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艺术大讲堂—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读者评分
4.3分

包邮文化艺术大讲堂—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1星价 ¥9.9 (3.3折)
2星价¥9.9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条)
wuz***(三星用户)

传统中国艺术讲解

2020-05-22 11:54:22
0 0
421***(三星用户)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是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对中国美学传统范畴的研究之一,另一本是《和:审美理想之维》,也已购入。全书对“兴”这一传统美学范畴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理论阐释,颇有参考价值。书的品相也不错。

2020-05-20 11:02:04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6472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806472903 ; 978-7-80647-290-3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分册。书中全面系统地对“兴”这个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历史地位,发展历程,核心思想及精神实质作了探讨。 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它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实用的资料,可供广大学者参考。★★★ 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范畴,它往往与“比”并称为“比兴”,但与“比”相比,它具有更深的美学蕴涵,其基本含义一是感发,二是寄寓。作为审美范畴的“兴”的出现,是在有文字记载的先秦时代。后来汉儒从经学角度对“比兴”作了进一步的诠释。汉魏之际,随着人性的觉醒与文学的独立,“兴”从托喻之辞向着自然感兴发展,其内涵逐渐拓展。唐宋以降,诸多的文论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使“兴”范畴不断得以充实,它将文艺创作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如“心物”、“情景”等关系加以融会,具有以一总万的意义。原
夫“兴”之诞生,肇自华夏民族的生命冲动之中。“兴”中保留着中华远古生民天人感应、观物取象、托物寓意等文化观念痕迹。从审美与艺术活动的角度来说,“兴”是现实人生向艺术人生跃升的津梁,是使艺术生命得到激活的中介,它是中国古典美学有价值的传统之一。

目录

总序(蔡锺翔陈良运)
绪言
**章先秦两汉诗学之“兴”
 **节《诗经》与“比兴”
 第二节孔子论“兴”
 第三节汉代经学家论“兴”
第二章魏晋六朝之“兴”
 **节“兴”与人生的觉醒
 第二节“兴”与文学创作
 第三节“兴”与审美理论
第三章唐宋诗学与“兴”
 **节尚“兴”重情的唐代诗学
 第二节平淡入“兴”的宋代诗学
第四章明清诗学之“兴”
 **节“格调”说与“比兴”
 第二节“性灵”说与“兴会”论
 第三节陈子龙、王夫之论“兴”
 第四节王士稹的“兴会神到”说
第五章“兴”的文化溯源
 **节“兴”与原始生命
 第二节“兴”与原始艺术
 第三节“兴”与原始思维
第六章“兴”的内涵
 **节“比兴”与托喻
 第二节“比兴”的分道
 第三节“兴”与意蕴
 第四节“兴”与文艺鉴赏
第七章“兴”的审美心理
 **节“兴”与心物活动
 第二节“兴”与灵感思维
 第三节“兴”与情景交融
第八章“兴”的组合
 **节兴趣
 第二节兴会
 第三节兴象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1956年出生,上海人。l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l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于美学史的研究。出版有《六朝美学》、  《两汉精神世界》、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等专著,在《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各类论文30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