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

1星价 ¥24.0 (4.9折)
2星价¥24.0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hu***(三星用户)

值得一看的书

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成果。

2014-12-04 17:16:2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056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657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9705643 ; 978-7-5097-0564-3

内容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各自的社会历史理论,这些理论在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同时,又都围绕着如何实现人的个性自由而提出各种构想。本书围绕这个主题全面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他们的思想所代表的三种不同的批判模式以及这三种批判模式的内在联系。

目录

引言
 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三种解释模式
 三 法兰克福学派的三个批判模式
**章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形成与批判理论的**个模式
 一 资产阶级历史哲学批判
 二 批判理论和传统理论:对社会历史方法论的不同理解
 三 启蒙辩证法:自我持存和自我毁灭的辩证法
 四 理性的主观化及其后果
第二章 阿多诺:非同一性的拯救方案
 一 发达资本主义和被摧毁的生活
 二 对社会研究中的实证方法的批判
 三 同一性思维批判
 四 文化工业对人的个性的限制
第三章 魏特夫:东方社会研究
 一 东方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治水国家与治水意识
 三 对东方专制主义的分析
第四章 马尔库塞: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社会辩证法
 一 实证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二 马克思的辩证社会理论分析
 三 人类自我压抑的根源和摆脱压抑的途径
 四 否定向度的渴望
第五章 弗罗姆:走向幻想锁链的彼岸
 一 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异同
 二 人道主义的性格理论
 三 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健全社会的构想
第六章 罗文塔尔:通俗文学的社会分析
 一 作为商品的文学和作为艺术的文学
 二 关于艺术和通俗文化:一个思想史的回顾
 三 大众偶像的批判
第七章 瑙曼: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政治和社会根源分析
 一 对魏玛共和国崩溃和法西主义统治的特点的分析
 二 政治权力和法律的社会根源分析
 三 政治自由的三个要素
第八章 基希海默:民主法治国家的期盼
 一 形式民主还是实质民主:对《魏玛宪法》的两种不同态度
 二 对立面的消失及其根源分析
 三 政治正义问题的探究
 四 用法治精神来解决正当性和合法性之间的冲突
第九章 哈贝马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与批判理论的第二个模式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初步反思
 二 把交往的因素纳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计划中
 三 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自由丧失”的根源的新探索
 四 程序主义民主制度和现代性的事业
第十章 施密特:在超越自然中实现自由
 一 超越“自然存在”和“自然关系”
 二 马克思历史观中结构和历史的关系
第十一章 维尔默: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矛盾和现代社会中的政治变革
 一 马克思的思想中科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对立
 二 现代政治中的“具体乌托邦”
第十二章 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与批判理论的第三个模式
 一 对法兰克福学派**代批判理论的批判
 二 福柯权力斗争模式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模式
 三 黑格尔和米德:承认理论的两种模式
 四 主体间相互承认的模式与社会批判的理论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形成与批判理论的**个模式
  一 资产阶级历史哲学批判
青年霍克海默在思想上同情工人阶级,对那些忽视工人阶级疾苦的东西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而在1930年发表的《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开端》中,在对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的讨论中,他实际上涉及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一个根本的观点:社会历史就是生存竞争的历史。在对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批判中,霍克海默已经触及了后来的他的全部批判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如何看待生存竞争的原则的问题。
1.对马基雅维里的历史研究方法的批判
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方法的权威地位被逐步地确立起来,并成为科学研究的范例。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中。马基雅维里是其中*早的一个代表。霍克海默说:“马基雅维里是新时代的**个历史哲学家,是不断上升着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先驱。”为什么他把马基雅维里开始的政治理论研究作为资产阶级的历史哲学的开端呢?这种历史观把历史看作是人们之间生存斗争的历史,是人用技术的手段控制自然的历史,而这个历史是有一定的历史规律的。……

作者简介

王晓升,1962年7月生于江苏省射阳县,199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做访问学者,曾出版《语言与认识》、《现代化:发展和价值》、《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后期维特根斯坦心理哲学研究》(与郭世平合著)、《价值的冲突》、《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的主要兴趣是社会历史观的研究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