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
1星价
¥90.9
(7.7折)
2星价¥90.9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333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61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61533376 ; 978-7-5615-3337-6
本书特色
《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研究东亚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中国大陆互动的历史,论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东亚华人经济体之间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及其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先导作用。作者根据新发掘的资料,论证了形成于15世纪初的华商网络与当前华商网络的历史承继关系,论证了经贸和移民是华商网络的两大支柱,并进一步指出,华商网络是当代东亚华人经济体整合的基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东亚经贸圈及华商网络与移民的互动
三、相关概念界定
**篇 东亚华商网络、中国海外移民与华侨社会的形成
**章 明清时期中国的二次海洋机遇与华商网络的形局
**节 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二次发展机遇及丧失原因
一、宋元时期: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次机遇
二、明末清初: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机遇
三、中国丧失海洋发展史上两次机遇的原因
第二节 闽南人与18-19世纪华商网络的发展
一、闽南人文精神特点
二、10-14世纪:闽南海商集团的崛起
三、15-17世纪:从走私贸易、海寇贸易、合法贸易到、“海上帝国”
第二章 17-19世纪的中国移民下南洋
**节 越南、缅甸与暹罗
一、越南
二、缅甸
三、暹罗
第二节 西(美)属菲律宾、荷属印尼和英属新马
一、菲律宾
二、荷属印尼
三、英属马来亚
第三章 南洋华侨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7-20世纪初)
**节 英属新马与荷属东印度
一、新加坡与马来半岛
二、荷属东印度(印尼)
第二节 越南与暹罗(泰国)
一、暹罗
二、越南
第三节 菲律宾与缅甸
一、菲律宾
二、缅甸
第四章 台湾汉民社会及日本、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
**节 台湾汉民社会的形成
一、人口压力——闽南人向海外移民的客观原因
二、东亚海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开发:闽南人向台湾移民的外在原因
三、闽南人移民台湾和台湾汉民社会的形成
四、漳泉移民的差异
第二节 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
一、明治前的日本华侨
二、明治后的日本华侨
第三节 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
一、同治之前的朝鲜华侨
二、同治之后的朝鲜华侨
第二篇 侨政和东亚华人社会的转型
第五章 清代和民国侨政与东南亚华侨认同的变化
**节 清廷和民国政府的华侨政策
一、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华侨政策
二、晚清时期的华侨政策与侨务
第二节 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检讨
一、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动机
二、南洋各领事馆的设立过程
三、南洋设领过程检讨
第三节 晚清华侨民族主义的形成
一、只知有家不知有国
二、被唤醒的民族主义
三、华侨社会各阶层对民族主义的认知和特点
第四节 民国政府的侨政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侨务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侨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华侨爱国主义
一、从民族国家到政府领袖: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发展
二、南洋华侨爱国主义热潮形成的原因
三、20世纪20-30年代华侨爱国主义的评价
第六章 华侨参与中国经济建设与革命
第七章 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转型与中国侨务政策的变化
第八章 东亚各国对华人的政策与态度
第三篇 东亚华人经济体崛起及其一体化趋势
第九章 东亚经济崛起与华商
第十章 东亚华商与中国大陆的经济整合
第十一章 中国新移民前往东南亚的过程、原因和分布
第十二章 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籍贯、分布和职业构成
第十三章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华商
第十四章 华侨华人智力资源在中国大陆的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一、研究缘起
二、东亚经贸圈及华商网络与移民的互动
三、相关概念界定
**篇 东亚华商网络、中国海外移民与华侨社会的形成
**章 明清时期中国的二次海洋机遇与华商网络的形局
**节 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二次发展机遇及丧失原因
一、宋元时期: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次机遇
二、明末清初: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机遇
三、中国丧失海洋发展史上两次机遇的原因
第二节 闽南人与18-19世纪华商网络的发展
一、闽南人文精神特点
二、10-14世纪:闽南海商集团的崛起
三、15-17世纪:从走私贸易、海寇贸易、合法贸易到、“海上帝国”
第二章 17-19世纪的中国移民下南洋
**节 越南、缅甸与暹罗
一、越南
二、缅甸
三、暹罗
第二节 西(美)属菲律宾、荷属印尼和英属新马
一、菲律宾
二、荷属印尼
三、英属马来亚
第三章 南洋华侨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7-20世纪初)
**节 英属新马与荷属东印度
一、新加坡与马来半岛
二、荷属东印度(印尼)
第二节 越南与暹罗(泰国)
一、暹罗
二、越南
第三节 菲律宾与缅甸
一、菲律宾
二、缅甸
第四章 台湾汉民社会及日本、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
**节 台湾汉民社会的形成
一、人口压力——闽南人向海外移民的客观原因
二、东亚海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开发:闽南人向台湾移民的外在原因
三、闽南人移民台湾和台湾汉民社会的形成
四、漳泉移民的差异
第二节 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
一、明治前的日本华侨
二、明治后的日本华侨
第三节 朝鲜华侨社会的形成
一、同治之前的朝鲜华侨
二、同治之后的朝鲜华侨
第二篇 侨政和东亚华人社会的转型
第五章 清代和民国侨政与东南亚华侨认同的变化
**节 清廷和民国政府的华侨政策
一、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华侨政策
二、晚清时期的华侨政策与侨务
第二节 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检讨
一、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动机
二、南洋各领事馆的设立过程
三、南洋设领过程检讨
第三节 晚清华侨民族主义的形成
一、只知有家不知有国
二、被唤醒的民族主义
三、华侨社会各阶层对民族主义的认知和特点
第四节 民国政府的侨政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侨务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侨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华侨爱国主义
一、从民族国家到政府领袖: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发展
二、南洋华侨爱国主义热潮形成的原因
三、20世纪20-30年代华侨爱国主义的评价
第六章 华侨参与中国经济建设与革命
第七章 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转型与中国侨务政策的变化
第八章 东亚各国对华人的政策与态度
第三篇 东亚华人经济体崛起及其一体化趋势
第九章 东亚经济崛起与华商
第十章 东亚华商与中国大陆的经济整合
第十一章 中国新移民前往东南亚的过程、原因和分布
第十二章 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籍贯、分布和职业构成
第十三章 东亚经济一体化与华商
第十四章 华侨华人智力资源在中国大陆的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华商网络、移民与一体化趋势》通过研究东亚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中国大陆互动的历史,论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东亚华人经济体之间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及其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先导作用。作者根据新发掘的资料,论证了形成于15世纪初的华商网络与当前华商网络的历史承继关系,论证了经贸和移民是华商网络的两大支柱,并进一步指出,华商网络是当代东亚华人经济体整合的基础。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7.1¥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38.9¥48.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新政治科学
¥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