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流通30年

包邮中国现代流通30年

1星价 ¥13.8 (4.3折)
2星价¥13.4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8199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08-12-01
  • 条形码:9787801819987 ; 978-7-80181-998-7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流通30年》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基于对外开放的角度研究流通问题。本书采取不同于以往主要从体制改革的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方法,归纳和总结中国现代流通30年来的开放历程、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展望中国现代流通的发展趋势。二是现代流通问题内外兼顾。不仅关注流通产业和流通体制等现代流通的内部问题,而且从现代流通与外部关系的角度,评估中国现代流通对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城市发展和扩大就业等外部环境的贡献。

目录

**篇 理论篇
**章 现代流通与邓小平理论
**节 现代流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节 现代流通与现代大生产
第三节 现代流通与宏观调控
第二章 现代流通与“三个代表”
**节 现代流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 现代流通与扩大内需
第三章 现代流通与科学发展观
**节 现代流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节 现代流通与统筹城乡发展
第三节 现代流通与建设“两型”社会
第二篇 体制篇
**章 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
**节 流通领域产权改革
第二节 流通经营体制改革
第三节 流通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 流通法制建设历程
第二章 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节 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三篇 开放篇
**章 流通产业开放历程
**节 人世前的流通产业开放
第二节 人世后的流通产业开放
第二章 流通产业开放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节 流通产业开放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流通产业开放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四篇 城市篇
**章 城市流通体系的变迁
**节 层层调拨流通模式的瓦解
第二节 “三多一少”的流通体系
第三节 多元化流通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城市流通体系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节 城市流通体系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城市流通体系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五篇 农村篇
**章 农村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
第三节 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制改革
第二章 农村流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节 我国农村流通发展的成就
第二节 我国农村流通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六篇 贡献篇
**章 现代流通与经济增长
**节 现代流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现代流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二章 现代流通与区域经济
**节 现代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流通与义乌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现代流通与结构优化
**节 现代流通对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二节 现代流通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四章 现代流通与城市发展
**节 现代流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中国现代流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效果
第五章 现代流通与扩大就业
**节 现代流通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中国流通业对扩大就业的贡献评价
第七篇 展望篇
**章 流通体制改革的趋势展望
**节 流通产权制度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流通经营制度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流通管理制度的发展前景
第四节 流通法律制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流通产业开放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节 流通产业规模增长
第二节 流通产业结构演变
第三节 流通产业布局变化
第三章 城市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节 城市流通的总体规模
第二节 城市流通的业态结构
第三节 城市流通的竞争格局
第四节 城市流通发展新亮点
第四章 农村流通发展趋势
**节 农村流通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第二节 农村流通现代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篇 理论篇
**章 现代流通与邓小平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经济规律办事、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系列思想和认识的形成,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理论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党对市场及现代流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发展,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节 现代流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纠正了经济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认识到“重生产、轻流通”的危害性,反对“无流通论”。从搞家庭承包,确立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农村改革开始,党中央就把扩大和发展商品流通作为推动我国广大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主要路径。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走在改革的前列,顺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搞活和培育了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促进了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在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过程中,党中央多次提出要改变只抓生产、不抓流通的老习惯,坚持生产、流通一起抓。从此,流通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价格逐步放开,计划直接管理领域显著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