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

包邮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

1星价 ¥75.1 (7.9折)
2星价¥74.1 定价¥9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2190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6
  • 出版时间:2010-02-01
  • 条形码:9787115219022 ; 978-7-115-21902-2

本书特色

国际先进工业技术译丛
   传播国际先进工业生产管理理念
   推广工业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促进现代工业技术知识普及应用
  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
   提供了统一的脉宽调制分析与设计方法
   介绍了重要概念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搭建了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的理论体系
   融入了作者在专业领域的多年研究经验
   附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和丰富的示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脉宽调制(pwm)技术,并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手段,形成了系统、全面的pwm技术理论体系。本书重点内容包括统一的基于加权总谐波畸变(wthd)指标的pwm分析技术(含wthd用于电机谐波损耗的计算)、基本的pwm技术(不同载波的pwm、异步与同步pwm、边带调制、单相及三相的连续调制和不连续调制)、空间矢量pwm技术、多电平变换器的各种pwm技术等。本书系统性强,理论分析透彻并紧密结合实际,可为研究人员以及工程应用人员分析和优化pwm方法提供参考。
  本书适合电气传动、自动化、电机控制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力电子变换器导论 
 1.1 变换器的基本拓扑结构 
  1.1.1 开关的约束条件 
  1.1.2 双向斩波器 
  1.1.3 单相全桥(h桥)逆变器 
 1.2 电压源型/电压刚性型逆变器 
  1.2.1 两相逆变器结构 
  1.2.2 三相逆变器结构 
  1.2.3 方波模式下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1.3 三相变换器开关函数表达法 
 1.4 输出电压控制 
  1.4.1 伏特/赫兹准则 
  1.4.2 单相逆变器的移相调制 
  1.4.3 二重桥逆变器的电压控制 
 1.5 电流源型/电流刚性型逆变器 
 1.6 空间矢量的概念 
  1.6.1 三相正弦波电源和负载的d-q-0分量 
  1.6.2 工作在方波模式下电压源型逆变器的d-q-0分量 
  1.6.3 同步旋转参考坐标系 
 1.7 三电平逆变器 
 1.8 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1.8.1 二极管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 
  1.8.2 电容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 
  1.8.3 级联式电压源型多电平逆变器 
  1.8.4 混合式电压源型逆变器 
 1.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谐波畸变 
 2.1 谐波电压畸变因数 
 2.2 谐波电流畸变因数 
 2.3 三相逆变器谐波畸变因数 
 2.4 性能指标的选择 
 2.5 三电平逆变器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2.6 感应电动机负载 
  2.6.1 矩形鼠笼条 
  2.6.2 非矩形转子条 
  2.6.3 每相等效电路 
 2.7 感应电动机负载的谐波畸变加权因数 
  2.7.1 转子电阻(随频率变化)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2.7.2 考虑转子漏感(随频率变化)影响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2.7.3 考虑定子铜耗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
第3章 逆变器单相桥臂的调制
第4章 单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调制
第5章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调制
第6章 零空间矢量放置调制策略
第7章 电流源型逆变器的调制
第8章 逆变器的过调制
第9章 程控调制策略
第10章 多电平变换器的程控调制
第11章 基于载波的多电平逆变器脉宽调制
第12章 多电平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第13章 调制控制器的实现
第14章 调制技术的发展
附录1 双变量控制波形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
附录2 雅可比—安格尔和贝塞尔函数关系式
附录3 三相及半周期对称关系式
附录4 单相桥臂的过调制
附录5 开关波形的二重傅里叶级数表达式的数值积分
总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脉宽调制(PWM)技术,并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手段,形成了系统、全面的PWM技术理论体系。《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重点内容包括统一的基于加权总谐波畸变(WTHD)指标的PWM分析技术(含WTHD用于电机谐波损耗的计算)、基本的PWM技术(不同载波的PWM、异步与同步PWM、边带调制、单相及三相的连续调制和不连续调制)、空间矢量PWM技术、多电平变换器的各种PWM技术等。《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系统性强,理论分析透彻并紧密结合实际,可为研究人员以及工程应用人员分析和优化PWM方法提供参考。《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适合电气传动、自动化、电机控制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参考书。

