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
读者评分
4.7分

包邮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

1星价 ¥19.5 (6.5折)
2星价¥19.5 定价¥30.0
商品评论(9条)
bic***(三星用户)

灵韵与救赎

商品包装完好,发货物流快。

2020-05-28 09:27:38
0 0
ztw***(三星用户)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20-05-10 18:03:5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353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503935312 ; 978-7-5039-3531-2

本书特色

本雅明坐在圣日尔曼德普雷的德斯杜赫马哥兹咖啡馆等一个朋友,突然觉得“有-种迫人的力量”,他为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明确无误”地找到了-条清晰的线索。他用一连串“简单的问题质询”自己的过去,“答案似乎顺理成章地写到了随身带的一张纸上”……
       ——闽梅

内容简介

《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借着对本雅明提出的“灵韵”、“紧急状态”、“国家大计”等诸范畴的考述,把充满歧义与内在扦格的本雅明思想阐释为一个线索清晰、略可予以整体把握的系统。
  作者对本雅明致思初衷的探问是真切而富于同情理解的,对其理论得失的检讨颇具分寸感而又有相当的深度。对多个“双重的本雅明”——卡夫卡式的本雅明与波德莱尔式的本雅明或布莱希特式的本雅明与阿多诺式的
  本雅明——所体现的某种时代悲情和精神张力的揭示是《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见特色之处。

目录

引言“紧急状态”及其应对
**章 作为“非宗教时代”的现代
 一、“大众”:现代社会的新的人群
 二、现代社会的个体危机:丧失“经验”与转向内心
 三、非宗教时代与“弥塞亚”的意义
第二章 灵韵消逝
 一、灵韵——信仰时代的价值之光
 二、灵韵消逝:由“礼仪”到“政治”
 三、现代“灵韵”:“商品的光环”
 四、现代“灵韵”:“灵韵的借用”
第三章 权宜之计:放弃灵韵
 一、“阿本之争”:从旧的好东西还是从新的坏东西出发
 二、艺术批评家(知识分子)的战略任务:毁坏作品
第四章 个体应对:重返“灵韵”
 一、“善变”的波德莱尔
 二、“失败的”卡夫卡
第五章 总体应对:“国家大计”
 一、“进步的概念必须以灾难的观念为基础”——本雅明对现代性的反思
 二、寓言作为救赎:德国悲悼剧研究
 三、“国家大计”:《巴黎拱廊街研究》
结语 本雅明思想的意义与中国当前文化现状
 一、更新传统,灵韵再现
 二、中国的文化现状:意义缺失的大众化时代的艺术
 三、本雅明的思想资源与中国当前文化现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借着对本雅明提出的“灵韵”、“紧急状态”、“国家大计”等诸范畴的考述,把充满歧义与内在扦格的本雅明思想阐释为一个线索清晰、略可予以整体把握的系统。
作者对本雅明致思初衷的探问是真切而富于同情理解的,对其理论得失的检讨颇具分寸感而又有相当的深度。对多个“双重的本雅明”——卡夫卡式的本雅明与波德莱尔式的本雅明或布莱希特式的本雅明与阿多诺式的
本雅明——所体现的某种时代悲情和精神张力的揭示是《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见特色之处。

作者简介

于闽梅,2000-2003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童庆炳教授学习文艺美学,2003年6月获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博士后,从事本雅明思想研究。著有《西方戏剧史话》并撰写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