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视觉传达设计基础

1星价 ¥41.6 (7.7折)
2星价¥41.6 定价¥54.0
商品评论(1条)
书香萦***(三星用户)

总体来说还不错!

书中有几处印刷错误,其他还好。

2011-04-19 17:05:3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0586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5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811058642 ; 978-7-81105-864-2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培养学生设计造型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力求在造型艺术规律与形式美学法则之间,多角度地思考造型元素与空间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以建立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表达能力。作者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视觉设计基础的内涵解读;二、造型艺术的形式语言的表现;三、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四、视觉设计基础的创新表达和课题设计。作者试图在传统平面构成教学基础上有所突破,将造型基础与日后的设计课程相联系,突出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认知和分析能力,树立创新意识。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平面构成作为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一门基础造型课程,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大构成”自日本经由香港引进我国内地,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受到广泛关注,给传统的“绘画”加“图案”式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所谓“三大构成”教学,一般认为它首先形成于日本,是日本设计教育界根据战前德国包豪斯首创的基础课程内容及训练方法归纳、整理而成的,日本现代设计的发达与其比较早地引进包豪斯等教育理念不无关系。然而,日本式的构成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包豪斯基础课程极富生命力的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充满灵性的个性创造变成机械与教条的公式,其结果是背离了构成的原旨。对此,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指出:“构成作为一门课程,这一现象只是出现在日本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少数地区,在欧美不少设计院校中并无这一专门课程。”构成课程虽然在后来的课程实践中有所发展与变化,但始终未能摆脱其弱点,各地院校的同一课程在20年的时间中几乎都在进行同一套方案的复制,成为新的八股课程。

目录

**章 视觉设计的内涵**节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的社会意义第四节 视觉传达设计的商业价值思考题第二章 视觉设计的形态属性**节 自然形态第二节 人工形态第三节 具象与抽象形态第四节 设计的意幻形态思考题第三章 视觉空间的创造**节 平面与空间第二节 形与空间的心理张力第三节 形的分解与重构第四节 视觉空间的创新第五节 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现象思考题第四章 设计构成的创造力**节 基本形第二节 设计构成的构形形式第三节 肌理在构成中的运用思考题第五章 视觉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节 比例与尺度第二节 对比与统第三节 对称与均衡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第五节 整体与局部思考题第六章 视觉设计基础的创新表达**节 创新设计思维第二节 创意思维的发掘第三节 专业基础课程的课题设计思考题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讲述了:长期以来,平面构成作为高等艺术设计院校的一门基础造型课程,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三大构成”自日本经由香港引进我国内地,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受到广泛关注,给传统的“绘画”加“图案”式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所谓“三大构成”教学,一般认为它首先形成于日本,是日本设计教育界根据战前德国包豪斯首创的基础课程内容及训练方法归纳、整理而成的,日本现代设计的发达与其比较早地引进包豪斯等教育理念不无关系。然而,日本式的构成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包豪斯基础课程极富生命力的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充满灵性的个性创造变成机械与教条的公式,其结果是背离了构成的原旨。对此,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指出:“构成作为一门课程,这一现象只是出现在日本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少数地区,在欧美不少设计院校中并无这一专门课程。”构成课程虽然在后来的课程实践中有所发展与变化,但始终未能摆脱其弱点,各地院校的同一课程在20年的时间中几乎都在进行同一套方案的复制,成为新的八股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