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原理

包邮经济学原理

1星价 ¥14.1 (4.3折)
2星价¥13.8 定价¥32.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111494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
  • 出版时间:2008-09-01
  • 条形码:9787811149494 ; 978-7-81114-949-4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五章,系统介绍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 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1.1.2 选择性:一种必然
1.1.3 机会成本
1.1.4 生产可能性曲线
1.1.5 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1.2 经济学理论体系
1.2.1 微观经济学
1.2.2 宏观经济学
1.2.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1 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1.3.2 边际分析方法
1.3.3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1.3.4 经济模型分析
1.3.5 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供求理论
2.1 需求理论
2.1.1 需求量
2.1.2 需求函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1.3 需求曲线
2.1.4 需求规律
2.1.5 需求量和需求比较
2.2 供给理论
2.2.1 供给量
2.2.2 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
2.2.3 供给曲线
2.2.4 供绐规律
2.2.5 供给量和供给比较
2.3 均衡价格的决定
2.3.1 均衡价格
2.3.2 均衡价格的形成
2.4 供求规律
2.5 供求理论的应用
2.5.1 高价政策(限制价格政策)分析
2.5.2 低价政策(支持价格政策)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弹性理论
3.1 需求弹性理论
3.1.1 弹性概论
3.1.2 需求弹性定义及分类
3.1.3 需求价格弹性
3.1.4 需求弹性大小对厂商收益(或消费者支出)的影响
3.1.5 需求交叉弹性
3.1.6 需求收入弹性
3.2 供给弹性理论
3.2.1 供给价格弹性
3.2.2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3.2.3 供给交叉弹性
 ……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5章 厂商理论
第6章 市场理论
第7章 分配理论
第8章 一般均衡与市场失灵
第9章 国民经济总量及其核算
第10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11章 IS-LM模型
第12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D模型)
第14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乃西方经济学的绪论部分,通过对资源稀缺性和选择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介绍,定义了经济学,说明经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并就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理论学习奠定基础。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 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人要生存,就必须有用于吃、穿、住等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只有首先满足了生存需要,才能从事政治、文化、科学、教育等社会活动。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表明,农业是*古老、*基础的产业部门,因为,他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需品——食物。而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们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的社会活动,这是因为,工业部门不仅本身具有比农业部门更高的效率,而且,能够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2.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要素投入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财富得以创造和不断丰富的基础,而物质资料生产的进行则依赖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一般可以分为四种:
(1)劳动力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耗费,包括体力与智力的耗费。劳动力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之一,在过去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古典经济学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并认为劳动力投入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因素。就生产力角度来看,劳动力是生产力三要素中*革命、*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基本依靠力量。
(2)资本
资本更确切地说是事物资本,即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原料及燃料等。尽管从整个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历史看,一切资本货物归根结底*终都是人或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在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形态中,其劳动力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及时创造出该社会所需要的所有资本货物。因此,在生产力水平已经高度民主发达而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劳动力完全替代资本的概念已经过时,资本事实上已经成为与劳动力至少同等重要的独立投入要素。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