相关资料

插图:1.1变换器的基本拓扑结构1.1.1开关的约束条件用于固态能量转换的半导体开关可以近似视为一电阻,当开关闭合时其电阻值接近于零,当开关断开时其电阻值近似无穷大。但是无论开关器件放在电路的哪个位置,变换电路仍始终遵守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通俗来说,正是这些定律引出了开关行为的两条基本原则:(1)开关器件不能放置在有电流源(比如电感)的支路上,否则当开关器件关断时,电感两端的电压(相应地就是开关器件两端的电压)将会趋于无穷大。由该原则可以推知,类似地,在那些经过一个节点与包含有开关器件的支路相连的电路支路中,至少应有一个元件为非感性元件(2)开关器件不能与电压源(例如真正的电源或者电容)并联,否则当开关闭合时,开关器件中的电流将会是无穷大。由该原则可以推知,如果回路由不只一条支路所组成,并且组成该回路的支路中含有开关器件,那么这些支路里应至少有一个元件不是电压源。若设置开关的用意是帮助能量从电源传递到负载,为了从两个输入电源或者泄荷元件(包括一个可能的零能量电源)进行挑选,开关必须按照一定方式连接。这一要求导致了两条支路通过第三条支路向一个输出端传送能量。在电路中存在第三条支路,也意味着这三支路有一个共同的连接节点,这三条支路中的一条支路可以包含一个感性元件(通常是由感性负载或者电源所引发而来的等效电流源),但是连接到同一节点其他支路一定不能是感性的,否则就违背了上述**条基本原则。其他两条支路包含的元件要么是电容要么是电阻。然而,由于输出或输入电压源与负载用电容连接违背第二条原则,因此其他两条支路只能选电阻元件。因为变换电路要求尽可能的高效率,因此其他两条支路所用的电阻将不是电阻值一定的常规电阻,而是要么为零要么无穷大的电阻,即第二个开关器件。为了遵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当**个开关器件关闭时,该第二个开关器件导通;反之亦然。对于大多数单向电流流动的例子而言,由于在其他支路上放置电感这一需求将保证电路所要求的工作条件,可以使用一个单向开关来阻止电流从一个方向上流动,而且只需要用一个二极管就可以方便地实现这种必要的互补开关动作。当然,另一种实现这种必要的互补开关动作的方法是利用第二个单向开关。这些电路的具体形式如图1-2所示,图中所示电路可以当作电力电子的基本开关单元来看待。在图1-2(b)和图1-2(c)

作者简介

D.Grahame Holmes,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电气与计算机系统工程系教授,电力电子研究室主任,IEEE高级会员,IEEE电力电子分会执行委员。Holmes教授曾受邀担任IEEE Transactions等多家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发表了100多篇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有调制技术、电力传动、谐振式变换器以及多电平变换器等,在脉宽调制理论方面贡献良多、造诣深厚。
Thomas A.Lipo,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气与计算机系教授,现任威斯康星电力电子研究中心主任和威斯康星电机与电力电子协会联合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Lipo教授曾任IEEE工业应用分会主席、多个IEEE分会执行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杂志创刊主编以及多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大会主席等重要职务,是国际电机与电力电子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Lipo教授指导了近百名研究生毕业,发表论著500多篇(本),其中期刊论文200多篇,有几十篇获得IEEE Transactions等的*佳论文奖,获授权美国专利40余项。
周克亮,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风力发电研究中心副主任,IEEE高级会员。周克亮教授曾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学府、跨国公司学习工作,主持并参加过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尖端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如卫星电源、水下车辆电力推进装置、智能测绘仪器等,是IEEE Transactions等多家国际学术期刊以及《电机工程学报》等期刊的评审专家,近年来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19篇被SCI检索),发明专利4项。主要研究方向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能源发电技术以及控制理论与应用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