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都江堰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84463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1
- 页数:273
- 出版时间:2009-02-01
- 条形码:9787508446318 ; 978-7-5084-4631-8
本书特色
都江堰是世界上尚在运用的有20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它既是在中国统一事业中发挥过作用的有着悠久历史意义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座生机勃勃科学美妙的自然造化与人工斧凿浑然天成的建筑物;其巨大效益一直延续至今,是对环境有良好作用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的典范。本书将都江堰的历史还原于它所依存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梳理了都江堰极富区域特点的工程技术、水管理、水神崇拜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形态。它引导读者回望历史,发现传统水利建筑之美,探寻水利文明丰富的内涵,当然也将从中感悟古代工程技术的局限以及可以借鉴的优点。
内容简介
都江堰这一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岷江相依相存,在永远不息的急流中历经22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都江堰无言地传递着水利与文明的渊源,展现着水利与自然和谐的无限魅力,都江堰与成都平原息息相关。本书将都江堰的历史还原于它所依存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梳理了都江堰极富区域特点的工程技术、水管理、水神崇拜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形态。它引导读者回望历史,发现传统水利建筑之美,探寻水利文明丰富的内涵,当然也将从中感悟古代工程技术的局限以及可以借鉴的优点。全书图文并茂,一些珍贵图片是首次发表。
本书适用于从事水利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土木工程史、历史、地理等有兴趣的人群。
目录
江河孕育的人类古文明
文明传播与消失中水利的影响
黄河与长江——华夏文明的摇篮
都江堰——水文明的经典
**篇 成都平原与都江堰
1 都江堰的地理环境
1.1 成都平原地理环境、气象水文及灌溉特点
1.2 成都平原的河流
1.3 成都平原历代政区的沿革
2 蜀文明及其治水活动——公元前约3000年~前362年
2.1 蜀国的远古文明
2.2 鳖灵治水传说与开明王朝
2.3 蜀国与中原的交流
3 都江堰的创建及早期发展——公元前361年~前207年
3.1 蜀郡在统一战争中的地位
3.2 都江堰的创建
3.3 成都二江与秦代成都
3.4 秦蜀守李冰治蜀及先秦岷江水利
4 都江堰对天府之国的造就——公元前206年~961年
4.1 区域政治及经济中心形成
4.2 都江堰渠首的逐步完善
4.3 灌区在成都平原的扩展
4.4 岷江中游的通济堰
4.5 成都二江及其对成都城市发展的影响
4.6 縻枣堰及成都新城河水道形成
4.7 摩诃池与锦宫城的园林水系
5 灌区在两宋经济中的地位——960年~1279年
5.1 成都平原水利区的耕桑之利
5.2 成都——水运枢纽与商业重镇
5.3 宋代的都江堰渠首工程及灌区管理
5.4 成都淹城之灾及北宋城市水道的改造
6 都江堰的两次废弃和重建——1271年~1820年
6.1 宋末元初成都的毁灭与重建
6.2 明末清初成都平原的浩劫和恢复
6.3 明末清初都江堰的废弃和重建
6.4 元明清时期的都江堰渠首工程
6.5 明清成都内城水系
第7章 都江堰发展的承前启后期——1821年~1949年
7.1 清后期经济衰败对都江堰的影响
7.2 清末两次大修都江堰
7.3 灌区水政的变革
7.4 1933年叠溪地震前后的都江堰
7.5 都江堰**个现代水利规划《都江堰治本计划》
参考文献
第二篇 都江堰的科学成就及传统技术
8 都江堰渠首枢纽
9 灌区干支渠分水枢纽工程
10 传统工程技术
第三篇 都江堰的管理
11 水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
12 岁修经费、工料来源及劳动力组织
13 岁修工程管理
14 灌区用水管埋
第四篇 区域水文化和水的宗教
15 水神李冰及其社会意义
16 水神祭祀及其利用
后记
节选
**篇 成都平原与都江堰
1 都江堰的地理环境
岷江是黄河之外中华文明又一发祥地,它辉煌的文明可以与黄河流域的古文明相媲美。岷江一直被简称为“江”,即使在明清时期,多数人还是将岷江视作长江的正源。这或许是古代人以文明的进化先认定江河的地理观。古老的蜀文明中水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岷江流域早期的行政区形成和演变中有重要影响。秦汉置蜀郡,政区范围北直抵岷江上游今松潘平武,中以岷江河流为轴线向四周辐射至成都平原的广大区域(见表1-1)。蜀郡置湔氐道,管辖上游的羌氐部落民族(后来分化为羌族和藏族)。隋唐时全国设十三道,下领州(府)、县。从此成都府的政区管辖范围,大抵北以今都江堰市为界,南以岷江中游起点新津为界,都江堰灌区各县涵盖
其中。
都江堰的兴建,改变了成都平原天然河流的自然形态,由此也直接影响到县乡以及村落城镇的形成。成都平原行政区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各级行政区边界变化不大。都江堰作为一个灌溉区,无论管理还是水源调度,都需要在相对独立稳定的区域内实现,这是成都平原政区稳定、少有重大改变的丰要原因。
^
-
石油石化领域理化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实例汇编
¥29.8¥48.0 -
电路及磁路
¥11.0¥33.3 -
电视原理-(第7版)
¥18.2¥43.0 -
防爆工艺导论
¥29.9¥59.0 -
路易.威登的秘密
¥35.8¥58.0 -
中国传统酿造酒醋酱
¥38.1¥128.0 -
零担货物运输网络中绿色物流的枢纽选址与路径规划:英文版
¥57.9¥78.0 -
图解汽车线束技术
¥55.6¥78.0 -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
¥35.6¥48.0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
¥69.3¥99.0 -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66.3¥96.0 -
(社版)XG管道分质直饮水供水技术与工程
¥54.0¥78.0 -
水利工程与水工建筑施工
¥38.4¥68.0 -
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扬子江水利考
¥36.2¥75.0 -
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钛酸镧锂基电解质研究
¥48.0¥58.0 -
LNG船舶夜航安全评估
¥32.4¥56.0 -
科学论证:逻辑与科学评价方法:logic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89.6¥128.0 -
河南省水资源——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
¥144.0¥200.0 -
职业健康安全(李冰峰)
¥28.0¥36.0 -
变电施工现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34.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