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经典82 西现代手法诠释佛教三界观 六道轮回-掌控生命向上的轨迹

包邮图解经典82 西现代手法诠释佛教三界观 六道轮回-掌控生命向上的轨迹

1星价 ¥53.7 (7.9折)
2星价¥53.7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3336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561333631 ; 978-7-5613-3363-1

本书特色

世界上,除了人的生命存在形式之外,其他的生命都有怎样的生存状况?在永恒的时间线上,人从生到死真的只有一期吗?中阴身是怎么回事,它就是通常所说的灵魂吗?佛教极有特色的六道轮回观念对这些疑问给出了回答:譬如,它说世界上一共存在着六类众生,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众生,每一道众生的生存状况迥异;人一世的生命如灯油燃尽之后,还有来世;人在此生没有解脱,就会继续轮回六道,这六道的特征分别是:
  天道: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活而奔波,而且寿命极长。
  人道:有八种基本的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阿修罗道:有像天人一样的大福报,但是嗔心太重,好勇斗狠,经常和天道发生战争。
  畜生道:愚痴无明,要经受弱肉强食之苦,根本听不懂佛法。
  饿鬼道:饿鬼们整天饿着肚子四处游荡寻找饮食,即使找到,饮食也会变成火焰等。
  地狱道:在六道中苦难*重,众生在地狱中寿命越长,就要忍受更多的痛苦。
  佛教还说,众生在六道中生死流转,无有止息,也就是生命的轮回是无限的。因此,六道中苦报多的,可以通过积累善业、消除恶业以及临终一念等,来世投生福报多的善道,或者往生极乐世界。因此,佛教的轮回观本质上是提倡善道,惩罚恶道。  
《图解六道轮回》以200幅绘制精美的唐卡及现代图文对应的图解方式,帮助读者对佛教轮回的观念有更深入、丰富、详细地认识,从而更能够对生命持光明和希望的态度,并且相信生命犹如一栋房子,死亡只是房子坏了,在生死流转中还能重建,因此,在当世认真“修缮”这栋房子,使之在自我完善中成为生命的庄严殿堂。

■投胎做人还是升天成佛?生命熄灭后,会到哪里去?
■200幅精美手绘插图,诠释佛教关于生命价值的智慧
■4种全彩六道轮回唐卡图式,堪称佛教珍品,令人叹为观止

内容简介

六道轮回即生命轮回的六个场所,它是佛教对于生死问题的一个根本性阐释。佛教认为,死亡并不代表生命的消散、人死后将进入中阴状态,根据生前的行为果报,再次投入六道轮回永不停息的流转之中,这是生命轮回的*高法则,我们人类也要受其制约。
《图解六道轮回》以精美震撼的六道轮回唐卡图为蓝本,探讨生命轮回的现象,系统介绍了佛教中关于生死、三界、六道等理论,涉及到的问题有:生命是由什么组成?佛教的时间观和空间观是怎样的?六道众生各有什么样的生存状况?地狱的情形如何可怖?死亡后的生命还要经历哪些轮转?在佛教中有哪些超越六道轮回的修行方法?净土为什么是众生的理想去处?佛教轮回观念对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有哪些?书中对六道轮回图的细致分析,既是对于人类生死流转的具象化地揭示,也是关于人类生命境界反思的抽象哲学思索——六道众生实质代表六种不同的生存境界。

