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宫之外传

包邮唐宫之外传

1星价 ¥12.3 (4.9折)
2星价¥12.3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366941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536694101 ; 978-7-5366-9410-1

内容简介

大历十三年,唐代宗统治时期,安史之乱平息,大唐进入了中兴时代。
  京都商人杨炎之女杨茉语进入皇宫,太子李适对她心生爱慕,但杨茉语却与长公主之子卢杞相恋。太子与韩王明争暗斗,华阳公主暗恋卢杞而妒忌杨茉语,欲带杨茉语远嫁回纥。太子篡改圣旨,用杨茉语之妹芙晴替换杨茉语,杨炎遂入官场。华阳公主病逝,卢杞带杨茉语私奔,代宗下旨命与公主同日出生的杨茉语出家入道,杨茉语无奈与卢杞分离,居于昆仑道观中。两年后,太子登基为唐德宗,至昆仑亲迎杨茉语入宫为妃,杨茉语因伤心卢杞另娶宁国公主,遂入后宫。德宗怀疑茉心系前情,二人常生芥蒂,却又互相眷恋。杨炎升任丞相,杨氏亲族势力如日中天,随后杨茉语的姐夫、节度使田悦谋反被杀,杨炎获罪被贬。隋炀帝曾诅咒杨氏之女必亡大唐江山,而前朝又有杨玉环之乱,朝中大臣指杨茉语为祸国妖女,德宗迫于无奈将杨茉语拘禁于洛阳冷宫。卢杞见杨茉语伤心之态,顿生悔意,告诉杨茉语,当初因德宗允诺立杨茉语为皇后他才甘心退让,如今意欲纵容叛党进入长安宫廷,乘乱将杨茉语劫走。杨茉语唯恐德宗为自己亡国,便跟随卢杞隐居于太湖。叛乱平息后,德宗寻觅前来。卢杞见杨茉语深爱德宗,投身太湖。德宗与杨茉语互相原谅,前嫌尽释。

目录

楔子
**章 花溪柳陌早逢春
第二章 新妆漏影浮轻扇
第三章 宫鸟晓鸣茱萸枝
第四章 云间月色明如素
第五章 葡萄百丈蔓初萦
第六章 一夜轻风苹末起
第七章 明珠掩尽月华光
第八章 歌吹衔恩归路晚
第九章 瀑水交飞雨气寒
第十章 惊风乱飑芙蓉水
第十一章 春肠遥断牡丹亭
第十二章 楚郊千树秋声急
第十三章 凤阁斜通平乐观
第十四章 椒房金屋宠新流
第十五章 春风沉醉百花前
第十六章 宫梅殿柳识天情
第十七章 风摇杂树管弦声
第十八章 琼林寂寞谁为主
第十九章 娇妒倾城惑至尊
第二十章 别后相思隔烟水
第二十一章 莫疑东海变桑田
第二十二章 始见庭花复零落
第二十三章 天马来仪自海西
第二十四章 珠帘暮卷西山雨
第二十五章 军书插羽刺中京
第二十六章 寒著霁云归紫阁
第二十七章 洛阳陌上春如织
第二十八章 三宫路转凤凰台
第二十九章 相思弦断情不断
第三十章 已叹关山千万重
第三十一章 夜郎城近含香瘴
第三十二章 但恐红尘虚白首
第三十三章 行舟往来浮桥断
第三十四章 丹为凝顶雪为衣
展开全部

