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中药学
读者评分
4.6分

包邮本草纲目中药学

1星价 ¥74.3 (4.7折)
2星价¥74.3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ztw***(三星用户)

性价比很高

2020-11-20 08:02:58
0 0
164***(三星用户)

医药学研究

古代医药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的价值。

2020-06-07 21:44:02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381449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1066
  • 出版时间:2006-11-01
  • 条形码:9787538144963 ; 978-7-5381-4496-3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本草纲目》是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本书即为其核心中药学部分的重新编写
编排体例科学,内容翔实,检索便捷,通俗易懂,科学实用
书后附有历代诸家本草、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古今地名参照表以及药名索引

       李时珍(1518-1593)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以多年研读古籍和踏遍千山万水的行医实践,经二十七年“心殚厘定”,编撰成《本草纲目》这部科学巨著。这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成就。其内容丰富,包罗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物候学、文字学、文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等各领域都有所贡献,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于它对中医药学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现已流行于全世界,有多种文字出版。
       整理古籍,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本草纲目》篇幅巨大,涉猎繁多,而且生僻字、通假字、异体字也较多,不利于今人阅读与检索,也影响了这本医学巨著的普及和应用。有鉴于此,编者对它进行了重新编写。《本草纲目中药学》即为《本草纲目》里中药部分的汇编,以刘衡如、刘山永校注,华夏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的《本草纲目》为底本,按新体例对原著进行了分类编写。
       《本草纲目中药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下篇各论。总论为中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各论分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水类、火类、土类、人类、服器类八章。原著中的疑难字词除原著已注音着外,还用汉语拼音和同音字注音并加以释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除独特情况外,均使用现代规范字。书后还附有历代诸家本草、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古今地名参照表以及药名索引。总体编排科学,内容翔实,检索便捷,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当前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是大中专中医院校学生的重要课外读物、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物候学、文字学、文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等的研究都有所贡献,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现已用多种文字出版,流行于全世界。是当前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大中专中医院学校学生的重要课外读物;中医药爱好者、养生保健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本草纲目中药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下篇各论。总论为中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各论分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水类、火类、土类、人类、服器类八章。本书是当前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大中专中医院校学生的重要课外读物。

目录

前言
凡例
本草纲目序
上篇 总 论
一、神农本经名例
二、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三、采药分六气岁物
四、七方
五、十剂
六、气味阴阳
七、五味宜忌
八、五昧偏胜
九、标本阴阳
十、升降浮沉
十一、四时用药例
 十二、五运六淫用药式
 十三、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十四、五脏五昧补泻
 十五、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十六、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十七、药名同异
 十八、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十九、相反诸药(凡三十六种)
 二十、服药食忌
 二十一、妊娠禁忌
 二十二、饮食禁忌
 二十三、病有八要六失六不治
 二十四、药对岁物药品
下篇 各 论
 **章 植物类
 第二章 动物类
 第三章 矿物类
 第四章 水类
 第五章 火类
 第六章 土类
 第七章 人类
 第八章 服器类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以多年研读古籍和踏遍千山万水的行医实践,经二十七年“心殚厘定”,编撰成《本草纲目》这部科学巨著。这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成就。其内容丰富,包罗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物候学、文字学、文学、训诂学、音韵学、文献学等各领域都有所贡献,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由于它对中医药学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现已流行于全世界,有多种文字出版。
整理古籍,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本草纲目》篇幅巨大,涉猎繁多,而且生僻字、通假字、异体字也较多,不利于今人阅读与检索,也影响了这本医学巨著的普及和应用。有鉴于此,编者对它进行了重新编写。《本草纲目中药学》即为《本草纲目》里中药部分的汇编,以刘衡如、刘山永校注,华夏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的《本草纲目》为底本,按新体例对原著进行了分类编写。
《本草纲目中药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下篇各论。总论为中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各论分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水类、火类、土类、人类、服器类八章。原著中的疑难字词除原著已注音着外,还用汉语拼音和同音字注音并加以释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除独特情况外,均使用现代规范字。书后还附有历代诸家本草、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古今地名参照表以及药名索引。总体编排科学,内容翔实,检索便捷,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当前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是大中专中医院校学生的重要课外读物、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