社会、经济全方位扫荡旧的政权体制。社会变革和自然变革有相似之处,常常是水到渠成,但是,革命不是温良恭俭让的渐进过程,不会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革命是新生力量惊天动地的崛起。
这本书展示了发生于近代史上的四种革命类型。这四种类型基本是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划分的,实际上,这四种特征往往又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近3个多世纪所发生的变革更是对当代有着重大的影响。探寻革命发生的根源、意义,剖析革命的复杂性,是我们认知社会前进动力的一个方向。

目录

序 革命有理
**章 信仰
荷兰:新教的胜利(1585)
英格兰:敢把国王拉下马(1642—1649)
美国:“人生而平等”(1776)
法国:理想主义交响曲(1789)
海外殖民地:梦断共和(1789)
俄国:其产时代到来(1917)
德国:匈牙利:瞬间凋谢的红色花营(1918)
德国:种族清洗(1933)
中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11—1949)
伊朗:“白色革命”(1978—1979)阿富汗:塔利班的试验场(1979—2001)
第二章 夺权
俄国:唤醒无产阶级(1905)
墨西哥:结束军事独裁(1910—1919)

展开全部

节选




P10第二段 革命进程中确实出现过如此凄凉的现实:曾经并肩战斗的兄弟*终反目成仇,势不两立,彼此口诛笔伐,相互攻击。无形的意识形态革命被真枪实弹的血肉相搏打上血与火的烙印,昨天还是同志,今天就死在了战友的手中。

P21第五段 是否要把查理一世关进监狱,这个问题使议会陷入了两难境地。议会因观点不同分成了两派,有些人想保住国王,认为只需对他以后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便可,毕竟他是名正言顺的君主。但是,查理一世会是一个可以让民众信服的君主吗?保守的议会领导人曼彻斯特伯爵多次作出如下回答:“我们打败国王九十九次,他和他的后代仍是国王;国王打败了我们,哪怕只有一次,我们所有的人就都要被绞死。”

P69第四段 有人这样评论“白色革命”:“对于一小撮富于冒险精神的买卖人来说,‘白色革命’就好比一个聚宝盆,简直堆满黄金似的。”结果“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而且人数还在成倍增加”,“在围墙后面,一边是纸醉金迷,一边是民穷财尽,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在豪华的别墅里,这个国家的名门望族,用夸大自己、无视他人、歪曲事实的哈哈镜,装饰着他们富丽的厅堂”。

P75第四段 本•拉登令塔利班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而在西方人的眼里,他原本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可是他竟然搅动了整个世界。2001年9月11日之后,起初只是进行原教旨主义实验的阿富汗塔利班,一头闯入了跟世界上*强大的非宗教国家敌对较量的战场。这是一场只有一个人始终相信能赢的战争,如果承认失败,他的人民就不得不付出可怕的代价。

P78**段 有时,革命的爆发力是如此强烈,会突然一下子就把整个社会掀个底朝天!原因何在?一些突发事件似乎是起因之一,比如:警察的野蛮行径导致民众不满而引发的反抗。不过,正如利昂•托洛茨基所说:“普遍的不满情绪只会让民众发泄一下,以示自己的愤怒,不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动乱。”真正能引发革命,掀起大规模起义造反的应该是托洛茨基所指的“社会政体的坍塌”。当一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之时,自然就是民众反抗*猛烈的时刻。

作者简介

马克·阿蒙德是斯坦福大学著名访问学者、牛津大学现代史讲师,在历史和政治方面的著述颇丰,著有《欧洲历史地图》。阿蒙德经常为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新闻网络4频道及SKY新闻作电视新闻评述,点评后苏联时期和巴尔干半岛事件的许多文章发表于《星期天独立报》、《时代》和《华尔街》杂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