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412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6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60841205 ; 978-7-5608-4120-5

本书特色

《康德辩证法新释》: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德意志文化系列

内容简介

简介   在哲学史上,辩证法被以多种意义而广泛地使用着。它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众所周知的核心概念,这使它的多义性与广泛性更值得关注。马克思对辩证法的重视渊源于黑格尔,而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出奇关注针对的却是康德。本书认为,认真思考康德哲学中辩证法的问题,有益于认识辩证法诸多意义之间的联系,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沟通和包容。   作者在康德哲学的全面视域中,对康德涉及的辩证法问题进行了爬梳。由此本书以辩证法为核心线索,对康德哲学予以了全幅地新释。这种新释虽然与康德自己使用辩证法一词的意义并不相同,却更能揭示康德哲学中辩证法问题的深刻意旨。由于康德那个“可以超过他,不可绕过他”的重要地位,新释所揭示的意旨就成为诸多辩证法问题,甚至是诸多哲学问题进行会通的一个基点。

目录

序导论 康德辩证法新释的意义**章 内在与超越之问:辩证法的形态**节 理性能力的两种误用造成的辩证法第二节 两个领域中发生的自然误用辩证法第三节 思辨理性中的自然误用辩证法【附论一】古希腊早期哲学中形而上学的辩证困境【附论二】本体论的含义在辩证困境中含混不清第四节 实践理性中的自然误用辩证法【附论三】苏格拉底通过辩证法对善的知识的寻求【附论四】柏拉图以善统摄辩证法对立双方的尝试第五节 辩证法的本质形态:幸福和道德第二章 思辨理性的有限性:辩证法的根源**节 作为辩证法根源的思辨理性有限性第二节 思辨理性有限性的佐证:库恩的范式理论第三节 思辨理性有限性衍生出的**类辩证法第四节 思辨理性有限性衍生出的第二类辩证法第三章 美:幸福向道德的过渡**节 寻求从幸福向道德的过渡第二节 判断力无法承担过渡的任务第三节 超越态度:康德“美的分析”的实质第四节 作为超越态度的美完成过渡的任务第五节 美在幸福与道德之间的依违不定第六节 呈现在经验中的美的区分:自在美和依待美第七节 自在美的分析【附论五】知性本身作为自在美的对象及其引出的问题第八节 依待美的分析第九节 对于美的区分的疏忽造成的迷误第四章 目的论:超越向内在的回顾**节 目的论中的反省判断力第二节 目的论中的目的第三节 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的分析第四节 目的论导入神学后辩证法问题的转向第五章 圆善与历史:辩证法的解决及作用**节 宗教试图通过圆善概念解决辩证法问题第二节 历史哲学在目的视域中解决辩证法问题第三节 从辩证法的解决走向它的作用:康德的历史哲学第四节 辩证法作用的揭示: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第五节 辩证法的根本作用:预测历史结论 从新释视角对康德辩证法的总评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康德辩证法新释》内容简介:在哲学史上,辩证法被以多种意义而广泛地使用着。它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众所周知的核心概念,这使它的多义性与广泛性更值得关注。马克思对辩证法的重视渊源于黑格尔,而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出奇关注针对的却是康德。《康德辩证法新释》认为,认真思考康德哲学中辩证法的问题,有益于认识辩证法诸多意义之间的联系,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沟通和包容。作者在康德哲学的全面视域中,对康德涉及的辩证法问题进行了爬梳。由此《康德辩证法新释》以辩证法为核心线索,对康德哲学予以了全幅地新释。这种新释虽然与康德自己使用辩证法一词的息义并不相同,却更能揭示康德哲学中辩证法问题的深刻意旨。由于康德那个“可以超过他,不可绕过他”的重要地位,新释所揭示的意旨就成为诸多辩证法问题,甚至是诸多哲学问题进行会通的一个基点。

作者简介

李欣,2004年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现为同济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学、康德哲学、中国艺术。
钟锦,2005年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2006年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康德哲学、同学以及中西人文学科的会通研究。已出版《词学抉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