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

- ISBN:97873011571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81 页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301157176 ; 978-7-301-15717-6
本书特色
《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中,作者以一个中国人的背景和视角来分析中国移民在美国的历史,尤其是1850年到1943年间旧金山华人的历史。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这段历史,他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爬梳了大量的文献。与以往的学者相比,他不仅能利用英文的材料,而且查阅了早期华人移民留下来的大量中文材料,包括日记、会馆记录、报纸等等。作者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史学功底,通过细致地比较和审视这些材料,力求“撰写一本具有可靠证据的历史书籍”。另外,此书还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记述了华人移民群体在异国他乡生活、奋斗和扎根的历史。 作者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早期“跨太平洋华人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本领域后来的研究者而言,《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将是一本无法忽视的必读书,而对于希望了解华人华侨状况以及早期美国移民史、社会史的读者来说,《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目录
节选
《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内容简介:旧金山的华埠,建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淘金热。它见证了旧金山市的崛起,以及加利福利亚州乃至于整个美国西部的发展。华人是美国历史上**批大规模移民到美国的黄种人。旧金山华埠是美国历史上*令人瞻目的少数民族社区之一,其发展史也是美国多元文化形成过程的一面镜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也是美国*大的华人聚居地,成为我们了解早年旅美华人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从淘金热到二十世纪中叶,多数旅美的华人经过此地进入美国,使之成为连接中国和美国各地华人社区的*重要的口岸。作者通过大量的英文和中文材料,用微观方法再现了华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客观的分析,也让我们走近早年华人的内心世界。这个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社区,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他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儿子、父亲、劳工、小店主、烟枪客、票友、嫖客、会馆成员等等。这些角色诠释了他们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也揭示了早年美国华人的经历和与中国的密切关联。当年他们为了追求美国梦,含辛茹苦、远涉重洋。但同时他们又对故国魂牵梦萦,祈盼故乡的家人平安、积弱的祖国富强。他们多年来用辛苦的积蓄帮助家人和各地受灾的民众,并积极支援抗战。他们也同国兴办实业,拉开了用海外投资来振兴中国经济的序幕。就是这样一个中国梦,把早年美国华人的历史和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相关资料
插图:**章 重返移民开启前的旧大陆1850年4月4日,当加利福尼亚白人(他们大多是在淘金潮时代来到加利福尼亚的)还在等待联邦政府批准他们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申请时,一艘名为“玛丽安·福略特号”的船从香港出发,经过63天的航行后驶入了旧金山的港湾。船上载有50名“未注明身份”的中国人。他们只是数以千计的淘金者中的一部分。1848年1月在萨特的工房附近发现黄金后不久,这些淘金者就开始从南部中国跨越太平洋来到加利福尼亚。中国淘金者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人大规模移民新大陆的开端,也开启了加利福尼亚乃至美国种族关系历史的新篇章。中国移民很快就成为美国种族问题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加利福尼亚,中国的淘金者先驱及其追随者很快成为一个主要的少数族裔群体和一支重要的劳工队伍。他们改变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但在本书的开始,我先要研究美国移民时代开启以前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的情况。这一地区不仅是淘金者的故乡,也是此后一个世纪里美国华人移民的主要来源地。我们已经熟知这些移民所进入的新世界以及这个新世界对他们的反应。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他们所离开的旧世界。因为对他们而言,漂洋过海去到新世界代表着他们在侨乡生活经历的拓展和延伸。重新审视旧世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造就了移民们身心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这种环境赋予他们寺庙、戏院、社会关系以及许多其他被移植到了新世界的传统。重返旧世界也给我们一个机会来窥视作为一个群体的这些华裔开拓者们的背景和心态。就像玛丽安·福略特号上“未注明身份”的乘客们一样,这些开拓者的经历鲜为人知;作为个人,他们已成为历史长河中永远的匿名者。本章的目的不是要完整地介绍这一地区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两个重要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个也是*重要的问题十分直接:为什么19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的中国移民源自珠江三角洲地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考察移民先驱们旅程的开端,因为他们引发了珠江三角洲持续往外移民的潮流。这种持续移民的现象被移民学者们称为“链动式移民”。它使得该地区直到二战结束前一直是美国华人移民的主要输出地。要了解华人往新大陆移民潮开启的原因,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当时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它的经济活力。这是中国*古老也是*发达的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区域之一。这种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相对高水平的繁荣,而且刺激了人们离开家园寻找发财致富机会
作者简介
陈勇,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史博士。1999-2004年任美国尔湾加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现为尔湾加州大学终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历史、华侨史等。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群众与权力
¥44.6¥8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