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的弘扬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

包邮理论的弘扬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

1星价 ¥24.9 (4.8折)
2星价¥24.9 定价¥5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5224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808 页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807522409 ; 978-7-80752-240-9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若干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与传统知行观的近代嬗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学术路径”的“文化综合创新论”;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递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转向;生命体验与哲学建构——熊十力哲学体系基点探秘;重建儒家哲学;“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和谐文化建设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若干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与传统知行观的近代嬗变》、《重建儒家哲学》、《“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和谐文化建设》等文章。

目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阈中的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从批判法向融通法的根本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承继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论新探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与理解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略论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潮毛泽东的实践论与传统知行观的近代嬗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军事成果与中国传统哲学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哲学思考论冯友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兼评冯友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援引与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学术路径”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关于“结合”的若干思考马哲与中哲的融合创新及其面临的挑战解读与选择——从“仇必仇到底”说开来由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化问题透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关系的一个个案——胡汉民《中国哲学史之唯物的研究》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递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批判毛泽东的宗教观管窥中国走向自由之路的哲学思考——冯友兰文化观解读儒家法家的核心正义观及其现代解读老子的中观哲学与人类社会价值的重建评老庄“无为”哲学析藏传佛教认识论的特点历史主体的缺位道家哲学当代三性价值迷失/重建视阈中的现代新儒学研究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和”的哲学:中国哲学对世界未来哲学的*大贡献——冯友兰先生*后留给我们的*珍贵的哲学遗产谢无量与《中国哲学史》生命体验与哲学建构——熊十力哲学体系基点探秘日丹诺夫哲学史讲话的引入与反思的考察与反思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观对宁玛派大圆满法的一种新解读浅谈竹林玄学对庄子齐物思想的继承及表达“中”“和”之理论意蕴辨论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去家界”济世与弘道——管窥梁漱溟先生的文化哲学实践:张岱年早年哲学思想的核心重建儒家哲学刍议牟宗三现代新儒学人性观及其若干问题“确定”之谜——试析金岳霖论“确实性”和“确定性”论张岱年外界实在论证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超越论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领导思想中国官本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和谐文化建设论佛教的世俗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合社会之民策——孔子与老子“愚民”思想比较主客相分与主客同一——从西方哲学的视角看孔孟与老庄认识论的差异编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理论的弘扬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上下)》分为上下两册,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若干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与传统知行观的近代嬗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学术路径”的“文化综合创新论”;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递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转向;生命体验与哲学建构——熊十力哲学体系基点探秘;重建儒家哲学;“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和谐文化建设等内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