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6518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533651831 ; 978-7-5336-5183-1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人格科学研究书系”丛书之一,分别从理论、实践两方面,结合实证研究,阐述了审美对理想人格特质的养成的积极作用,为理想人格、健康人格的养成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可供心理学、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参考,对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人格”建构等,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学与人格心理学交叉的视角,审视人格及人格养成问题,探讨审美与人格养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分别从理论、实践两方面,结合实证研究,阐述了审美对理想人格特质的养成的积极作用,为理想人格、健康人格的养成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
本书既有深刻的理论论述,又有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既有美学中的现象直观、体验、感悟、作品分析等质化研究,又有教育学中各种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本书可供心理学、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参考,对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人格”建构等,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永远不变的主题
**章 心理学中人格与审美关系研究
**节 人格特质、类型与人格审美
第二节 自我与自我美感体验
第三节 人格意象与审美意象
第四节 快乐与美感定律研究
第五节 审美价值观与人格构成
第六节 审美心理学的人格变量
第七节 人格研究与治疗的审美方法
第二章 美学中人格与审美关系研究
**节 美学基本理论中人格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论中的人格
第三节 西方美学的人格内核
第四节 彰显人格的当代美学新论
第五节 人格美化:美学永远的主题
第三章 人格养成教育的困境与更新
**节 人格养成与教育的困境
第二节 人格构成的复杂性
第三节 人格养成教育的系统更新
第四章 理想人格与人格教养目标系统
**节 心理学的理想人格
第二节 美学的理想人格类型
第三节 理想人格是一个复杂系统
第四节 理想人格教养目标系统
第五节 为了和谐人格理想的实现
第五章 审美化人格教育策略
**节 人格审美意识引导策略
第二节 审美一人生价值观策略
第三节 代表性特质审美强化策略
第四节 人格审美意象建构策略
第五节 自我美感一自我悦纳策略
第六节 人格审美描述策略
第七节 人格成长的叙事诗:人格叙事策略
第八节 审美化人格教育网路建构策略
第九节 偏差人格的审美化矫正策略
第十节 学校审美化人格教育途径
第六章 服饰:人格表征与美化
**节 身体外观美化与人际沟通
第二节 服饰性别美感与刻板印象
第三节 自我概念与着装个性化
第四节 彰显人格魅力
第五节 与自我幸福感和自信心正相关
第六节 中国服饰30年美丽进程与人格嬗变
结语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心理学中人格与审美关系研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构成特质、类型及其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科。因为人的心理活动包含审美活动,人格构成特质和类型中必然涉及审美特质、类型及其发展规律。对人格心理学文献的考察发现,关于人格特质、人格类型、自我与自我整合、人格意象、快乐与幸福感,以及在人格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例如语词分析法、人格投射测量方法、人格治疗方法等等方面,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成果都与美、审美和美感等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关联。这为人格与审美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提供了重要证明;为通过审美促进理想人格的养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

作者简介

赵伶俐,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负责人。主要从事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100余项,共计300多万字,荣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10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