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66368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1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806636831 ; 978-7-80663-683-1
内容简介
《张迁碑》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明朝初年出土。原在山东省东平县城内,现存于泰山岱庙。*早的著录见于明都穆《金薤琳琅》,评价《张迁碑》“字特完好可读,汉碑中之不易得者”。历史上其他评价还有“张君碑文辞翩翩,有《东京》风”,“予观《张迁碑》之端直朴茂,与《衡方碑》大相类”等语。《张迁碑》的用笔特征主要有以下特点:锋正铺毫以篆法为主;齐(蚕)头燕尾,波挑上腴,隶法具备;方起方收,楷法初具。本书讲解明晰,深入浅出,学习此碑者认真研习,可以在书法练习中体会用笔原则,扎实地掌握用笔基本功,甚至进入书法创作阶段。
目录
**节 关于隶书
第二节 《张迁碑》的内容简介
第三节 关于对《张迁碑》的评论举隅
第二章 解析《张迁碑》
**节 《张迁碑》的用笔特征解析
第二节 《张迁碑》的基本笔法与笔画解析
第三节 《张迁碑》的常见偏旁写法解析
第四节 《张迁碑》的字形结构特征解析
第五节 《张迁碑》与《曹全碑》部分相同字写法之比较
第六节 《张迁碑》的艺术特色
第七节 《张迁碑》的局限与不足
第三章 隶书章法浅析
**节 汉简式的汉碑
第二节 依山就石的汉代摩崖石刻
第三节 凝重浑朴的汉碑
第四节 典雅森严的汉碑
第四章 《张迁碑》全文
节选
**章 隶书与《张迁碑》
**节 关于隶书
一、关于隶书与八分之说
隶书一词有两个意思,**,通常指汉字的书体之一,主要指产生于秦代末年,盛行于汉魏时代的主要书体,也叫“左书”、“史书”。它是在小篆,也可以说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第二,正书的古称。如秦时称篆书,魏晋时称楷体,有人也称汉代隶书为“八分书”,这是笼统而言。为什么隶书又叫“八分书”,二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我们可以通过古人的阐述,来了解这两种名称的含义。
清人刘熙载在其《艺概·书概》中,有过具体的阐释。他说,隶和八分谁先谁后的问题,“辩而愈晦”。也就是说,对于隶与八分书,越想讲论清楚,倒越容易弄不明白,导致这种结果的,其原因在于“狭隶而宽分"。意思是指对于隶书的理解过于狭窄,而对于八分书的理解和说法,比较宽泛。
对于“隶书"的叫法,比汉代“八分”书更早一些的写法,例如秦权上的字曾称之为“隶”;对于晚于汉代“八分”书的,如钟繇、王羲之等人所写的今天被称之为正楷体的字,也曾被称为“隶书”。看来,隶书的概念,在当初就指字形发生变化阶段的那种字体,而“八分”则指汉代通行的今天所谓的汉隶。顺便说一下,秦权上的文字,它有别于秦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字形。秦权上的字形明显地不如那些石刻文字规整,而是极其随意,只要字形写是小篆体即可,全不顾对称美观与否。意即今天所说的字写对了就行,而不十分讲究是否典雅美观。其实,秦权上的文字字形,是我们研究小篆写法*好的笔画、笔顺分析入门图例。
二、说“分":分数之分
八分书的“分”字,既是分数之分,也有分别之分的意思。分数的意思是从某一事物中割取一部分,如《书苑》中所引蔡文姬所说的“八分书”,就是从分数的角度来说的。
……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艺术教育
¥8.0¥26.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25.0¥49.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4.4¥35.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明清印学论丛
¥21.5¥5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 -
邓散木讲书法
¥12.2¥26.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