节选

三章  凤阁斜通平乐观
    大历十三年七月,华阳公主薨。
    大历十三年十二月,独孤贵妃薨,代宗追谥其为贞懿皇后。
    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崩。
    七月中,新君李适即位于太极殿,是为德宗。他册立皇长子李诵
之母,即原太子正妃王嫔为淑妃,未立皇后。
    次年,皇帝改元建中,称建中元年。
    建中元年的冬天,皇宫太极殿。
    皇帝抬头仰望窗外飘飘扬扬的鹅毛大雪,唤道:“李进忠!”
    李进忠闻声而至,应道:“奴才在。”
    皇帝并不看他,依然望着那如同柳絮轻舞的天空,似是自言自语,
又似是在问他:“有多久了?”
    李进忠恭声答道:“回皇上,杨姑娘在外已经两载有余,如今应
是第三个冬天了。”
    皇帝似是并未听见,喃喃自语道:“竟已过了如此之久,是时候
接她回京都了……”他转身说道,“替朕预备笔墨。”
    李进忠恭声称是,早有内侍宫女将笔墨准备好送上前来。
    皇帝行至御案前,提笔一挥而就,说道:“快马加急,速送往昆
仑山;另传三千御林军,随朕出宫一行。”
    李进忠躬身接过信笺,见信上墨迹未干,信笺末尾似是书着一个
“适”字,当下不敢怠慢,急急退行至殿外将皇命宣毕。
    御林军统领慎重接过皇帝的亲笔书信,向宫外飞奔而去。
     京都御史府。
    新任御史卢杞站立在大雪之中,一名美貌少女自他身后行来,轻轻
将一件羽缎披风覆盖在他肩上。卢杞回头看她,淡淡一笑:“是你。”
    那少女依偎进他的怀中,温言道:“如此大雪,你不冷么?屋子
里暖和,随我进去吧。”
    卢杞并未推开她,却仍是静立不动,眼中似是有无限惆怅。
    那少女似是知他心事,叹道:“她如今已是世外之人,你又何必
如此折磨自己?你心中再苦再痛,她亦不会知道。”
    卢杞默然呆立半晌,终于说道:“回去吧。”
    新任户部尚书杨炎府。
    杨炎与夫人崔氏拥炉而坐,摆酒相叙。崔夫人拭泪道:“我那可
怜的茉儿,昆仑山中本是极寒之地,她自幼在家娇生惯养,如何受得
了那般风寒?老爷遣人去看望她了么?”
    杨炎叹道:“茉儿如今在那里住久了,恐已习惯严寒。如今的茉
儿并非我们昔日的弱女儿,心中自有主见,况且皇命难违,只能等待时机
再设法救她回来……”
    崔夫人听罢无言,泪珠滴落。
    空中纷扬的大雪并未停歇,依旧是如杨花,如飞絮,将京都内外
大好河山,皆尽银妆素裹。
    雪落无声,佳人何在?
    建中元年的冬天,飞雪纷纷,将平乐观外昆仑诸峰变成一片雪白
的世界。
    天寒日将暮.明月照积雪。
    我身穿白罗绮,手捧一鼐檀香,缓步奉香于壁龛之前。两年前师
父清阳真人已正式收我为徒。赐道号玄真。
    炉鼎焚香,烟气氤氲。玄清师姐面壁静坐。我轻轻唤道:“师姐。,-,
    她问道:‘‘外面的雪可是下得很大么?,”
   我轻声道:“山峰是全白了。积雪恐怕已有尺许。”
    她并未回头,却说道:“师妹,你心中之事可放下了么?”
    如何放下,又怎能放得下?我心中一痛。却淡淡说道:“放不放
下,于我已无分别。”
    她又问道:“师妹.你可相信宿命么?"
    我抹去那一丝痛,答道:“若真有宿命,那我之宿命应是终老于
此山中了。”
    她叹道:“看来你依然眷恋那红尘中事。世人心念万千,拂开世
事本是一念,可这一念.人间却是难有。"
    我默默思索她话中之意,想到自己两年来将万事隐忍于心,但心
中一念,却足够萦绕我一世一生。
    卢杞两年前一别。至今未上过昆仑,父亲偶有书信,亦尽量不提
及卢杞。唯一提及的一次是在一年前,信中言道:“新帝登基.为父
升任户部尚书.朝中文武皆有升谪……卢中丞升任御史。"信中寥寥
数语.我已知大唐天下已乾坤易主,朝臣重新定位:太子如愿成为天
子,他对父亲似乎十分眷顾。卢杞回到他身边之后颇受重用。
    难道卢杞心中已经将我忘记?
    每思及此,心中惊痛莫名。
    一名小弟子面有匆匆之色,进来禀道:“师父,观外有一队骑兵.
为首之人自称御林军统领,自皇宫中来,有封书信要面呈玄真师叔。”
    玄清师姐仍是静坐姿势,说道:“师妹,你出去看看吧。"
    我走出观外,只见外面数人皆是禁军服色。见我出观来,数人同
时翻身下马,为首一人在雪地中叩首,朗声说道:“臣等奉皇上之命,
将御笔送至姑娘手中。”
    我面无表情,淡淡地说道:“若是皇上御笔赐书,交与我后便请
诸位回宫复命。昆仑山中有我师尊,恐扰其清修。”
    那统领闻言.将一封书信取出呈上。
    我接过书信,转身向观内而行.料他们便就此离去。那统领低声
道:“姑娘若是如此,臣等恐是性命堪虞,请姑娘当面拆阅。"
    雪花纷纷扬扬,他跪伏雪地之中,背上瞬时覆盖了一层薄雪。我
心中不忍.说道:“我拆阅便是,你们且起来吧。"



作者简介

紫百合,80后非新新人类,一个经常穿梭于谈判桌和机场的白领,一个温柔细腻的江城女子,一个文字古色古香的诗样女人。她享受着这样多变的身份,喜欢在工作之余带上摄影机、挂上背包驴行天下。追求品位,讲究格调,向往行云流水、于山水之间自娱自乐的生活,也偶尔喜欢带点惊喜与刺激! 她一不小心,学人小资了把,竟捞得了个武大的MBA头衔(一直没弄明白到底咋来的!)。现在又跑到九界和晋江原创网上小过了把文字瘾(呵呵,居然小有所有),*大的收获是博得了众多“百合迷”的热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