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293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542629333 ; 978-7-5426-2933-3

本书特色

《清湖码头》讲述了:清湖码头是连接钱塘江南源的水陆转运枢纽,在仙霞古道所联系的浙闽山区经济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仙霞古道在明朝成为浙闽要途,清湖码头也在此时形成规模,在明朝直至民国早期大约四五百年间,清湖的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集镇。而在近代与汽车、火车运输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并不断受战争侵扰,清湖的经济逐渐走向衰落。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史实资料,辅以实地调查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条理化,厘清了清湖码头的发展脉络。在分析了清湖的布局特色和选址之后,作者分店铺、作坊、住宅、公共建筑、交通和生活设施五方面全面展示了清湖的商业、小手工业、运输业等行业发展和镇集人民生活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概况。*后,作者不惜用一章的篇幅,收录了对解放前分别从事船工、中药店员、酒店老板的三个八九十岁的老人的访谈,更使得近百年来清湖的生活和社会变迁更加丰富生动、跃然纸上。作者对清湖镇域内的一个专业的手工业村落——瓦窑村的考察,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清湖码头的经济辐射下周边山区经济发展的程度。

内容简介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蒋光彦九清桥碑记”载“闽以南,大江以西,估客行商转毂八越。系此地上下。阐荐绅大夫宦游他都国。及四方之宦阐者,或术道信州,间道梨矣,水税舟。而陆税车。清湖亦一要会也。”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载“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奢白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

目录

序言
**章 浙闽要会
第二章 选址和布局
第三章 店铺作坊(一)
第四章 店铺作坊(二)
第五章 住宅
第六章 公共建筑
第七章 桥、渡、堰、井
第八章 瓦窑村
第九章 老人三传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清湖码头》讲述了: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蒋光彦九清桥碑记”载“闽以南,大江以西,估客行商转毂八越。系此地上下。阐荐绅大夫宦游他都国。及四方之宦阐者,或术道信州,间道梨矣,水税舟。而陆税车。清湖亦一要会也。”清初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载“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奢白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

相关资料

插图:




**章 浙闽要会
历史·明代以前
清湖码头和仙霞古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在历史文献中的出现,也大约是同时的。
南宋时的文献,出现了“清湖渡”和“仙霞路”。吕祖谦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去福建会朱熹,取道仙霞岭,由衢州至清湖的过程是:三月“二十五日,早发衢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