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13506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811135060 ; 978-7-81113-506-0

内容简介

本书从执政能力的内涵分析人手,阐述了执政能力包含了道德力、公共理性是执政能力的伦理前提、执政责任是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执政能力伦理建设的外在制度保障、公共节操是执政能力伦理建设的主体性保障等思想。

目录

**章 导论
 **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执政能力伦理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
第二章 执政能力的伦理意蕴
 **节 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及其构成
 第二节 政治伦理角度的执政能力
 第三节 德性伦理角度的执政能力
第三章 公共理性:执政能力伦理前提
 **节 公共理性的历程及其内涵
 第二节 公共理性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理性基础
 第三节 公共理性是现代执政党伦理建设的理性基础
第四章 执政责任:执政能力伦理建设的落脚点
 **节 执政责任的内涵
 第二节 执政责任的内容
 第三节 执政责任的实现机制
第五章 伦理制度:执政能力伦理的外在制度保障
 **节 执政制度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节 民主执政的伦理制度建构
 第三节 依法执政的伦理制度建构
第六章 公共节操:执政能力伦理建设主体德性保障
 **节 公共行政需要公共节 操
 第二节 公共节 操的表现
 第三节 公共节 操的培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导论
  **节 问题缘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新的任务,也有新的挑战。从国际而言,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日益革新,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时,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与分化的企图并没有终止;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进入深层次的调整之中,利益冲突与矛盾日渐凸显,特别是现阶段由于改革过程的一些政策性的疏忽所致社会贫富加大的现象,更加加深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如何整合不同利益要求,保证社会秩序公正有序的发展,考验着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还有,我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少数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思进取、贪污腐败、生活奢侈、执政能力极其低下,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削弱了党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声望。这些新的问题,都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秩序稳定有序运行。学术界对党的执政能力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我们认为在目前,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对执政能力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