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111269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111269397 ; 978-7-111-26939-7

本书特色

射频(rf)和微波电路的消费电子产品与通信设备的发展对振荡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频技术和新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更加健壮的电路需求;与此同时,成本降低。尺寸减小和功耗降低也是射频和微波电路的必然发展要求——由此,性能更好的振荡器仍是迫切的需求。
  本书涵盖了迄今为止与振荡器设计相关的几乎全部知识,本书力图使得选择具有*优化的低噪声和电气性能的振荡器成为现实。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频域分析。时域分析和准线性方法。
  ·振荡器中噪声的信息:这些知识体现在关子变容管和振荡频率调谐,cmos电压控制振荡器和宽带电压振荡器的各章中。
  ·振荡器稳定性的分析:包含了多谐振荡电路和相平面方法。
  ·从经验和解析设计方法到高频设计技术的优化设计和电路技术。
  ·振荡器的一般操作和设计原理:包含在振荡器配置历史方面的各章中。
  本书既是实际射频和微波设计工程师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也是教师,高年级学生和相关科研工作者*佳的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论述了射频和微波晶体管振荡器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非线性电路设计方法、振荡器工作与设计原理、自激振荡的稳定性、*佳设计与电路技术、振荡器中的噪声、变容二极管与振荡器频率调谐、cmos压控振荡器、宽带压控振荡器、噪声降低技术等。
  本书体系完整、内容精炼、理论与实践结合。适合作为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非线性电路设计方法
1.1 谱域分析
1.1.1 三角恒等式
1.1.2 分段线性近似
1.1.3 贝塞尔函数
1.2 时域分析
1.3 牛顿·拉普逊算法
1.4 准线性方法
1.5 范德波尔方法
1.6 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参考文献
第2章 振荡器工作与设计原理
2.1 稳态工作模式
2.2 起振条件
2.3 振荡器结构与发展史
2.4 自偏压条件
2.5 振荡器矩阵分析法
2.5.1 并联反馈振荡器
2.5.2 串联反馈振荡器
2.6 双晶体三极管振荡器
2.7 传输线振荡器
2.8 双推振荡器
2.9 三推振荡器
2.10 延迟线振荡器
参考文献
第3章 自激振荡的稳定性
3.1 负电阻振荡器电路
3.2 常规单频稳定性条件
3.3 单谐振电路振荡器
3.3.1 恒定负载的串联谐振电路振荡器
3.3.2 非线性负载的并联谐振电路振荡器
3.4 双谐振电路振荡器
3.5 多谐电路的稳定性
3.5.1 一般复频稳定性判据
3.5.2 双频振荡模式及其稳定性
3.5.3 双谐振耦合电路振荡器的单频稳定性
3.5.4 具有双谐振耦合电路的三极管振荡器
3.6 相平面法
3.6.1 无损谐振lc电路中的空转振荡
3.6.2 有损谐振lg电路中的振荡
3.6.3 有损谐振lc电路中的非周期过程
3.6.4 变压器耦合mosfet振荡器
3.7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3.8 起振和稳定
参考文献
第4章 *佳设计与电路技术
4.1 经验优化设计方法
4.2 解析*佳设计法
4.3 并联反馈振荡器
4.3.1 *佳振荡条件
4.3.2 *佳mosfet振荡器
4.4 串联反馈双极三极管振荡器
4.4.1 *佳振荡条件
4.4.2 *佳共基极振荡器
4.4.3 准线性方法
4.4.4 计算机辅助设计
4.5 串联反馈mesfet振荡器
4.5.1 *佳共栅极振荡器
4.5.2 准线性方法
4.5.3 计算机辅助设计
4.6 高频设计技术
4.6.1 c类工作模式
4.6.2 e类功率振荡器
4.6.3 de类功率振荡器
 ……
第5章 振荡器中的噪声
第6章 变容二极管与振荡器频率调谐
第7章 cmos压控振荡器
第8章 宽带压控振荡器
第9章 噪声降低技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