本书逐一深入解读这幅神秘绘图背后的密码,全方位揭示佛教生死轮回之说的谜题,希望能给读者提供认识生命的另一种视角。

目录

六道生命轮回的中间站——中阴身
六道轮回图:死神阎魔转动生命之轮(一)
六道轮回图:死神阎魔转动生命之轮(二)
六道轮回图:死神阎魔转动生命之轮(三)
从六道中解脱后的去处——佛教的极乐世界
编者序:六道轮回——佛教生死观的意义
本书阅读导航
第壹章 唐卡中的生命之轮:神秘的六道轮回图
1.生死流转中的众生:六道轮回
2.从唐卡说起:神秘的六道轮回图
3.因果:六道轮回的根本动力
4.内圈:三毒—轮回的原因
5.第二圈(1):业因—轮回的直接推动者
6.第二圈(2):业果—业因招致的报应
7.第三圈(1):六道之三善道
8.第三圈(2):六道之三恶道
9.第三圈(3):进入六道的依据
10.第四圈:十二缘起—环环相扣的因果
11.外圈:守护六道的无常死主
12.六道中的化身佛:跳出轮回的导师
13.涅妙境:跳出轮回后的境界
第贰章 因缘和合:佛教的世界观与生命观
1.诸行无常:佛教的世界观与生命观
2.构成世界与生命的基本材料:地、水、火、风
3.佛教的空间观(1):大千世界
4.佛教的空间观(2):须弥山与三界
5.佛教的空间观(3):四大部洲
6.佛教的时间观(1):从一刹那到无量劫
7.佛教的时间观(2):轮回中的世界
8.末法时代:佛法面临消失的时代
9.五蕴:构成身心的五个要素
10.佛教的生命观(1):五蕴的因缘和合
11.佛教的生命观(2):十法界
第参章 六道轮回解析(1):三善道
1.三善道:轮回中的幸运者
2.天道:大福报者的天堂
3.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4.十善与四禅八定:通往天道的阶梯
5.天人五衰:临终时的天人
6.古老传说中的天人:帝释天与梵天
7.汉化的天人:托塔天王与哪吒
8.天道中的护法:韦驮,乾闼婆,紧那罗
9.殊胜的人道:修行道路上的枢纽
10.人身难得:人道的独特之处
11.须弥山下的众生:四大部洲中的人类
12.生老病死:人生中的无量诸苦
13.大事因缘:释尊在人间的示现
14.居士:佛在世俗生活中的弟子
15.僧伽:佛在人间的使者
16.世人的导师:指导众生修行的祖师大德
17.修行的规范:人道中的佛法
18.阿修罗道:好战的护法
19.嗔恚:阿修罗的致命习气
20.跨越六道的战争:阿修罗与帝释天之战
第肆章 六道轮回解析(2):三恶道
1.三恶道:苦难的三涂
2.畜生道:愚痴无明的众生
3.畜生道中的护法:龙与迦楼罗
4.饿鬼道:食不果腹的众生
5.饿鬼道中的护法:夜叉,罗刹
6.地狱道:罪大恶极者的归宿
7.漫长的轮回:地狱众生的前世与来生
8.八热地狱:地下的熔炉
9.八寒地狱:地下的冰窖
10.游增地狱与孤独地狱:小地狱中的大痛苦
11.十八层地狱:震慑人心的受难之处
12.地狱中的管理者:汉化的十殿阎王
13.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14.地狱变相图:唐卡中的地狱
15.西方人心目中的地狱:佛教与基督教地狱观的对比
第伍章 四有轮转:生命的四大阶段
1.四有轮转:生死轮回中的四个阶段
2.生有:一段生命的缘起
3.本有:生前的世界
4.本有的**阶段:从入胎到住胎
5.本有的第二阶段:从降生到死亡
6.死有:一段生命的终结
7.临终时刻:四大元素的分解
8.中有:死后的世界
9.中有世界的幻相:诸尊现身
10.舍利子:高僧往生对众生的启示
第陆章 超出三界外:超越轮回的修行法
1.出离轮回的阶梯:佛教中的修行法
2.发菩提心:佛教修行的基础
3.四谛: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4.三学:修行的次第
5.五戒:*基本的行为规范
6.八正道:*基本的修行方法
7.三十七道品:修行的细节
8.六波罗蜜:大乘菩萨的修行法
9.禅宗与净土:出离轮回的捷径
10.皈依三宝:进入佛门的**步
11.在生活中修行:居士的修行法
12.寺院中的修行:出家众的修行制度
13.从发心到成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
第柒章 不生亦不灭:轮回之外的佛国净土
1.庄严佛土: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2.不同的佛土:净土的不同形态
3.超出三界外:脱离轮回的四圣
4.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净土
5.净琉璃世界:药师佛的净土
6.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的净土
7.人间净土:四大菩萨在人间的道场
8.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人心中的净土
9.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
10.净土宗:求生极乐净土的宗派
11.信,愿,行: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
12.念佛法门:往生极乐世界的易行道
13.十六观门:对极乐世界的观想
14.三辈与九品:往生净土的不同层次
第捌章 传统社会中的六道轮回:佛教轮回思想的影响
1.六道轮回观: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2.轮回的意义:佛教信仰的基础
3.魂归泰山: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
4.天命与社会:轮回观对儒家的影响
5.轮回与长生:轮回观对道教的影响
6.薄葬与火葬:轮回观对传统丧葬的影响
7.法会与习俗:轮回观对法会仪式的影响
8.神话与宝塔:轮回观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附录 三界二十八天简介
展开全部

节选

《图解六道轮回(掌控生命向上的轨迹)》让读者能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存在,重新审视自我的精神与生活,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人死后会到哪里去?投胎做人还是升天成佛?4种六道轮回唐卡图式,详解图像含义,清晰呈现每一个细节,200幅精美手绘插图,诠释佛教关于生命价值的智慧。六道轮回观是佛教对生死问题*根本的认识。佛教认为,处于世间的众生因为贪、嗔、痴三毒以及无始以来的无明而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这六道中轮回流转。作为六道众生之一的人类,即生活于人道之中,同时也受到因果轮回的制约。《图解六道轮回》以现代的图解方式,完整地、系统地阐释六道轮回的意义,化艰深为浅显,化晦涩为清新。全书以唐卡中的六道轮回图为蓝本,把它视作一个博大而丰富的图像象征体系,深入解析这幅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全面地为读者讲述六道的生命现象,了解佛教方方面面的与六道相关的知识,如佛教的时间观、空间观、关于三界的划分、十二因缘、净土观、轮回观及对我们社会文化、祭祀礼仪等的影响,等等。

相关资料

世界上除了人的生命存在形式之外,其他的生命都有怎样的生存状况?《图解六道轮回》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共存在着六类众生,每一道众生的生存状况迥异,这就像科学家声称,宇宙之中不只存在人类生命现象,还存在外星人。 自然科学杂志小编 林琳 读了《图解六道轮回》,我们更能够对生命持光明和希望的态度,相信生命犹如一栋房子,死亡只是房子坏了,在生死流转中还能重建,因此,在当世认真“修缮”这栋房子,使之在自我完善中成为生命的庄严殿堂。 佛学人士 修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